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始,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时期。这一时期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与衰亡的重要历史阶段。封建庄园制和等级制的建立巩固了封建主的统治,欧洲封建社会逐步发展到全盛时期;基督教确立自身的文化统治地位,基督教意识形态对欧洲文学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强大;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步解体和向早期资本主义过渡,欧洲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中世纪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变。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来看,封建生产方式与奴隶制生产方式相比,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进步。公元9—11世纪,历经长达几百年的封建化进程,欧洲庄园制经济和封建等级制最终确立,极大地巩固了封建主的统治。作为欧洲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关系组织,庄园为封建领主所有,生产一切物质必需品。为稳固封建统治,封建主还发展了封建等级制,封建领主拥有自己的堡垒和武装力量。到公元11世纪末12世纪初,西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整体呈现出全新景象,城市勃兴,大学创制,边疆拓荒,中世纪的科学出现,哲学思想涌动。经由拜占庭、西西里、西班牙三个主渠道涌入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重回欧洲,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传统引发欧洲学术界的研究热潮,启迪并开拓了中世纪欧洲人的智识。中世纪晚期,瘟疫、饥荒、战争频仍,基督教会内部争议不绝、走向分裂,封建生产关系趋于瓦解。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较大发展,资产阶级不断攫取政治和经济的主导地位,促成科技、文化与文学逐渐向近代转型。
从文化的历史演进角度来看,自公元5世纪始,欧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欧洲文明和文化发生了巨大转折,基督教文化取代古希腊罗马文化,逐渐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蛮族各部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已经接受了基督福音的传播,因此,蛮族入侵后,基督教历史性地承担起重建欧洲文化的重任。从公元5—15世纪,长达一千年之久,是封建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时期。随着教皇制的确立、修道主义的盛行、神学论争以及经院哲学的发展,基督教在神学思想、教会组织和崇拜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丰富和加强。在与世俗封建统治既联合又斗争的历史进程中,基督教以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和不可替代的精神统治作用,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欧洲的政治、经济、日常生活乃至文艺创作等各个领域。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12世纪初,欧洲社会从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向工商业为主的市民社会转变,一种特殊的政治结构——近代国家现出雏形,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先后结束封建割据局面,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诞生打下基础。社会生活的中心也从乡村转移到市镇,欧洲形成了一些具有近代意义的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是城市主要居民,城市发达之后产生了市民阶层,他们也受到封建剥削和压迫,于是市民阶层和农民一起反对封建主的压迫和统治,这使得反封建的斗争持续活跃于整个中世纪。国家和城市的出现使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12世纪后,西欧社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经历了一场改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开始发生转变,重视世俗教育、强调自由竞争、追逐积累财富,逐渐孕育出资本主义的萌芽。
总之,欧洲的中世纪是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政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经济全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国家统一呼声日隆。封建主和武士们以骑士的形象出现,贵妇人要以爱慕者的感情和行动装点生活。城市生活繁华,资产阶级冲击封建势力,逐渐晋升为欧洲大陆的新生力量。这一切都要求文学家要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来展现这一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面貌与需求。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是欧洲文学与文化传统的两大源头之一。在中世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基督教作为欧洲唯一的宗教信仰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影响着欧洲人的思维习惯、心理行为等各个方面,并铸就了欧洲文化基本特征和精神特质的重要维度。
