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内向者不合群?大五人格之外向性

当谈到一个人性格的时候,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第一时间跳进人们脑海中的词恐怕就是“内向”或“外向”了,这几乎成了用以描述和理解人格的第一特质。我们也可以马上说出外向的人是活泼开朗、爱交朋友的,而内向的人是安静羞涩、不爱说话的,这些普通人的直觉正确吗?答案是,有一部分是对的,然而并不能代表外向或内向的全部。

对于大五人格模型中第一个出场的特质,“内向”或“外向”的形容实在太过深入人心,先来看看它们的起源。1921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在其代表著作《心理类型》( Psychological Type )一书中首次提出并定义了内向(introversion)与外向(extraversion)。此处,荣格沿袭了前辈弗洛伊德的假设,即心理系统和物理系统一样是能量系统,不管是进行还是维持心理活动都需要能量, 那么,心理能量从哪里来又被用到哪里去就构成了每个人适应社会活动的基本心理模式。

具体来说,表现在心理能量投注和获取方向上的差异决定了人们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例如,典型外向者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于外部世界(他人或事物),他们习惯于呼朋引伴,世界就是他们的游乐场;而一个典型内向的人则主要将心理能量投注于内心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上,他们习惯于独处,一个人安静地阅读或思考对他们来说是最舒服的状态。在经历了能量消耗如一整天高强度的工作之后,两类人补充能量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典型外向的人可能还可以继续呼朋引伴参加聚会,而典型内向的人则更想自己一个人待着不被任何人打扰。也就是说,同样是为了“充电”,有些人开个派对就能满血复活,而有些人则需要自己静静来恢复元气。于是,在荣格看来,那些倾向于从外部世界和他人获取能量并释放于外部世界和他人的就是外向的人,而那些倾向于从精神世界和自己内心获取能量并也将能量投放于此的就是内向的人。

到这里,我们必须感谢荣格定义了这么一对概念,现代人已然难以想象,如果不是“内向”“外向”,还能用其他什么词方可如此准确地描述人们的基本性格,而且有关能量方向的说法也相当生动,有助于理解内外向差异的本质及来源。但是,随着研究和理论的发展,如今,作为大五人格模型一员的外向性特质与荣格理论中的内向—外向划分已经不尽相同。一方面,内向和外向不再被当作两种截然相反的类型,在大五人格模型中,它们是一个特质即“外向性”的两端,极端外向和极端内向构成了一个连续体, 每个人均处于连续体的某一点上,于是完全可以有人表现得既外向又内向也就是中等的外向性。另一方面,现在所理解的外向性的特征内涵比之荣格说的更加丰富,例如高社交性、多积极情绪、活跃、健谈等均是高外向性的表现。

以“社交性”为例,在外向性上典型的高分者(也就是明显偏于外向的人)喜好热闹、热爱社交,在他们看来,社交活动是一种享受,他们喜欢成为目光的焦点和派对的灵魂,因而对此充满渴望;而在外向性上得分较低的人(也就是明显偏于内向的人)则偏好独处,他们倒不会刻意回避社交,只是不像高外向者那样对社交活动如此热衷,社交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技能,可以参与但没那么爱,他们也不会像高外向者那样从社交中得到很多乐趣,太多的社交活动对他们来说甚至还是某种程度的负担和消耗,如果可以选,他们更愿意做一些允许独自完成的活动。

需要提醒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偏于内向的人“社恐”。典型的内向者完全可以拥有良好的社交技能,他们只是不太想社交而已,而“社交恐惧症”(更准确的说法是“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则可能在社交技能上有所欠缺并对社交这件事情感到不必要的过度焦虑。此外,不热衷社交并不会导致内向的人没朋友,反过来,典型高外向的人虽然爱交朋友,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能交到朋友或者总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即便他们经常出现在社交场合,其他人愿不愿意跟他们做朋友却不完全取决于他们外向性的高低,而更多与大五人格模型中的另一个特质“宜人性”有关。对于偏内向的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他们的宜人性高,即便社交性不强也一样可以交到好朋友,只不过会稍微慢热一点。也就是说,外向性里的“社交性”只代表人们对社交活动的喜好度和参与度,而与社交的结果及质量不存在直接的关联。

