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教材建设

周尚意、张华 [8]

一、概况

北京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学专业教材建设起步较早,正式出版的人文地理学专业教材最早可以追溯到1931年盛叙功先生根据日本富士德治郎的《世界交通地理概论》编译的《交通地理》,距1928年地理系独立建系仅过去了三年。1933年谌亚达先生翻译出版了第一部人文地理学教材《人文地理学》(La geographie humaine),该书是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白吕纳(Jean Brunhes)的代表性著作。白眉初、谌亚达、盛叙功等先辈在1949年以前出版了多部人文地理学专业的教材(见表1-14至表1-18),并成为当时中国大学地理系重要的教材和参考书。

改革开放之后,人文地理学专业恢复发展,出版了数量丰富的高质量教材。除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等区域人文地理教材之外,人文地理学专业的教师在人文地理学的多个专业方向编写出版了大量教材,在全国各地的高校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野外方法》《区域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等多部教材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中一些教材成为国家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重要支撑材料。

(一)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各个专业方向的本科生都需要修读的基础课程,在高校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谌亚达先生1933年翻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人文地理学教材之后,盛叙功先生于1935年翻译了野口保市郎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改革开放之后,李文华先生主编了《人文地理》,程连生先生参编了《人文地理学导论》,周尚意参与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第三版的编写。

除了人文地理学总论教材之外,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有教材出版。韩道之早在1932年就出版了《政治地理学》,宋金平编写了《聚落地理专题》,丰富了人文地理学总论的教材,也为相关分支学科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表1-14 地理学科教师著、译、编写的人文地理学教材一览

(二)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研究方向,以经济地理数量模型、计量分析和实地调查等传统优势为基础,形成了金融地理、交通地理、产业集聚与创新地理等特色研究方向。除了《高等经济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等研究生经典教材之外,在本科生教材方面主要有吴殿廷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该教材已经修订到第四版。经济地理学方面的教材还有盛叙功先生于1931年出版的《交通地理》和《农业地理》,以及邬翊光先生、程连生先生参编的《经济地理学导论》。

表1-15 地理学科教师编写的经济地理学教材一览

区域经济学在学科归属上虽然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但与经济地理学紧密关联。区域经济学教材很多,吴殿廷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吴殿廷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已经修订到第三版,是“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三)社会文化地理学

社会文化地理学是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的特色研究方向,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单位,周尚意担任该委员会的主任,主编的《文化地理学》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全国各高校的文化地理教学广泛采用。

表1-16 地理学科教师编写的社会文化地理学教材一览

(四)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是在大众休闲娱乐需求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的,是旅游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来源学科。卢云亭先生在1991年和1998年分别出版了《旅游地学概论》和《现代旅游地理学》,吴殿廷在2010年和2011年相继出版了《旅游开发与规划》和《旅游规划新论》。

表1-17 地理学科教师编写的旅游地理学教材一览

(五)人文地理野外实习

北京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具有优良的传统。在若干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基地中,积累资料最多的是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实践基地。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邀请李旭旦先生来作“人文地理学复兴”的讲座,讲座后李先生建议北师大的学生到苏州东山开展人文地理实习,时任系主任周廷儒先生决定1982年增加这个实习地点。自1982年算起,距今已有40年的历史,现已成为国内大学地理单位中建设历史最长,且连续不断的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践基地。基于野外实习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科教师编写了教材、专著,编制了讲义、视频短片系列和“慕课”等,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式实习教学资源,以东山基地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改革成果获得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周尚意主编的《人文地理学野外方法》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地方特性发掘方法——对苏州东山的地理调查》是东山基地实践教学的理论总结,此外还有杨胜天、黄大全等主编的《地理综合实践教程》。这些教材成为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人文地理学多元开放野外实践模式的长期探究”的重要支撑材料。

表1-18 地理学科教师编写的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教材一览

二、《文化地理学》教材建设回顾

《文化地理学》(周尚意等,2004)于200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首版发行,它是文化地理学领域中国大陆第一本高教教材。该书由周尚意、孔翔、朱竑联合主编。2008年修订出版第二版,被选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周廷儒先生与文化地理学

