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编导言

《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自问世以来,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代的著名学者、文坛宗师钱谦益以之为“古今游记之最”(钱谦益《徐霞客传》),称其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钱谦益《嘱徐仲昭刻游记书》)。清初,同样爱好游历山水的学者潘耒阅后则“逊谢弗如”,直言“宇宙间不可无此奇人,竹素中不可无此异书”(潘耒《徐霞客游记·序》)。霞客的“同里后学”奚又溥亦赞曰“盖古今一大奇著作也”(奚又溥《徐霞客游记·序》)。众口一词,赞之以“奇”,这是今天解读《游记》,不可不追寻探讨的。

明代后期,科举制度已经完全成了天下读书人的正途。当时大多数的读书人,或为光宗耀祖,或为济世安民,长期执着甚至沉迷于科举考试。然而,徐霞客却十分“另类”,认为“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于是弃绝科考,从“万卷书”中走出来,专意“问奇于名山大川”,成为我们今天所谓的“背包客”,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这不仅在当时的社会是绝无仅有的,纵观历代的读书人,也是非常少见的。与为了休闲遣兴、游目骋怀的普通游客不同的是,不管如何辛劳艰苦,徐霞客都坚持用日记的形式将路途中所见、所闻、所察、所感、所思、所悟,用生动、质朴的语言记录下来。然而,遗憾的是在徐霞客生前没有来得及亲自将这些散文体日记手稿整理成书,手稿与抄本在后来的流传中也是命运多舛,散佚、脱漏、讹误,不一而足。即便如此,经过整理之后,今天保存下来的《游记》全文仍有60余万言,篇幅之宏大、内容之丰富,远非其他文人创作的零散或系列的山水游记所可比拟。

作为一部兼具卓越文学、史学、地学价值的不朽名著,《游记》版本繁多、各具特色。本书作为面向民国时期学生和普通读者的普及本,刘虎如先生以“欣赏与考证”为标准采选20篇,数量不多,但皆为经典,用于初学入门,已然是足够了。

今天我们阅读本书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作为一部记游散文集,《游记》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特别是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描写,独具特色。

奚又溥曾将徐霞客与代表了古代山水游记最高艺术成就的柳宗元比并,称“其笔意似子厚”,谓“其状山也,峰峦起伏,隐跃毫端;其状水也,源流曲折,轩腾纸上;其记遐陬僻壤,则计里分疆,了如指掌;其记空谷穷岩,则奇踪胜迹,灿若列星;凡在编者,无不搜奇抉怪,吐韵标新,自成一家言”(奚又溥《徐霞客游记·序》)。这些名山大川的美景经由徐霞客的描写,便融入了其个人浓厚的审美意识,或辽阔壮观,或朦胧神秘,或色彩明丽,或灵动活泼,各具意趣。以《游黄山日记》为例:“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疏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由此而入,绝 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随着其笔触,读者面前仿佛展开了一幅画面:洁白如玉未经踩踏的积雪、高低起伏交错掩映的山峰、巍然独立高出众峰的天都、形状各异盘根错节的枝干……,徐霞客看到的景物仿佛尽在眼前,不到黄山可感黄山之美。又如《游九鲤湖日记》:“涧出蓬莱石旁,其底石平如砺,水漫流石面,匀如铺縠。少下,而平者多洼,其间圆穴,为灶为臼,为樽为井,皆以丹名,九仙之遗也。平流至此,忽下堕湖中,如万马初发,诚有雷霆之势,则第一漈之奇也。”比喻随手拈来,将洼地中的洞穴写得惟妙惟肖,充满意趣;平流与飞瀑的鲜明对比中,彰显了美景之奇。作者或粗笔勾勒,或工笔细描,或状声,或摹形,给读者展现了各具形态的美丽山水,显示出了超强的文学写作能力。

历代游记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相比其他山水小品而言,《游记》本身不是为了情而写景,但观览美景之时由衷而发的情却也往往可见。如《游天台山记》:“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云散日朗”等简短的十二个字,将游兴正浓、天公作美因而让人欢喜雀跃的状态跃然纸上,因为人喜,连景物都是喜的。置身美景之中,被美景震撼到身与物化,物我两忘,这样的情景互动,无怪乎读者在《游记》中处处能感受到美景的跃动、情感的洋溢。

徐霞客在旅途中不仅关注自然风光、地理风貌,也同样关注人文景观。中国古建筑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徐霞客的旅行途中接触到很多有特色的建筑,尤其是隐藏的山林之中的寺庙、道观。比如《游恒山日记》中:“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也。……仰之神飞,鼓勇独登。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徐霞客从远近俯仰不同的视角对恒山第一胜景——悬空寺的位置、构造、格局进行了全面的描写。《游记》中描绘的这些建筑,是对中国古代杰出的建筑文化的重要反映,它们有的幸运留存至今或历经重修,我们可以追随400年前徐霞客的行踪去瞻望其雄姿,领略其风骨;有的虽然已经随着历史湮灭无法再现,我们也能够追随徐霞客的记录遥想其盛况。