首先,基督教文化源于“两河流域”的犹太教,并在中世纪的欧洲经历了逐步发展的过程。从宗教的历史发展来看,基督教文化继承并发展了希伯来人的民族宗教——犹太教的文化传统,犹太教文化中唯一神的信仰思想、上帝与以色列人立下圣约的“选民”观念以及历史英雄主义的“弥赛亚”观念,均被基督教承继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可以说,基督教文化是希伯来文化结合了某些希腊罗马文化因子后演变成的一种新的文化载体。中世纪初期,入侵的日耳曼人处于文化上的原始状态,基督教士则继承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日耳曼蛮族依赖基督教稳定局面,形成了基督教对中世纪的文化垄断,基督教文化也由此完成了与希腊罗马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一次重要融合。公元11世纪后,通过主教叙任权之争和八次十字军东征,罗马教会得以强化对欧洲政教的控制权,教会对欧洲文化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新兴的基督教文化进一步占据主导地位,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与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再次融合。
其次,《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主要思想武器。基督教的全部教义以及后来发展出的神学思想,都是以《圣经》为根据的,因此可以说,《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根本体现。《圣经》即《新旧约全书》,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旧约》是犹太教经典,又被称为《希伯来圣经》,是古代希伯来人在生活中积累和创造出来的,包括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之间民间流传的神话、历史传说、爱情诗、先知的言行录、律法、宗教教义等,是一部全面展示古代希伯来文化的百科全书式巨著。《旧约》分为三十九卷,包含神话与先祖传说、史诗、历史文学、先知文学、智慧文学、启示文学、诗篇等。《新约》是基督教兴起后的经典,包括有关耶稣言行的福音书、耶稣使徒的传说和书信、早期基督教会情况的事件记录等。《新约》分为二十七卷,其中“四福音书”叙述耶稣的行迹,《使徒行传》展现初期传道者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启示录》以异象、幻景和预言式的语句把启示文学推向巅峰。基督教将《旧约》与续写的《新约》合并在一起,共同构成核心经典《圣经》。
再次,“罪”与“救赎”构成基督教文化的核心。根据《旧约·创世记》中“第二创世神话”的描述与记载,基督教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而犯下“原罪”,因此,人应当以忏悔和赎罪拯救自身,基督教的一切宗教活动也由此几乎都衍生为规劝人们涤清“罪恶”,以达成“灵魂救赎”的目标。基督耶稣“道成肉身”降世,目的也是拯救人脱离“罪”的辖制,与上帝重新和好。人也应该将现世生活视作一个不断洗涤自身之罪,为进入与上帝同在的来世而做准备的短暂过程。基督教文化将人之“罪”置于思辨的中心位置,“罪”与“救赎”因此成为基督教思想与神学教义的核心内容。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语境中,人的生存状态就是在“罪”与“救赎”的圈囿中徘徊前行,一切宗教行动也都围绕这一内容展开,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由此形成了一整套思想与行为的规范体系。基督教文化之所以构建如此的一套思想文化符码来约束人的欲望,一方面在于其对当时的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例如文学家和艺术家能够通过这种思想促使他们不断地探求与反思,从而使他们的创作直抵世道与人的心灵深处;另一方面在于这种思想观念能够将人们引向对来世天国幸福的期待,从而实现基督教贬抑人性中的现实欲望的目的。
最后,基督教文化构成了欧洲中世纪文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并对后世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教文化已然积淀为中世纪欧洲社会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成为欧洲人心理意识和精神生活的主导,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要想了解中世纪的欧洲文学艺术,就必须了解基督教文化传统,因为中世纪的文学艺术处处留有基督教文化的印记,它们或是以基督教思想文化为背景,或是以基督教文化为题材,或是化用基督教文化的表现手法。不仅如此,基督教文化对后世西方文学艺术在选材和主题表现等方面也影响深远,诚如诗人托·斯·艾略特所指出的那样,欧洲的文化以及文学艺术得益于“现代欧洲基督教的共同传统,以及伴随着这个共同的基督教传统而产生的共同文化因素。……西方世界正是在这种传统中、在基督教中以及在古代希腊、罗马和以色列的文明中,才具有了其自身的统一性。……这种经历了若干世纪的文化的共同因素的统一,是联结我们的真正的纽带”。
文学对欧洲中世纪社会状况和社会问题的回应,既表现在文学与基督教思想文化的密切联系上,也体现在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上。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市民文学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四种主要类型,前三种类型深受基督教文化观念的影响,最后一种市民文学虽然属于世俗文学的范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留有基督教神学的印记。
第一,教会文学是欧洲中世纪文学的正统,是占主导地位的中世纪文学类型。作为基督教垄断中世纪文化的表征,教会文学往往以《圣经》为蓝本衍生出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来宣扬基督教教义,传达虔诚的信仰,播撒天国的福音。