卡尔·O. 索尔(Carl O. Sauer,1889~1975)是美国地理学史上的一位佼佼者。纵观中外地理学史,独创一派的学者凤毛麟角,索尔便是其中之一,他创建了伯克利学派。索尔26岁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地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罗林·D. 索尔兹伯里(Rollin D. Salisbury)是著名的地质学家。1925年索尔发表《景观形态学》(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一文,这标志着文化地理学的诞生(Sauer,1925)。这位德裔美国人,从德国的区域地理学派、景观学派获得学术营养,并摆脱了20世纪初“环境决定论”的禁锢,提出以历史方法和人类学方法来研究文化景观,综合地认识区域人地关系的系统。索尔创建的伯克利学派在研究上有三个特色:第一,关注景观的历史层累,他们从考古学成果中找到景观层累的论据;第二,主要研究乡村地区,因为那里的景观痕迹与自然有着较为清晰的关系;第三,关注文化产品,而不是其创造的过程。这些研究看上去不难,但地理学家长期探索的事实却证明,若要综合理解和解释区域景观,并非易事。当今地理学有了大型计算机、大数据和空间分析软件辅助研究,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机制还在一点一点地被揭示出来。

周廷儒先生师从索尔。1933年周先生从国立中山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地貌学助教;1935年他应邀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担任地理课教员;1938年任教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地系;1940年至1945年调任至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在重庆北碚建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并兼任复旦大学史地系副教授;1946年周先生获得中英庚子赔款补助留学的名额,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或许是周先生在中山大学给德国教授当过助教,因此他选择了德裔美国教授索尔作为硕士导师。周先生的早期研究与文化地理学联系密切。周先生在美国的硕士论文题目是《甘肃走廊(南山)和青海地区民族迁移的历史和地理背景》。该论文基于他参加的西北史地考察获得的丰富资料。那次考察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和下属的中国地理研究所联合组织,考察路线由兰州沿湟水谷地过青海湖到柴达木盆地,再翻过祁连山,穿河西走廊到敦煌。周先生基于考察资料,与李承三先生合作编写了《青海地理考察纪要》,他自己撰写了《环青海湖区之山牧季移》和《从自然地理现象证明西北历史时代气候之变化》,后两篇文章均发表在《地理》第2卷的3~4期合刊上。周先生在这些著述中,力图展现特殊自然环境中人类的活动特点。这些文章体现出了周先生扎实的自然地理学基础,尤其是地貌学基础。1950年他回国到北师大任教。周尚意于1979年进入北师大地理系读本科,三年级时聆听过周廷儒先生“古地理学”选修课上的讲座。后通过拜读周廷儒先生的著述,学习了周先生的地理学思想。1990年代后从任森厚老师提供的周廷儒先生硕士论文(油印本),以及邱维理老师提供的周廷儒先生绘制的青海民族分布地图(电子扫描件),进一步学习了周先生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

历史上,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化地理学课程还有许多可以发展的契机。1951年黄国璋先生邀请多位专家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开设了一学年的本科课程“民族地理”。被称为“清华三才子”的吴景超先生负责组织本课程。这些专家都亲身参加了1950年国家组织的民族调查团的考察,只可惜没有留下教学资料。杨曾威先生曾是中国最早的人种地理学专家,1935年他获得第三届中英庚子赔款留学基金的资助,到英国留学。杨曾威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就读期间,师从著名地质学家李学清,同门还有黄汲清、李春昱、朱森等。1928年杨曾威将1920年由叶良辅命名的杨家屯组(煤系)细分为上中下三层,展现出学术潜力。1935年杨曾威抵达英国后,9月14日下午与程裕淇一同到伦敦西北郊拜访在英国讲学的李四光先生。李四光先生建议杨曾威改学人种地理学,因为这个领域在中国还没有人研究。杨曾威先后在曼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求学。回国后,他先后在中央研究院中国地理研究所、东北大学文科研究所、辅仁大学历史系工作。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后,杨曾威先生进入北师大地理系。由于历史原因,人种地理学课程一直未能开设。

