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篇
惊雷第一声

1978年冬天

18户农民秘密进行了一次危险行动

……

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

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

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了农业“大包干”。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新华社稿 汪强 摄

严宏昌、严金昌、关友江等“大包干”带头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激动不已,因为当年干的一件事,已经影响了中国40年。

那是1978年初冬的一个黄昏,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衣衫褴褛的农民去赶赴一场危险的集会。严宏昌挨家通知开会时,特意叮嘱说:“太阳下山的时候再去,去的时候不要一起走,也不要和家里人讲。”

这次秘密集会,就为了四个字——“分田单干”。严宏昌回忆:

开会人聚齐了,但没人谈生产,都是在互相交流哪里好要饭,我心里很难受。我对大伙儿说,我们农民有土地有力气有手脚,还吃国家的粮,被共产党养活20多年,那工农商学兵还有的吃吗?我们要甩掉吃国家供应的帽子,争取对国家有贡献。今天的目的,我不说,你们也知道,我想把地分了。办法是我想的,我来挑头,意见很简单:完成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多剩少都是自己的。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样做可是有坐牢危险的。这场碰头会一直持续到了半夜,他们分别在这份“托孤”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严宏昌在契约上写着这样一行字:“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谁也不敢想,这串红手印将化为一声春雷唤醒沉睡的大地。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三位农民。小岗村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新华社稿 汪强 摄

那时,十年浩劫刚刚结束,极“左”思想仍像枷锁一般禁锢着中国。在延续已久的“大锅饭”体制下,农民自主经营是被明令禁止的。小岗村曾有一户人家,只因私下种了些生姜辣椒,养了两头猪,就被连续批斗,还上了报纸。大家谈“私”而色变。严重平均主义死死捆住了人们的手脚,农民毫无生产积极性,人越干越懒,地越种越薄,粮越收越少。贫穷和饥饿笼罩着这片土地,每到农闲时节,几乎家家户户都出去要饭。

关正景当时是生产队的记工员,他回忆说:

小岗村24户170多人,整劳力十分工,半劳力五分工。一个劳动力(十分工)一天最低四分钱,最高两毛二分钱。硬户还能挣点钱,软户还要贴钱。“春紧夏松秋不干,滚着一住就要饭”。

70年代初,我也坐拉煤车去上海要过饭。饭不好要。有人骂:“这么年轻,有腿有胳膊没饭吃算什么东西!”

197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加剧了农村饥荒,小岗村村民被逼无奈,不得不铤而走险。“分田单干”的做法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来概括:“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清晰的责、权、利划分,立即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出现了男女老幼齐下地的火热劳动场面。

这个秘密被18户农民严严实实地藏了起来。然而,到了春天,长势喜人的秧苗却“泄密”了。当时,连包产到组都饱受围攻,更何况分田到户呢?小岗人战战兢兢。跟村民一样紧张的是基层领导干部,如果辖区里出了这么大的政治错误,那该是多大的罪名?

1979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新华社稿 汪强 摄

1979年,分田到户的小岗村人赶着牲畜去劳动。

-新华社稿 汪强 摄

1979年4月的一个下午,听到风声的县委书记陈庭元来到小岗村一探究竟。摆在他面前的是像棋盘般整齐的花生地,如果还是“大呼隆”式的劳动,绝不可能干得这么好。

时任凤阳县委办公室秘书的陈怀仁,清楚地记得当时陈庭元探查小岗村的场景:

一对年轻的农民夫妇在地里干活,陈庭元走到跟前问:“你们怎么就两个人干活呢?看样子你们是分到户干的吧?”那两口子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僵持了一会儿,陈庭元说:“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们生产队今天都赶集去了,就剩你们两口子干活了。”

这个时候,陈庭元已经心知肚明了。

在巨大的政治风险面前,公社扣下了小岗村春播的种子,村民们有苦难言。作为县委书记,陈庭元也不是没有担忧过,但是他说:“小岗这么干,只不过是想吃饱饭嘛!就算错了,对全局也没有多大影响。”可公社还是害怕,要求县里下个文表示同意。陈庭元叼着烟卷笑了:“这种事,只能干,怎么能下文?”有了他亲自担保,小岗村村民才领到了种子。

1980年,逃荒在外的小岗村农民返乡。实行“大包干”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高了。

-新华社稿 汪强 摄

1979年,小岗村实行“大包干”。一年后,迎来了丰收。

-新华社稿 汪强 摄

在那个特殊时期,小岗村的改革显得如此弱小,任何一股风都可能将它吹灭。当时出现了一些反对声,“坚决顶住安徽的‘分田单干’风!”“支持‘包产到户’,就是迁就农民的落后意识!”在激烈交锋中,一批敢担当的领导干部顶住压力,想方设法保护了群众的积极性。凤阳县对外玩起文字游戏,称之为“大包干”,回避了“到户”二字。

可是,上级领导是什么看法呢?没过多久,省委书记万里来了。

陈庭元向万里汇报了一个顺口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给干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意思是只要允许农民“大包干”,几年后粮库里就能攒下粮食。万里一听到“吃陈粮,烧陈草”,高兴得一下站起来,说:“那好,我批准你们搞三五年。”

消息又传到中央,是邓小平一锤定音:“‘大包干’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20世纪80年代初,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

-新华社稿 汪强 摄

1981年,严宏昌一家在自家茅屋前留影。

-新华社稿 汪强 摄

1998年,14位20年前按下红手印的小岗村村民在即将拆除的茅草屋前留影。另外4位在80年代已先后离世。

-新华社稿 汪强 摄

2008年10月7日,小岗村村民严成(右)与新婚妻子曹永翠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前拍摄纪念照。

-新华社记者 李俊东 摄

历史再一次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他们便能创造历史。18位农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点燃了改革火种;一级级党员领导干部实事求是,敢说真话,保护了火种。火种逐渐壮大,遇薪则燃,轰然成势,很快蔓延到全中国。

以小岗村为逻辑起点,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突围,解放了被落后制度束缚许久的生产力。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重温当年18位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习近平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改革开放40年来,小岗村也曾陷入迷茫,有人说这里“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跌宕起伏中,小岗人也在不断思量。

严宏昌之子严余山,现在是小岗村青年创业的带头人。他说:“我父亲那一辈人,完成了在那种情况下历史赋予的使命,极大地解放了基层农村的生产力。我们这一代人,要把父辈的改革精神传承和延续下去,首要任务就是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渐次展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有怎样的新作为?这是小岗人面对的时代之问。

2018年9月27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全貌。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2018年9月16日,小岗村一处养殖鸭子的水塘。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UuebhGUHsjMRzM3V7FN6Q2jn6pAjrCWYh+cab+xCHCZkcW6bmvTLZCtolN57NHZ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