就艺术类型来看,教会文学主要包括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布道文、圣者语录、梦幻故事、神迹故事、宗教剧等,也有书信体散文和篇幅较长的抒情诗歌。就艺术手法来看,教会文学充分借鉴《圣经》的表现手法,多采用梦幻、寓意、象征、暗示、异象等修辞技法。尽管教会文学向来被认为文学价值不高,但其所确立的忏悔、祷告等文学传统对后世圣·奥古斯丁、卢梭、列夫·托尔斯泰等思想家和作家的创作却影响深远。
第二,代表欧洲封建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内涵的骑士文学是封建宗主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与基督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夹杂了民间文化的因素,因此,骑士文学既反映忠君、爱国、护教的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又不乏对现世生活乐趣的肯定。
骑士是欧洲中世纪产生的特殊社会阶层,骑士精神的内核是“忠君、护教、行侠”,骑士文学很好地诠释了骑士精神的内涵。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两种类型。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的普罗旺斯,表现的是骑士与贵妇人的“典雅爱情”,骑士抒情诗的种类众多,主要包括牧歌、怨歌、夜歌、破晓歌等。其中最为著名的破晓歌将骑士与贵妇人黎明分别的缱绻展现殆尽,给禁欲主义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
骑士传奇又称骑士叙事诗,其主题是游侠历险、宗教信仰和爱情纠葛,按照题材的划分包括三大系统:古代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庭系统。不列颠系统主要描写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事迹,是故事最丰富、最精彩的系统。不列颠系统的代表是法国诗人克雷蒂安·德·特洛阿(约1135—1183)的《兰斯洛特,或大车骑士》(约1168)、《伊万,或狮子传奇》(约1170)等。集大成者是后世英国人托马斯·马洛礼(1415/1418—1471)的《亚瑟王之死》,该书将亚瑟王系列的各种传奇故事融为一体,集中叙述了亚瑟王的诞生、经历、武功、阵亡和最后的归宿,以及他手下圆桌骑士们奇特的经历和探险,还包括寻获圣杯的故事。
总体来看,无论是骑士抒情诗还是骑士传奇,它们一方面渲染了精神理想的追求与基督教结合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执着于世俗荣誉和男女情爱,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第三,歌颂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情怀的英雄史诗纷纷出现。尤其是中世纪后期的英雄史诗,大多超越了前期英雄史诗狭隘的部落意识,其所渲染的是国家统一、抵御外敌的观念,显现出对封主和封臣关系的重视,呈现出浓厚的基督教文化影响色彩。
中世纪前期的英雄史诗主要描述尚处于氏族社会末期的蛮族部落生活,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较小,主要作品包括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约公元8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约公元7—8世纪)、芬兰的《卡列瓦拉》(约公元7—8世纪,19世纪成书)以及冰岛的“埃达”和“萨迦”。后期的英雄史诗则将忠君报国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战斗与捍卫基督教信仰、驱除异教徒的伟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后期“四大史诗”包括法国的《罗兰之歌》(约1080),史诗刻画出忠君爱国、抗击异教的英雄罗兰的形象,体现出欧洲中世纪高度封建化的典型社会特征;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约1200),史诗反映出封建君臣关系和等级观念;西班牙的《熙德之歌》(约1140),史诗展现了主人公熙德虽遭不公正的放逐,但仍效忠国王、忠于信仰的故事,刻画了符合当时封建社会需求的理想英雄的形象;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1185—1187),史诗以12世纪罗斯王公伊戈尔的一次失败的远征经历为史实依据编撰而成,歌颂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
第四,传达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市民文学多为民间创作,反映市民生活,提出市民最关切的社会问题,表达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公元12世纪以后,欧洲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逐渐形成,新的文学形态——市民文学随之出现。市民文学以城市的政治经济发展变化为主要背景,以讽刺、幽默的艺术手法嘲笑封建贵族和教士的愚昧和虚伪,展现市民阶层的机智和狡黠,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色彩。
市民文学的主要体裁形式包括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城市戏剧等。韵文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体故事,反映的生活面广,具有尖锐的讽刺性。讽刺叙事诗寓意深刻,形象化、拟人化特色突出。城市戏剧多贴近现实生活,反映市民生存状况。
从国别来看,法国的市民文学最引人瞩目。长篇叙事诗《列那狐传奇》(约公元12—13世纪)围绕列那狐和依桑格兰狼的斗争展开,反映中世纪后期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和价值观念。让·德·默恩(约1250—约1305)续写的叙事诗《玫瑰传奇》第二部(约1270),批判了教会的腐败,揭露了商人、高利贷者的不义,运用梦幻、寓意手法,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