(二)课程建设对《文化地理学》编写的促进

199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教学计划压缩了区域地理学的课时,增加了很多国家需要的、与国际接轨的选修课,其中一门就是“文化地理学”。任森厚老师曾是周先生的科研助手之一,在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由地理系改名)首开了“文化地理学”选修课。在上此课之前,他翻译了若干国外著名地理学家的介绍,油印成小册子,作为学生的学习参考资料,并油印了“文化地理学课程大纲”,分发给选修该课的同学。任老师上课的主要参考书是美国的哈姆·J. 德伯里(Harm J. de Blij )等编写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Human Geography: People, Place, and Culture)(de Blij,1977)。

2001年到2010年“文化地理学”依然作为选修课,在这期间周尚意曾与北京大学唐晓峰教授(2005年春季、2008年春季)合作讲授此课,2012年唐晓峰教授在上课讲义的基础上,出版了《文化地理学释义:大学讲课录》(唐晓峰,2012)。2010年后执行的本科教学计划既强调科学基础,也强调自然和人文地理学分支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社会文化地理学”调整为必修课。

2004年周尚意与孔翔、朱竑老师联合编写了《文化地理学》本科教材,2008年此书再版。教材的体例受特里·G. 乔丹-别奇科夫(Terry G. Jordan-Bychkov)所著教材的影响。2015年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修订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增加了“文化地理学及其应用”硕士课程。2018年马静加入到“社会文化地理学”教学队伍中。

依据学术源流,可以确定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化地理学课程的特色。源流之一来自伯克利学派。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启动地理学学科谱系调查工作,由周尚意负责梳理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学术谱系脉络。目前有两支研究队伍,一支是从侯仁之先生的历史地理学团队延展出来的,如唐晓峰、司徒尚纪等。韩茂莉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讲授文化地理学的本科课程,邓辉在北京大学讲授过全校通选课“世界文化地理”。这支继承了索尔重视史料的传统。另一支是从周廷儒、王恩涌团队延展出来的,北师大的文化地理学属于后者,这支接纳了索尔将文化作为综合理解区域的方法。源流之二来自人文主义地理学。1999年至2000年周尚意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做富布莱特学者,合作教授是时任该系系主任的罗伯特·奥斯特格里恩(Robert Ostergren),他是一位文化地理学教授,继承了索尔的学术方法,主要研究领域是欧洲和北美的历史文化地理。周尚意在该系访学时,还经常请教系里的段义孚先生。段义孚先生于1970年代提出人文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结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理查德·皮特(Richard Peet)在其《现代地理学思想》(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Peet,1998:10)一书中,将人文主义地理学这个学派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该学派从深层机制上探究人地关系中的文化。

(三)教材编写博采众家之长

首先,采伯克利学派之长。1983年周尚意在国家图书馆复印了由乔恩·E. 斯宾塞(Jon E. Spencer)和威廉·L. 小托马斯(William L. Thomas Jr.)撰写的《文化地理学导论》(Introducing Cultural Geography)(Spencer and Thomas Jr.,1969),斯宾塞的博士导师是索尔,此书带有伯克利学派的风格。1985年周尚意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其间选修了地理系王恩涌先生在全校开设的公共课“文化地理学”。王恩涌先生授课选用的教材是乔丹-别奇科夫的《人类镶嵌图:人文地理学的文化方法》(The Human Mosaic: A Thematic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Jordan-Bychkov et al.,1997)。这本教材在北美大学地理系非常流行,现在已经出版到第12版。1988年周尚意从北大毕业后回到北师大任教。1990年周尚意参加了加拿大FEP(Faculty Enrichment Program)项目访问学者,按照中加学术合作的要求,回国后在“世界地理”课程中加入了加拿大文化地理的内容,并以此发表了《加拿大的唐人街》和《驯化地理》两篇小文,前者受乔丹-别奇科夫教材影响,后者受斯宾塞和小托马斯著作的影响。《文化地理学》教材基本上是按照该学派的五个主题编写的。

