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Omakase”,写了些自己的经验和感想,预料不到引起一场风波。反对意见,我一向接受,认为多点角度来看,有趣得多。
我们在日本吃“鮨”(寿司),走进一家没去过的店,从来也不会说要“Omakase”。三不识七,对方名气颇大,也不“makasu”,“makasu”是动词。“O”字是敬语,没有意思。
“来些什么呢?”厨师说完,拿出一个大木盒,里面摆着各种食材,客人如果先点象拔蚌,那么厨师知道你喜欢贝类多于鱼类,之后再拿来给你看的食材就多是贝类了。鱼类亦同。
喜欢的种种自己点来吃,厨师只会介绍产地和稀有的品种,那么客人就会一样样试,或者想起之前吃过的一些罕见的,问说有没有,就那么和厨师交流起来,之后才产生一种交给你“makasu”的关系。
不懂日语的香港或内地客人,就要靠日籍厨师的助手来翻译,沟通隔了一层。店里决定的任何食材你都得吃,吃不完不许打包。那会产生毛病,损坏声誉。
看着那七八块捏成大团饭的寿司,用的多是来平衡收入的鱼虾,不想吃也逼你动手,那不叫吃“鮨”,叫刑罚。
日前查先生公子查传倜的宴会,带来位港人寿司师傅,学习了日本料理二十多年,他说可以做一顿不是“Omakase”的饭给我吃。
店开在红磡,被邀请的客人之中,有位女星不吃鱼,我们都戏称她蚌精。师傅先拿出三种不同的海胆“赤利尻”“Hadate生海胆”和“淡路岛的马粪海胆”,比较之下,看你喜欢哪一种。
接着是特大的牡丹虾,把它的卵拿出来当点缀。也照顾到其他客人,拿出宫城县的“盐釜”吞拿鱼接近头的部分,从赤身吃到toro(大腹) 。
朋友们都说,通常不见我多动筷子,那晚吃得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