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移徙的生活与安定的生活

在游牧社会中最与人民生存有关系的是牛、羊,而最与牛、羊生存有关的却是水草。水草吃净了便须再寻找一新地来牧畜牛羊。移徙生活无疑地是游牧民族的特殊生活。

夏、商时代,便过的是这种移徙游牧生活。

夏族曾经在河北、河南、山东一带,下列地点往来移徙十一次:

冀(即晋阳)→阳城→冀→斟 →帝邱→斟灌→商邱→原→老邱→西河→斟 →河南(即夏邑)

商族的迁徙极为频繁。从契到盘庚便一共迁了二十次。不可考者四,曾往来于下列各地:亳→蕃→砥石→商(即商邱)→泰山下→商邱→殷→商邱→亳→嚣→相→耿→庇→奄→〇→〇→〇→〇→殷→亳→河北(即殷) [2]

夏、商的迁徙,都是沿着黄河上下游,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一带黄土质区域内。河北东南部是号称为幽燕平原的,气候严寒,雨量稀少,水草不繁殖,所以不宜放牧畜。夏人曾游牧于其地,商人却不曾去过。山东、黄河斜流东西,是很好的平原。河南除去西北山地外,黄河以北属幽燕平原。东部有汝、颍、沮等水,属淮河流域。平野广大,河流纵横交灌,最适宜于牧畜。山西为山地,在原始时代沉沦于石炭纪之大海,不宜牧畜。只有南部接连河南北部黄河边近的地方,殷人去过二次。陕西北部高峻为山地。只有中部渭水流域的关中平原及南部汉中平原可以牧畜。契最初居此,是商族发源地。总观各地,以河南、山东为适宜于牧畜,最富于平原及水草,所以夏、商的游牧,大都集中在河南、山东一带靠近河流的平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

当人们晓得利用土地推广农业后,第一件最显著的事便是人民的生活由不固定而趋于固定,可以在一片土地上永久地谋得食料,用不着东移西徙地去寻求生活的新地了。

夏族迁徙图

这种程序和其他一切程序一样是逐渐的而不是突然的。当人们刚懂得耕植,而技艺极其简陋的时候,居处虽然较游牧时代来得固定,但隔不了多少年,土壤由肥而瘠的时候,仍得另寻新地。后来逐渐地懂得怎样去维持土壤的肥腴,居处又比较以前固定些,迁徙的次数又比较以前少些。等到人们农业的经验与技术高到可以使人年复一年地永远在一地上耕种着,人们才完全入于安定生活的时期。所以夏、商时迁移频繁,到了盘庚以后,便找不出迁移的史料。“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等语。可以证明盘庚时代已以农业为主业。而“民不适有居”,以及盘庚所云“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今予将试以汝迁,安定厥邦”,“今予试以汝迁,永迁乃家”,“用永地于新邑” ,也可看出因为农业技术的进展,已渐入于安居的生活。所以人民安土重迁,而盘庚心中也以新邑为永居之地。周朝从武王都镐后,800余年间,只有懿王、平王曾迁了两次。而这两次移居,乃是为了逃避戎翟的侵略,并不是为了生活上的需求。 与盘庚以前诸王的“不常宁”,“不常厥邑”,为的是“视民利用迁”,“亦惟以汝〔民〕故”, 完全为了适合民生的需要,不得不迁者,不可同日而语。

商族迁徙图

这种转变,极其重要。生活安定以后,人口才能繁殖起来,才能有村落都邑,人们才有余暇来发展经济以外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DpP91aFGxDbmrUce5JMFIw8ofldLLk62Sg8374Yhwffn8EsncUQMW+SP+76SZdL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