其次,采历史地理之长。1985年周尚意发表了《文明的足下——谈文化地理学兼评〈中国文化地理〉》一文(周尚意、赵世瑜,1985)。陈正祥先生在周廷儒先生过世前,曾到北师大访问,赵济先生保留着陈先生来访时与周先生的合影。周尚意与已经定居在香港的陈先生有过书信往来,向他请教历史文化地理的问题。陈正祥先生依靠史料分析历史文化分区,体现了历史地理学的治学功夫。朱竑教授(与其合作写教材时在中山大学任教)是司徒尚纪老师的弟子,他参与的“文化区”一章,部分接受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对中国文化区的划分传统。

再次,采人文主义地理学之长。2000年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内容进入到课程中,2010年后新文化地理学的内容也进入到课程之中(体现在该课程大纲里),新文化地理学是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主体性的进一步深化(Cosgrove,1998),它更为强调自然内化到景观中的主体差异,以及内化过程。它提出的许多新概念都是对地方理论的拓展。2022年《文化地理学》教材的修订工作启动,这些新内容将体现在修订版中。

目前国内出版的本科文化地理教材还有首都师范大学王鹏飞教授编写的《文化地理学》(王鹏飞,2012)。此外还有翻译的教材《文化地理学》(迈克·克朗,2005),以及很多中国学者编写的关于中国文化地理学的专著,这些可以作为教参。

三、区域分析与规划系列教材建设经验 [9]

从空间角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或者说,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探寻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既是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领域,也是各级政府非常关心的实践课题。正因为如此,区域经济学不仅成为不可替代的学问,也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区域分析与规划”成为地理学的骨干课程之一。

区域经济学和区域规划的快速发展,也为该学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初,教育部把《区域经济学》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把《区域分析与规划》列为“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把《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列为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教材,又在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把《区域经济学》的教材编写列入。吴殿廷团队有幸参与其中,深感责任重大。

编写好这几本教材,要把握好主体与客体、个体与总体、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抓住区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主线,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努力创新;要研究教育、心理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把复杂枯燥的规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对比国内外其他版本的相关教材或著作,上述几本教材都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把研究对象(区域)作为一个系统,按照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展开论述,从宏观整体出发,在时空结合中诠释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突出区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区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规律,着重探讨区域发展的时间过程、动力机制、结构演变、空间布局特点,剖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抓住城市与区域、地域分工与合作等重大问题,揭示区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从宏观整体出发,经过中观到达微观层面,既“见树”,又“识林”,使结构的严谨性与内容的实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三,注重方法、手段的改进。适应经济学发展定量化趋势,这些教材重视数学工具的使用和量化分析,采用了很多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照顾到经济学、地理学等专业本科生的特点,避开了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着力于讲清数学原理,强调经济学的含义和实践中的使用方法。

第四,实践内容丰富,并且大部分案例来自编著者的直接实践,读来真实生动。这几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区域运动的很多规律,区域分析的很多方法,只有结合具体、生动的事例才能说清楚。这几本教材不仅引入了国内外经典案例,也介绍了作者亲自做过的项目,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区域系统的客观性和区域分析方法的实用性。

第五,注重创新,把教材的通俗性、完整性、权威性与专著的独特性、深入性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本书作者都工作在区域经济学和区域规划的教学、科研第一线,有多年教学经验,并主持完成了很多科研项目,发表过大量学术论著,书中的很多论点都是作者多年心血的结晶。可以说这几部教材都是具有学术专著特点的教材,既有“传业”(介绍、讲解区域经济基本知识)的作用,更有“授道”(培养学生区域问题研究、分析能力)的功能。

