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小说英语译文的发表途径主要包括:沈从文小说的英译专集、英语期刊杂志、收录有沈从文小说的中国文学英译选集、以及单行本译本,为方便讨论起见,单行本与小说英译专集一起讨论。
沈从文小说共有五本英译专集(其中两本专集属派生产品),不包括重印本。第一本是金隄和白英合译、合编的《中国土地:沈从文小说选》,于1947年由英国的乔治·艾伦及安文(George Allen & Unwin)有限公司出版,并于1982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发行重印本。该专集中14篇小说皆由沈从文本人选出,由于此选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于昆明完成,可选作品的范围有限(沈从文,2002:410)。编者兼译者金隄和白英写了前言,主要介绍作者沈从文的身世背景、人生轨迹、文学贡献。在与译文相关的事宜上,他们在前言中只对袁家骅表达了感谢之意,因为选集中收录了袁家骅翻译的沈从文的短篇小说《灯》,对于他们自己的翻译却只字未提。1982年重印时,沈从文为选集写了序言,简要地提到译者是金隄先生,白英先生主要是对译文的风格和措辞加以修改润色,并负责联系出版事宜,促使选集在伦敦出版(Shen,1982:3)。
第二本专集是戴乃迭翻译的《边城及其他》,1981年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属于熊猫丛书系列之一。这个专集收录了沈从文的四篇小说《边城》《萧萧》《丈夫》和《贵生》,还收录了著名艺术家、沈从文的表侄黄永玉的散文《我的表叔沈从文》。这四篇小说的英译文均已在《中国文学》英语版上发表过。在选集首页印有两段简短的介绍性文字,对作者沈从文做了简单介绍,但对小说的译文、译者、翻译策略等,只字未提。
第三本专集是《沈从文小说选》( Selected Stories by Shen Congwen ),该书选入了《边城》《萧萧》以及《贵生》的英译文本,都出自戴乃迭翻译的《边城及其他》。这个新选集属于大学生读物系列,1999年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出版发行,其目的是在大学生中推广中国文化和古典文学。这一大学生读物系列的总编辑是杨宪益和戴乃迭,这对译者伉俪终生致力于中国文学的翻译事业。他们在选集的前言介绍中,强调中国文学的重要性,呼吁大学生们珍惜中国文化和文学。但对于英文译文,他们仅仅一言以蔽之:所选作品“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伴以高质量的英文译文呈现给读者”(Yang & Yang,1999:iii)。
第四本专集是《不完美的天堂》,由金介甫编辑并与其他译者合译,他是主要译者,独自翻译十二篇,合译一篇,占据半壁江山。这本英译专集1995年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权威的沈从文作品英译选集。该选集既包括那些反复修改过、使沈从文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小说,也包括沈从文鲜为人知的、大胆的实验性创作。该书共收录二十六篇作品,其中二十四篇是小说。这二十四篇小说创作于1927年到1947年这二十年间。这段时间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巅峰时期。根据不同的主题,这二十六篇作品被分为七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每一篇小说,开头都附有序言、简介,提供历史背景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在选集的前言中,金介甫不仅对沈从文的传奇人生、文学地位有独到的见解和评述,显示其史学家、汉学家的学术视野与治学方法(详见徐敏慧,2019),他还解释具体的翻译策略、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期待的目标读者,指出此翻译文集选材尽可能广泛、译文尽最大可能忠实于原作,避免删除任何细节,以便“既为普通大众读者,也为学者、学生提供有案可查的翻译”(Kinkley,1995:8)。
这本选集引发了目标语读者的兴趣,有多人对其撰写书评,最著名的书评者是耶鲁大学的著名教授史景迁(Jonathan Spence),他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不完美的天堂》的书评。史景迁的评论主要针对原作,但也提及译文:“吸引沈从文的是人类的尊严与真正的情感,这一点我们能在这本选集里清楚地看到,该选集的译者以高超的技巧和敏锐的感知充分展示了这些文学价值”(Spence,1995)。也有其他书评同样对选集内的作品及其译文赞美有加:《不完美的天堂》是“一本强有力的选集,既可以看作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肌理丰富的肖像,也可以作为世界上最好的短篇小说来读……金介甫及其合作者保留了原作的多姿多彩”(Yee,1996)。
第五本专集是金介甫编辑、翻译的《沈从文小说选》( Selected Stories of Shen Congwen ),200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选集所选的六篇小说:《新与旧》《丈夫》《顾问官》《三三》《贵生》《巧秀和冬生》,均来自《不完美的天堂》中金介甫独自翻译的译文,但此选集并非简单的重印本,金介甫为此专集写了新序,对沈从文在历史沉浮中的跌宕人生、文学成就、社会地位等做了评述,并对所选的六篇故事进行了详细解读。关于翻译,他强调说明沈从文的文体魅力,作为一个文体学家,沈从文“使中文语言变得如此美丽,但这一点恐怕只能在中文原作里才能感受到,因为原作的文体创作风格在译文中无法再现”(Kinkley,2004:xiv)。
萧纪薇在《国际小说评论》( The International Fiction Review )中,为这本《沈从文小说选》写了一篇书评,其中详细介绍了该选集的译者金介甫:
本书是学者兼译者金介甫的又一项成就。他十年如一日地对沈从文的深入研究使其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传记《沈从文史诗》。金介甫也是《不完美的天堂》的编辑和主要译者,该专集收录了二十四篇沈从文小说的英译文本,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沈从文小说英译专集。较之于《不完美的天堂》,《沈从文小说选》虽没有那么宏大的规模,却有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主题,用金介甫的话说,即“矛盾和反转,既可见于沈从文对‘天堂’的描绘,也可见于他对‘腐败’的刻画”……金介甫将《新与旧》这样一个很少受评论家关注的故事作为文集的第一个故事,显示出他对沈从文的“批判的抒情”异乎寻常的知识及理解力(Xiao,2006:98)。
