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国内外政界、国际媒体的关注和评述。Len [2] 结合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愿望,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为背景,阐述了中国的构想与努力。Glantz [3] 论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各国领导人所做的积极评价,并指出,在较短时间内,“一带一路”不仅吸引了欧洲、亚洲领导人的关注、回应和合作意向,也吸引了非洲、南美洲领导人的关注、兴趣和合作意向。Feng等人 [4] 从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在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后指出,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上面临两种选择: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方式;区域、次区域结合的方式。Sheu等人 [5]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旨在解决由“一带一路”倡议引起的国际物流网络重组和随机挑战,基于中国石油供应链的两个案例进行了模拟预测,为企业及其决策者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物流优化和运输决策提供了一个发展对策和建议。

英国的经济学人智库是较早对“一带一路”倡议予以关注的国外研究机构之一,于2015发布了《愿景与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评估》报告 [6] ,以帮助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潜在风险,并对相关国家的诸多领域进行了量化风险评估。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评估报告对相关国家的运营风险和信贷风险进行了系统、全面和缜密的分析,风险评估领域涵盖安全局势、法律和监管、政府效能、政治稳定性和基础设施状况等,除此之外,还提供了针对180个市场的情景分析,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其影响进行了风险评估。经济学人智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分析视角值得国内的专家学者学习和借鉴,其中的一些研究观点和分析结果对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的风险评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3.2 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学术界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对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的研究,以学术论文为主,鲜有研究专著出版。郑崇伟等人 [7-8] 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理概况、气候特征、海域环境等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齐庆华等人 [9] 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重点研究了风暴潮和热带气旋灾害的影响,并指出,未来20年,风暴潮的登陆路径和影响范围将向北推进,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输安全,但气候变化会使热带气旋发生的频次和登陆的密集度增加,由此所带来的破坏和损失也将增加。孔锋等人 [10]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的严峻自然风险和防灾、减灾能力较弱的现状,指出极端天气和重大气象地质灾害将严重制约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建议加强沿线国家在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国际合作。杨涛等人 [11] 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自然灾害分布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的地震和洪涝灾害,中亚、西亚地区的干旱灾害,以及中东欧地区的高温、洪涝灾害都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和时空分异特征。

学术界针对海上丝绸之路地缘人文领域的研究较多,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非传统安全等多方面入手,成果丰富,多以专著、蓝皮书、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形式呈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收益慢,鉴于沿线国家在地缘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金融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对沿线国家经济风险的识别成为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前提。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部分沿线国家财力有限,有的国家还存在法律不健全、政府效率低、信用体系不完善、汇率波动较大等问题,导致资金成本上升、信贷风险增加。中诚信国际发布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报告》 [12] ,对沿线30多个国家进行了主权信用风险评级,给出了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级别及其主要表现。中商产业研究院 [13] 依据大量的统计资料,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内、国际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从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政策、重点发展行业、投资环境及其潜力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系统的资料整理与分析论述,并对资料进行动态更新。苏馨 [14] 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风险开展了研究,从基本格局、地区分布、行业分布、投资主体等不同角度分析了直接投资现状,对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总体直接投资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针对因投融资活动的持续扩大而可能引发的固有的和潜在的经济风险、金融风险、财政风险,闫晗 [15] 从货币总量、财政货币及财政收入、支出、借贷、崩盘运行的角度,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开展了投融资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规划中,投资目标国家的政治稳定性和社会安全性备受关注,成为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最大风险点之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全风险评估》编委会 [16] 对沿线65个国家的公共安全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评估,详细阐述了各国的政局状况,给出了安全风险等级。中国网 [17] 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围绕一般情况、投资环境、政治结构、相关政治风险及可能的国家战略动向开展分析研究。张洁 [18] 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对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开展了评估分析。龙永图等人 [19] 通过引入具体案例,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政治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

针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李骁等人 [20] 梳理了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包括沿线国家热点安全问题所形成的干扰及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将非传统安全威胁归纳为恐怖主义、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海盗问题等。张伟鹏 [21] 、王凤娟等人 [22] 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开展了风险分析和风险源识别,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张晓慧 [23] 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境外投资法律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尹志锋 [24] 通过对融资风险管理的研究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融资存在融资主体特殊、国家信用体系各异等问题,并对融资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马昀 [25] 针对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如何消除战略疑虑、规避和化解争端、减少投资损失、创建新的发展方式、维护整体安全等问题提出了风险管控意见。

1.3.3 问题与困难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和方向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要价值、安全意义和风险管理等问题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提出了很多建议,对科学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价值。鉴于海上丝绸之路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发展环境复杂性、影响因素多源性以及安全威胁与风险的不确定性,当前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和有待深入探究的问题。

1.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在优势互补和交叉融合方面存在不足

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风险研究不仅涉及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自然学科领域,以及统计运筹、系统优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技术方向,还与社会、文化、经济、法律、军事、外交、民族、宗教等密切关联,是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高度融合及文理交叉的新疆域。当前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更多表现为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相对独立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路径,缺乏应有的交叉融合和优势互补,制约了研究工作的深度或研究成果的广度。

2.沿线国家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架构设计欠缺

目前的研究工作大多侧重于某类安全风险中的某一问题,如政治风险中的地缘安全问题、经济风险中的信用风险问题等,缺乏系统性的架构设计,特别是缺乏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综合风险评价体系。鉴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自然环境复杂、地缘因素各异,所进行的风险研究无疑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等因素。目前,对跨学科、跨领域的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较少,缺乏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相互支撑和系统性设计,所进行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某一国家或某一区域,特别是针对东南亚地区的研究较多,对南亚、中东地区的研究较为稀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所处的地缘环境、涉及的国际政治背景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不相同,迫切需要构建面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自然环境和地缘人文共性特征,以及主要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架构,从而进行全局性的研究。

3.量化风险评估方法和智能决策技术手段匮乏

对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的研究是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不仅面临信息获取、特征提取、数据融合、风险评估、决策支持等方法匮乏,以及案例样本稀少和数据多源异构等现实困难,在地缘人文领域还存在专家经验挖掘、知识定量表达、语义信息解读等技术瓶颈,以及专家意见不统一甚至意见冲突等问题。当前对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的研究报告多以定性描述为主,既有的量化研究方法往往局限于简单的专家打分和加权平均,难以科学表征和有效刻画复杂的现实风险问题。量化风险评估方法和智能决策技术手段的匮乏制约了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开展和应用转化,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并应着力改进和加强。 j2IJAX8PEkfYIvk1VBXdYZK0STYGDGi0dJ/QFRlz75xITCtfhGhVMkXvn+KVam9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