这几部教材问世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团队教师又及时更新,先后多次修编再版,把国家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模式,出版至今累计发行量超过20万册,形成了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的特点和优势之一,成为“区域地理课程改革与建设”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重要支撑。2009年“区域分析与规划系列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获得北京市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相关课程建设经验

中国古代先贤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情怀;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原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整合成文化和旅游部,人们感叹“诗与远方”终于走到一起。那么,“远方”有什么?为什么要去那里?“千里路”怎么走?“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哪一条最安全、最便捷?这需要系统的地理学知识。吴殿廷及团队教师从地理学的角度关注旅游、研究旅游、参与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和出版了多部教材。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是:

第一,旅游业不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是人民群众越来越向往的幸福事业。《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文件中提出,要在旅游中“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发现美需要地理学,欣赏美需要懂地理学,传播美更要靠地理学。用地理学的思维去观察世界、欣赏世界,你就会发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神州万里人杰地灵;学好地理学,潇洒走世界!在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地理学责无旁贷。

第二,旅游学是个庞杂的新兴学科,按照学缘结构,中国旅游学界主要有三大学派。一是地球科学(简称地学)出身的资源学派;二是历史、文物学缘的文物、文化学派;三是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背景的管理学派。在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现代旅游起步阶段,来自地学的资源学派独占鳌头,直到现在形成旅游地学学科。旅游地学对中国旅游业的贡献,一是在理论上指导着旅游区、地质公园、风景区等的资源普查、评价、规划,以及管理法规、指南等的制定工作,对中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二是旅游地学工作者在旅游实践中勇于探索,为旅游目的地建设作出较大贡献,最初一些国家级、省级旅游规划,大多数地区级旅游规划等,都是在旅游地学专家主持或参与下编制的,大部分世界遗产地、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几乎全部的地质公园,都是在旅游地学工作者参与下建立的。尽管如此,地理学在旅游人才培养中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第三,地理学博大精深,《地理学基础》(吴殿廷等,2022)虽然作为全国旅游地学专业本科生基础课程的专用教材,但单纯一部教材不可能把地理学的所有知识、方法都列入,只能根据旅游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择其要者,包括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与变化,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区域发展与城乡建设,地理界线与空间划分,地理事件、地理现象及其社会经济效应,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再现等。

第四,旅游就是求新、求美、求闲、求乐、求爱,《旅游开发与规划》是对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主体(游客)和旅游介体(旅游服务提供者)及其相互关系的考察。其中旅游客体研究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分类与评价;旅游主体研究包括旅游需求、旅游消费、旅游市场的调查和分析;旅游介体研究包括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和规划等。本教材从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基本范畴和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出发,运用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决策的“5W2H”[What、Why、Who、Where、When;How to do、How much(many)]思维框架,系统论述了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结合国内外经典案例剖析了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经营管理中的战略对策。

五、人文地理野外实习课程与教材建设的关系

(一)1965年河南密县实习

1965年2月底至5月16日,北师大教师接受农业部土地局(后为国家土地局)任务“河南密县五虎庙公社(乡)土地规划”(密县为现在的郑州市新密市),带领1963级(1967届)本科生实习。实习地位于黄淮海平原,面积约4平方千米,人口约1 000人。

实习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和设施布局。土地利用方面,农业用地为水田、旱地、梨果地,建设用地为居民点用地、商业和手工作坊用地、道路用地等。设施布局包括变电站、高压线路、抽水站、机井布局等,道路主要为郑州至登封(少林寺)的道路。

实习的特点之一是指导力量强。指导人员包括农业部马克伟、张巧玲工程师,农业部土地规划勘测大队工程技术人员、哈尔滨农学院教师两人,河南水利专科学校教师两人,密县农委主任张诚,北师大冯嘉苹、邬翊光、宋延洲(辅导员)。指导1963级本科生35人。全体师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认真听取农民的意见,主要时间用于实习工作。