最后一本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的英译本单行本,由金介甫翻译,并于2009年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这个译本属于出版社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系列,该系列由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发起,遗憾的是由于经济原因此系列被终止
。在该书前言中,金介甫再次展现了学者译者不同寻常的关注点,提供了丰富的与沈从文及《边城》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等背景知识。如上所述,在书的末尾,他列出了三十二条尾注,补充解释更多、更宏大的历史社会语境信息。至于他自己对《边城》的翻译,谈得倒不像在《不完美的天堂》里那样多。不过他再次提到了翻译风格这个问题:国际上很多评论家都认为《边城》“充满了田园和怀旧的愿景,致力于精致的绘画般的风格,而这一风格是翻译中几乎无法复制的元素”(Kinkley,2009:ix)。
沈从文小说的英语译文发表的第二种途径是国内外的英语期刊杂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天下》月刊( Ti'en Hsia Monthly ),这是一份由中国人主办、资助的英文杂志,1935年8月在上海创刊,主要发表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语译文,办刊宗旨是“向西方传播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Liu,2019:393)。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它是沈从文小说英语译文发表的重要阵地。1936年,《天下》月刊连续四期刊载项美丽和辛墨雷翻译的《边城》(Green Jade and Green Jade)(第二卷,1—4期)。1938年,李宜燮翻译的《萧萧》(Hsiao-hsiao)刊登在第7卷第3期上。1940年(第11卷第3期)又刊登了由失名(杨刚的笔名)翻译的《乡城》(Old Mrs. Wang's Chicken)。
2. 《亚洲》( Asia )期刊,这是一份由美国亚洲协会于1898年创办的英文杂志,用以向美国读者介绍亚洲。自1934年开始,理查德·沃尔什(Richard Walsh)成为主编,与其妻子赛珍珠(Pearl S. Buck)一起,将这一杂志从旅游手册性质的宣传转变为讨论国际时事、关注亚洲的文化与文学的期刊,胡适、林语堂、埃德加·斯诺等人都曾为其撰稿。它在1937年7月第37卷上刊发了失名翻译的《丈夫》的开篇部分(Prologue to a story “Husband”)。
3. 《东—西方评论》( The East-West Review ),一份在美国发行的英文期刊,在1967年第3卷第2期上刊登了大卫·基德(David Kidd)翻译的沈从文早期的短篇小说《雨后》(After Rain)。
4. 《生活与文学》( Life and Letters ),一份在英格兰发行的英语文学杂志,1928年创刊,1950年停刊,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 M. Forster)、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等著名作家都曾经是其撰稿人。1949年第60卷上刊登了李儒勉翻译的《萧萧》(Little Flute)。
5. 《三季刊》( TriQuarterly ),一份由美国西北大学发行的英语文学杂志,1958年创刊时主要是学生刊物,每个学期(除了夏季)各出一期,因此得名。1964年之后改为全国性的文学期刊,每年出版两期。在1974年第31卷上刊登了威廉·麦克唐纳德翻译的《静》(Quiet)的译文。这一译文后来被收入《不完美的天堂》( Imperfect Paradise )中。
6. 《中国文学》( Chinese Literature ),一份在北京发行的英文杂志,1951年创刊,1956年并入外文局,2000年停刊,由叶君健、沙博理(Sidney Shapiro)、杨宪益、戴乃迭等人编辑,主要刊发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1962年连续两期(第10、11期)刊载戴乃迭翻译的《边城》( The Border Town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沈从文热”兴起,《中国文学》刊登了沈从文的一系列小说的英语译文,包括在1980年第8期上刊登了《贵生》(Guisheng)、《萧萧》(Xiaoxiao)以及《丈夫》(The Husband),1982年第2期上刊登了《传奇不奇》(Truth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巧秀和冬升》(Qiaoxiu and Dongsheng)以及《雪晴》(After Snow),1989年夏刊登了《菜园》(Vegetable Garden)和《知识》(Knowledge)。这些英译文本皆出自戴乃迭之手。
7. 《淡江评论》( Tamkang Review )1970年创刊,是由台湾的淡江大学出版发行的英文期刊,主要关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在1997年第2期上刊登了魏纶翻译的沈从文早期的短篇小说《福生》(Propitious)。
沈从文小说英语译文发表的第三种途径是为数众多的中国文学英译选集,这些选集收录了一篇或几篇沈从文的作品,以下将根据出版年份先后列出这些选集:
1. 《活的中国: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
Living China
:
Modern Chinese Short Stories
),这是中国文学的第一本英译选集,由埃德加·斯诺编辑并参与翻译,1936年由英国伦敦的乔治·哈勒普有限公司(George G. Harrap & Co. Ltd.)出版发行,1937年美国的雷诺和希区柯克(Reynal & Hitchcock)出版社重印了此书。这本选集收录了沈从文的短篇小说《柏子》(Pai Tzu)
。
2. 《亚洲现代小说宝库》( A Treasury of Modern Asian Stories ),由丹尼尔·密尔顿(Daniel L. Milton)和威廉姆·克里夫德(William Clifford)编辑,1971年由美国新图书馆股份有限公司(The New American Library,Inc.)出版发行,收录“码头水手”(A Sailor in Port),即上文提到的斯诺翻译的《柏子》。