除“社交性”以外,高外向性的人一般还会表现得自信健谈,常给人以精力充沛、活力满满的感觉,他们也更偏好忙碌和刺激的生活,可能喜欢运动、冒险和每天都有新鲜事。此外,高外向性的人更容易感到开心,他们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更加强烈和频繁(Watson & Clark, 1997)。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反过来低外向性也就是偏内向的人一定会经验大量的消极情绪(经常处于消极情绪之中是另一个特质即高“神经质”的典型表现)。事实上,偏内向的人并不会缺乏快感,只不过他们常经历的是一些唤醒度没那么高的情绪,例如满足和平静,这些相对宁和的感受依然是积极的。换言之,偏内向的人并非一群很“丧”或很“down”(低落)的人,他们只是在老是处于“开心模式”的高外向者的衬托下显得没那么开心而已。

就像不是只有所谓“嗨”“燃”“炸”才是积极的,从心理意义上说,外向性的高低也无所谓好坏。类似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用手,世界上右利手的人多一些,他们做什么都习惯用右手,但其实他们也可以用左手写字,只不过会写得费劲一点、难看一点,需要花费专门的意志努力去进行监控,而用右手写则非常自动化,无须额外占用心理资源。人格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偏好的行为方式,不管是想做艳光四射的万人迷还是安静的美男/女子都没有问题。然而,就像左撇子总是被逼着改成右撇子一样,很多偏于内向的人也在被迫变为“伪外向者”,而这可能令他们需要额外耗费心理资源去“扮演”另一个人,进而感觉到自我“不真实”(Bossom & Zelenski, 2022)。

究其原因,在现代社会中似乎存在着一种“外向崇拜”。例如,人们总是觉得所谓“好”的性格就应该是“阳光的、活泼的、爱交朋友的”,于是那些“沉默的、安静的、喜好独处的”人就会被冠以“不合群”之名甚至因此受到排斥。生活里经常能听到大人们感慨某个偏于内向的小朋友“哎呀,这孩子不爱说话可不好……”,言下之意,这是个了不得的缺点,反过来却很少听到有人嫌弃偏外向的人太爱说话或太吵了。在社交媒体上也不时出现“内向算不算是一种性格缺陷”一类的话题讨论,而在工作场所中,此类现象更是常见:人们在求职简历上总是自我评价为“性格开朗”;企业习惯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来招考员工;写字楼里遍布开放式办公室;一需要出方案就先来一波头脑风暴……这些全是对高外向者友好的方式,而在此过程中,那些看上去与“热闹”格格不入的安静的内向者就被忽略或贴上了负面标签,他们中的部分人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也会经常苦恼于自己是不是性格不好并想要变得外向一些。

事实上,将内向作为一种性格缺陷是极其不科学的说法,大量研究表明,内向有内向的优势。例如,内向是很多伟大思想和创意的摇篮,内向者喜好独立工作,而独处可能是创新的催化剂(综述见Lee, Min, & Kim, 2020);内向的管理者也更善于倾听员工的创新性建议(Grant, Gino, & Hofmann, 2011)。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这本书中,作者苏珊·凯恩(Susan Cain)更是现身说法,通过自己作为一个典型的内向者从小被逼迫成为一个“伪外向者”的经历以及对于“外向崇拜”这种社会文化的观察,外加大量心理学研究结果,提示了人们安静内向有其独特的力量,它不应该背上不该有的污名。

对一个社会来说,如此这般“去污名化”的过程亦相当重要。后续章节将提及,包括外向性在内的人格特质皆存在强大的生理和进化基础,人类在各个特质表现上的多样性受到进化选择进而在不同情境下具有各自的适应性,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受当下社会赞许的特征可能在其他情境下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一些受赞许的特征则可能在另一些情境下成为劣势。换言之,不同特质或者同一特质的不同程度表现各擅胜场、各有千秋,只不过在当下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环境中,一些特质的优势被放大,而另一些的劣势被放大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正确”的性格,个体差异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社会文化的导向令内向者莫名背负了心理压力,有人甚至因为性格内向而自我怀疑乃至自我否定,其实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似乎内向的人总是能理解那些活泼外向的人,反过来也希望外向的人能对安静内向的人多一些理解。对于任何一个人格特质及其特征表现,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去知悉它的意义,了解它在哪些方面让我们做出何种反应,同时也理解一个和我们不一样的人为什么会做出不一样的反应。说到底,让大家都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歌唱”(内特尔,2020:220),自由地做自己。 ku+pbOGZdy0muc/0vTxmIdsilrFucGmjMnNn1+0iVYA9rQNl4soSd6wmnzI29qp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