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6 天然餐食用具,物尽其用环保安全

傣族是温和爱美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养成了追求自然、古朴,注重节俭和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在大量使用塑料制品、“白色”污染日益泛滥的今天,“天然、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傣族人民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的绝佳践行者。在日常生活中,种类、用途多样的天然餐食用具随处可见。热带常见的一些野生植物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源,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芭蕉、竹子、柊叶等野生植物在傣族人的生活中得到了完美的利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天然餐食用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各种芭蕉的叶子。芭蕉属为多年生的高大草本植物,四季常绿,是热带雨林中重要的植物家族,也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指示物种。全世界约有30种芭蕉属植物,我国原产8种,种类虽然不多,却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 [70] 。其中野生原产种小果野蕉是次生林的先锋物种,在热带雨林的恢复更新中占有很重要的生态位置。小果野蕉在西双版纳丛林中广泛分布,是大象最喜欢食用的植物之一。尚未萌出的芭蕉嫩叶卷成圆筒状,用手轻轻展开,柔白细嫩,与番茄等同炒,即可成为一道美食。长大的芭蕉叶不宜食用,但因叶子宽大、质地柔韧,在日常生活中,成了当地民间随手可取的天然烹饪器具。傣族饮食文化中的包烧、包蒸,就多以芭蕉叶将食材包起来烧烤或蒸制而成。芭蕉叶在傣族的饮食文化中承担着许多重要的功能,宽大的芭蕉叶铺在竹篾编的小桌上,就成了“餐布”;洗净的芭蕉叶分成几份,食材倒在上面,就成了“盘”;野炊或节日聚餐,人们将翠绿的芭蕉叶铺在地上,堆放各色美食,就成了饭席。傣族特色美食“毫罗索”也常常用芭蕉叶包裹制成。“毫罗索”相当于汉族的年糕。在西双版纳,傣族用罗索花(云南石梓)来做傣历新年“泼水节”的粑粑,傣语称“毫罗索”,是一种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的传统食物。在云南石梓的盛花期,人们采集大量的鲜花,晒干碾成粉末备用,过年时用此花粉末、糯米和红糖加工成粑粑。傣族人相信,食用“毫罗索”具有节日的喜庆内涵,能给新的一年带来吉祥 [76]

芭蕉叶宴席

竹芋科的柊叶,为多年生丛生草本植物,具有形似小芭蕉叶的硕大叶片,气味清香,用来裹粽子,可数日不变味,具有清热、解暑、防腐的功能。因此,柊叶又称粑粑叶、粽子叶,用来制作成长达20厘米、重1斤多的巨大粽子。在西双版纳,柊叶除了用来裹粽,也用来制作“毫罗索”。西双版纳森林郁郁葱葱,芭蕉叶、柊叶终年常绿,食材随处可得。如今,作为傣味美食的代表之一,“毫罗索”并非只有节日才能吃到,而是一年四季均可品尝到的美食。

柊叶包制的傣家酸牛肉

香糯竹竹筒饭

竹筒腌酸鱼和凉拌野茄

竹亚科的各种竹子,也常常用来作为盛放食物的天然器具,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烧制竹筒饭所用的香糯竹。大部分竹子的竹节稍作加工,就可以成为天然器皿,或盛汤盛饭,或作为天然炊具,盛放食材在炭火上烤制。一些腌制食物,如腌酸鱼、酸肉、腌茶叶等,也大多用竹筒盛放腌制。傣族制作的竹筒茶尤为特别,将采摘的新鲜茶叶经过揉搓杀青、日晒或蒸熟后放入竹筒中,压实存放两三个月后再将茶叶取出来,泡茶或者加入香油或其他调料做成菜品,此时茶叶已经融入竹子的清香,风味独特。

傣族人民追求自然、注重节俭的特点也体现在一些生活细节中。木瓜榕、毛叶桐等叶子宽大,傣族常用来包裹豆芽、豆腐等售卖,也可包裹食材进行包烧烹制,还可如同芭蕉叶、柊叶一样,作为节日聚餐盛放食物的“一次性餐具”。清晨的菜市场,人来人往,驻足于菜摊前,一眼望去,各色菜品码放整齐,一些成捆、成束售卖的食材,多用削得很细的竹篾捆扎,或从野外采摘来后直接用一些叶子细长、质地柔韧的禾草类植物的叶子捆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塑料制品的使用,生态又环保。 TCpAQ043HkdGtEO0hFOB8mZ98L2JTXEwWw5hMmyj+sj52//RPQSSqzJgATQzPt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