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看过一篇关于设计人民币的文章,觉得有趣,便请几名记者着手做功课。但辗转几拨人,写了几版,却怎么也走不出“过于技术”的死胡同。
策划会议室里一片愁云惨雾。突然有人说:造钱做得这么费劲,那我们干脆做一集花钱好不好?
场面一下就打开了,愁眉苦脸全变成了眉飞色舞,人人都有一大堆故事要讲。很快,好故事一个接一个冒出来了。
看来有些弯路,不能不走。
凡是策划会上大家抢着讲故事的,做出来都是好片子。好几个人同时想起,从前带钱出远门,都要穿个有兜的内裤,或在内衣里缝上个夹层,厚厚一沓钞票塞在里面,贴着肉才放心。
在旁边等下一场策划的记者刘潺插话,说自己中学时到外省参加排球比赛,妈妈就给他准备了这样一条内裤,郑重地放了10块钱,供他零花。小刘潺一路上羞得像揣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到了比赛的地方却发现,连最神气的国家队大哥哥们竟也是“一买东西就扯开裤腰拿钱”。
一搜淘宝,发现这种内裤竟然还有!可以装现金、装手机、装护照……笑说要买一条,让优雅知性的小波老师在镜头前轻轻拎起,问:这样的裤衩,你穿过吗?大家笑成一片。
中国变化太快了,旧东西消逝,新事物涌现,10年就是一番新光景。花钱是件平常事,但钱包里装着老百姓的日子,更装着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在《国家相册》改革开放40年系列里,我们讲粮票、白菜、烫头、厕所……如此不厌其“小”,就是为了讲寻常日子里的智慧和看似寻常日子蕴含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