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投资中的估值场景

在股权投资实务中,估值主要有以下两种场景:

1.场景一:“本轮融资的投后估值为1亿元人民币”

说明:这是风险投资 中的一个常见场景。一家企业从设立到最终在资本市场上市,通常需要经历多轮的股权融资,以获得企业持续发展所需的资金。其中,每一轮的股权融资,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分别被称为“天使轮、A轮、B轮……”,依此类推。

在每一轮的融资中,风险投资机构按照一定价格,以增资或受让老股的形式,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其中,增资指的是风险投资机构向企业投入增量资金,以获得企业增发的部分股权。增资完成后,企业的注册资本将会增加。受让老股指的是,风险投资机构受让企业老股东持有的部分股权。受让老股完成后,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变,变化的只是股权在股东之间的分布结构(老股东将一部分股权转给了新股东——风险投资机构,企业股权的总量不变)。

假定在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企业之前,双方约定企业的估值为8000万元(即投资之前,企业的价格为8000万元),本轮风险投资机构将向企业增资2000万元。增资完成后,企业的估值变成了1亿元(=8000万元+2000万元)。其中,8000万元是企业“被投资之前的估值”,简称“投前估值”。1亿元是企业“被投资之后的估值”,简称“投后估值”。在增资的情形下,企业的“投前估值”小于“投后估值”(因为风险投资机构注入了增量资金)。在受让老股的情形下,企业的“投前估值”等于“投后估值”。

在场景一中,估值指的是本轮融资双方达成的交易价格(或市值)。

2.场景二:“当前医疗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偏高”

说明:这是证券投资 [1] 中的一个常见场景。2020年上半年,由于短期内剧增的需求,众多医疗行业上市公司录得较大涨幅。2020年前三季度,排名前十的医疗主题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率均超过80%。就具体上市公司而言,主营“一次性PVC手套、丁腈手套”的英科医疗,股价从2019年12月31日的16.59元 持续上涨,2021年1月25日涨至299.99元,上涨了17倍。一些主营口罩等所用的医用敷料的上市公司,短期内股价亦至少上涨了数倍。

固然,需求提升令医用手套和口罩的需求急剧增长,进而带动相关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快速增长,基本面向好可以成为上市公司股价上涨的理由。然而,当企业基本面大幅向好,伴随上市公司股价被推至高位,上市公司的股票变得不再那么便宜,投资的风险收益比正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证券投资者通常会认为,当前医疗行业板块的上市公司估值有些偏高了。

在场景二中,估值是指证券投资者在交易上市公司股票时,买卖双方所共同认可的股价(或市值)。此时,估值依然指的是交易双方所达成的交易价格。

从上述两个场景可以看到,投资实务中的估值,本质上都是价格,这一价格与财务会计中的“公允价值”非常相似。

同时,在投资实务中,估值既可以被用来描述一个过程(买卖双方运用各种估值方法为企业估值的过程),也可以被用来指代一个结果(运用估值方法计算出的结果,即上述达成一致的交易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估值主要看的是“总价”,而非“单价”。 以上市公司为例,上市公司的市值,代表的是整个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而上市公司的股价则是一种单价,计算公式为“总市值/总的股票数量”。经常有人会说:“这只股票100元一股,属于高价股,太贵了;那只股票2元一股,属于低价股,很便宜。”

事实上,这种将不同上市公司股价进行简单比较的做法是片面的:由于不同上市公司总的股票数量(即总股本)并不一定相同,因而在比较上市公司“价值大小”的时候,比较单价(即股价绝对值的高低)没有意义,市值(股价×总股本)才是代表整个上市公司价值最为直接的指标。正因为市值是代表上市公司价值最为直接的指标,科创板才会将市值作为“上市条件”的一个重要维度。 vqsv4QdPIzKbVzwMw/AtzVvoSTmxL0FvFd1oOspUOgKagml+1NVUTPjWvkvNadf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