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认可第1步,与对方同频

何为“同频”?与对方安静地相处、认真倾听、关注对方、点头、进行眼神交流,或者把手放在他的肩头,让他知道我们与他同在,这些都是同频的表现。

与人沟通的最佳方式是积极倾听。要给对方一些非言语信号,如上一段提到的;还要给出一些言语信号,如可以时不时地回复“是的”或“然后呢”。

认可TIPS

与人沟通的最佳方式是积极倾听,并适时给对方一些信号。

这对对方来说是一种反馈,他会因此自然而然地表现得更加开放和真诚。相反,给出一些不痛不痒的建议或立即提出自己的看法,会显得我们没有关注对方,没有和他在一起,即没有同频。

在这一步,最大的难点可能是不加评判地接受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情绪。由于更信任自己的主观感受,我们可能会为了打破沉默而做出否认或辩解的行为。有些人可能会对强烈的情绪感到不适,因为这些情绪会迫使人们直面某些自己曾经历过的与他人类似的情况。

例如,如果你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那么,即使对方传递出的是快乐的情绪,你也会感到难受。

因此,不要让自己的反应成为焦点,也尽量不要回避对方表达的情绪,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让对方感到宽慰。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以开放而平静的心态接触对方、关注对方。我们不能像参加辩论赛那样说个不停,而要认真倾听,以便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可能非常难,因为当我们关心并想帮助别人时,很可能会忍不住发表见解或提建议。

我们要在一开始就忍住这种冲动,将主导权交给对方,让他来发言,并真正做到认真听他说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部分时间不需要进行言语交流,此刻,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性便会显现出来。

认可TIPS

通过保持开放的姿态和坦率的面部表情以及将身体转向对方,来向其表示接纳。

可以向对方展示一些表示接纳的肢体语言,如保持开放的姿态和坦率的面部表情,将身体转向对方。同时,要放松。还可以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但主要是为了向对方表示在意和尊重,而不是审问。尽可能地回应对方的肢体语言,如果对方交叉双腿或把胳膊放在桌子上,那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要远离干扰源。如把手机收起来,关掉电视,用身体表示“我现在就在这儿,我想听你说些什么”。此外,还要配合对方说话的语气和节奏及对方的“气场”。例如,如果对方安静且犹豫不决,那么我们也要安静下来,谨言慎行。

也可以鼓励对方敞开心扉。比如问对方:“你想谈谈吗?我洗耳恭听。”可以报以鼓励性的“嗯”或类似的声音,但这时,沉默通常更有奇效,它能激发对方的分享欲。

举例来说,假如你的室友刚回到宿舍,你发现他受到了惊吓。这时,你合上笔记本,转向他,露出关切的神情(可以简单地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说自己刚才险些遭遇车祸,还没从惊吓中缓过来。这时候,你不要说太多话,而要坐在他身边,听他讲述具体的经过,且不要打断他。

再比如,一位妻子告诉丈夫她想谈谈。接着,他们坐了下来,妻子开始解释一些困扰她的事情,并对丈夫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虽然丈夫很想立即回应她的指责,但仍然等她说完了才开口。

尽管丈夫并不喜欢这些指责他的话,并且很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仍努力地听着,并从妻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当妻子说完后,他稍作停顿才开口解释。这样一来,妻子就不会觉得他一直都在等她闭嘴,以便自己能予以反驳。 QqduLtKA03NYXByCoeCLlA/pjhIb1uEB5T5aoKzgdNocJBYQccUwjUtxfy7MJv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