其二,作为一部地理学著作,《游记》闪耀着奇异的科学光辉。

古代的游记从魏晋产生以来,到唐宋趋于成熟,明代已经进入繁荣期,历代文学家们创作了大量的游记佳作。但多数的游记在对美景描写之余,注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文学性强。《游记》则不尽于此。今人评价徐霞客时往往首推其为地理学家,这是因为《游记》中不仅有对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的描述,更处处闪耀着科学精神。

徐霞客在游览时经常是徒步行进,用脚步丈量出了所经之地的确程,因此《游记》中对于每处行程均有具体的里程说明,这种收集地理数据的做法是科学精神的初步体现。山川河流在文学家的笔下历来婉转流淌,美不胜收,但徐霞客更加关注的是山川地貌、河流走向、水脉分合及其背后更深层的成因与规律。游闽江时,徐霞客看到“宁洋之溪,悬溜迅急,十倍建溪”后,并没有停留在对这一现象表面的肤浅认识,而是深入分析、思考、发掘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指出:“盖浦城至闽安入海,八百余里;宁洋至海澄入海,止三百余里;程愈迫,则流愈急。况梨岭下至延平,不及五百里,而延平上至马岭,不及四百而峻,是二岭之高伯仲也。其高既均,而入海则减,雷轰入地之险,宜咏于此。”(《闽游日记 》)在游恒山时,则注意到树木与坡向、地表组成物质之间的关系:“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游恒山日记》)在游嵩山、少室山之余,徐霞客观察到“出嵩、少,始见麦畦青;至陕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关,则驿路既平,垂杨夹道,梨李参差矣;及转入泓峪,而层冰积雪,犹满涧谷,真春风所不度也;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游太和山日记》),得出“山谷川原,候同气异”的科学结论。

除了这些散见于各篇游记中的科学探讨之外,本书还收入了徐霞客专门撰写的两篇考证性文章——《江源考》与《盘江考》。《江源考》,又名《溯江纪源》,记载了徐霞客多年亲身实地踏勘长江流域后所获得的考察成果,他勇敢地挑战千年经典《尚书·禹贡》中“岷山导江”说法,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加以系统地分析、推理、论证,最终得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的结论。《盘江考》中,徐霞客在实地考证南、北盘江源流之后,发现《大明一统志》的记载多有谬误,进而加以修正。尽管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徐霞客的考证结论或有待完善,但其科学的研究思路、脚踏实地的工作方法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与仿效。

其三,作为一本旅行日记,《游记》记载了徐霞客半生游历的传奇经历,展现了其在旅途中不畏险难,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与崇高品质。

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曾经说过:“要写好游记,先得认真做个旅人。没有徐霞客的才学和毅力,怎么写得出《徐霞客游记》?”(余光中《隔水呼渡·自序》)徐霞客倾尽毕生精力的旅行,不仅仅只是览胜、访幽,而是富有求知精神的探赜索隐,是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他“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潘耒《徐霞客游记·序》)。

在旅游途中,徐霞客遇到了无数的困难,但他从无逃避,而是迎难而上,向险而行,穷高及深,从没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第一次游雁宕山时,为了探访雁宕山顶的雁荡,“向惧石锋撩人”的徐霞客面对着如刀背般的岩壁,面对着岩壁上“棱棱怒起”石片,毅然“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游雁宕山日记》);第三次游雁宕山,为登天聪洞内东壁上的一个圆洞,徐霞客“负梯破莽,率僮踰别坞,直抵圆洞之下,梯而登。不及,则斫木横嵌夹石间,践木以升。复不及,则以绳引梯悬石隙之树,梯穷济以木,木穷济以梯,梯木俱穷,则引绳揉树”(《游雁宕山日记 》),才顺利进入圆洞之中。艰险的路途不一而足,数不胜数。旅途的困顿艰辛不计其数,但所有的一切,都无法阻止徐霞客探寻游历的足迹,都从来没有动摇过徐霞客继续前行的决心,生动而真切地反映了其在旅途中不畏险难,勇于克服一切的探索精神与情操。

总之,《游记》篇幅浩大,内容丰富,仔细读来,可以从中挖掘出无尽多的知识宝藏,因而现在有学者称围绕《游记》展开的诸多研究探讨为“徐学”,可见这部书的超高价值。 ZTZJRlSCwOZQWec3g3LnQyqkpLj8gaHDdyN1NO+Wenu3d8zOno6xwEsLzh6w9o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