3. 《当代中国小说选》( Contemporary Chinese Stories ),此文集由美籍华人学者、沈从文的朋友王际真编辑翻译,1944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选集收录了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夜》(Night March)。
4. 《当代中国短篇小说选》( Contemporary Chinese Short Stories ),由袁家骅和白英合编、合译,1946年由英国的诺尔·卡林顿跨大西洋艺术有限公司(Noel Carrington Transatlantic Arts Co. Ltd.)出版发行,该选集收录了沈从文的两篇短篇小说《灯》(The Lamp)及《黑夜》(Under Cover of Darkness)。《灯》的译文也被收录进上文提及的金隄和白英合译、合编的《中国土地:沈从文小说选》。
5. 《中国文学宝库:散文、小说、戏剧新文集》(
A Treasu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
A New Prose Anthology
,
Including Fiction and Drama
),由翟氏父子(翟楚、翟文伯)编辑翻译,1965年由美国的托马斯·克洛威尔公司(Thomas Y. Crowell Company)出版发行,此文集收录了沈从文的《龙朱》(Lung Chu)
。
6. 《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Stories ),由夏志清主编,多位不同译者翻译、夏志清定稿,197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文集收录了叶维廉与夏志清合译的两篇沈从文的短篇小说《白日》(Daytime)、《静》(Quiet)。
7. 《中国文学选集》第二卷(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 2)),由白之(Cyril Birch)编辑,1972年由美国的格鲁夫出版社(Grove Press)出版发行,收录了威廉·麦克唐纳德翻译的摘录自《从文自传》
的节译本《一个大王》(A Bandit Chief)。
8. 《革命的起源: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 Genesis of a Revolution : An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Short Stories ),由斯坦利·芒如(Stanley R. Munro)编辑翻译,1979年由新加坡的海涅曼教育书籍(亚洲)有限公司(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Asia)Ltd)出版发行。该选集收录了沈从文的《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Seven Barbarians and the Last Spring Festival)。
9. 《遗腹子》( A Posthumous Son and Other Stories ),由杜博妮(Bonnie S. McDougall)和罗宾逊(Lewis S. Robinson)编辑、翻译,1979年由香港的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87年又在新加坡亚太图书和教育援助有限公司(Asiapac Books & Educational Aids(S)Pte Ltd.)重印,此文集收录了罗宾逊翻译的沈从文的《萧萧》(Xiaoxiao)。
10. 《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选:1919—1949》( Modern Chinese Stories and Novellas : 1919—1949 ),由刘绍铭、夏志清和李欧梵编辑,众多不同译者翻译完成,198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文集被选为美国大学的教科书,收录了沈从文的五篇短篇小说,其中三篇由许芥昱翻译:《柏子》(Pai Tzu)、《灯》(The Lamp)、《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Three Men and One Woman),另外两篇分别是欧阳桢翻译的《萧萧》(Xiaoxiao)、以及叶维廉和夏志清翻译的《静》(Quiet)。《静》也收录在上文提及的夏志清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里。
11. 《中国文明与社会》(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Society )由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编辑,1981年在美国的自由出版社(Free Press)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南希·吉布斯(Nancy Gibbs)翻译的沈从文未完成的长篇小说《长河》( Long River )的一部分,即第三章“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The Orange Grower and the Old Sailor)。
此外,还有一些选集所收录的沈从文小说的英译文本是以前发表过的:
12. 《现代中国小说续选》,由赵景深编注,1946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发行。该选集收录的两篇小说的译文,一是埃德加·斯诺翻译的《柏子》,二是李宜燮翻译的《萧萧》,赵景深只是另外添加了一些脚注。
13. 《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选集》(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由刘绍铭和葛浩文编辑,1995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7年又出版发行此文集的第二版。该选集选入了上文所提到过的欧阳桢翻译的《萧萧》。
14. 《中国现代名家短篇小说选》,由沙博理编辑,2003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该选集所收录的译文出自多位不同译者之手,收录了上文提及的戴乃迭翻译的《丈夫》。
另外,近年还出现了新媒体网络在线出版的英译文本,“纸托邦”(Paper Republic)2015年11月在线出版了由莫楷(Canaan Morse)翻译的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夫妇》(The Young Cou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