特点之二是方法科学。35位学生分为五组,从准备、测量、调研,到写出小组报告,认真讨论后交农业部并获得认可。

特点之三是影响大。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研究土地利用、地下地面水的利用、作物调整、生物循环和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认识农业和农村,熟悉地理学等基本知识。最后成果受到农业部土地局的肯定,奠定了北师大地理系与国土部的关系,为以后大批毕业生到国土部门工作创造了条件。

(二)1985年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联合实习

结合北京师范大学承担的三峡工程大课题中的“三峡工程前期移民环境容量”课题,开展了研究生和本科生联合的野外实习。时任三峡办主任林一山是北师大地理系1939年的毕业生。参加指导的有刘逸浓、邬翊光、沈小平、1983级辅导员刘稷老师等,此外还有王淑芳老师、系财务员江春祥老师。后留校任教的胡江老师当时在奉节县当中学老师,也参加了实习。

这次实习的特点之一是实习地点选择得好。当时选择开县和奉节二县。开县为三峡移民最多、淹没土地面积最大的县,全国橘子产量最多(全国第一,但销售不佳);奉节县人脉好,可以集中万州专区干部交流意见,可以听取库区人民的意见。

特点之二是有创新实践意义。1986年实习之后,课题组提出多条科研结论。第一,赞成三峡工程“上马”,理由主要是效益好。一方面是防洪,多年来长江中游水患严重,1931年水灾淹没武汉市,经济损失折现为2 000亿至3 000亿元人民币,每年防洪费用巨大。另一方面是发电,装机容量1 350万千瓦。此外,南水北调、通航、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也发挥很大效益。第二,三峡100万~120万移民应大部分移出库区,可以提高移民生活水平。第三,创新性地提出教育移民、人才移民。用上学和培训方式提高移民素质,因三峡淹没是十四十五年以后的事情,所有青少年均用学校教育或培训的方式移至三峡工程受益的城市,以产业工人等方式实现就业,有利于城市化和缩小城乡差异,前提是移民费用必须保证。第四,反对以一人一亩橘子树的方式养活移民。理由是会造成大规模水土流失,移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法保证,更不能提高生活水平。最后,三峡办部分接受课题组意见,但对移民方式继续研究,由清华大学社会学院李强负责。1991年后,李强完全同意北师大课题组的意见,结束课题和实习任务。

(三)两次人文地理学实习的经验

基于两次实习,邬翊光先生总结出的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经验是:①以提高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创新能力为主。②野外实习与课堂结合,研究生与本科生结合,研究生协助指导。③实习检验教学质量,由委托方检验实习成果,更为真实可靠,提高学校声誉,有利于就业,有利于争取甲方任务。④使学生认识到土地和水是中国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生应有包括自然、人文、生态在内的全局系统思维。⑤从微观实习研究,放眼到宏观区域,甚至全国。⑥专业教育密切结合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目标明确,实习教育最终目标是完成国家任务,为人民服务。⑦实习是“下马植树”,不是“走马观花”,是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⑧争取更多的教师指导,帮助与社会联系。

(四)东山—苏州—上海野外实习线路建设

1982年,周廷儒先生决定增加苏州东山—苏州—上海的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线路。因此地理系的本科生在庐山自然地理实习之后,接续开展人文地理学实习。邬翊光先生回忆,当时南京师范学院金其铭老师牵线苏州大学历史系孙承璜老师,孙老师是北师大地理系的系友,他再联系了苏州文化局下属的旅游公司,为此次实习提供了交通等便利条件。此外,苏州铁道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也给予了大力支持。1982年,1979级(1983届)本科生首次在苏州吴中区(当年为吴县)东山镇(当年为乡)开展人文地理实习,主要实习内容是农业土地利用。2007年学校教务处批准建设了东山野外实习基地,葛岳静教授作为分党委书记,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与东山镇政府签订了基地建设协议,之后东山镇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自1982年开始,除1995年和1996年没有在东山实习外,其余各年均在东山开展了实习,即便是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也在次年通过虚拟实习补上了。先后参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指导老师有邬翊光、程连生、冯嘉苹、张文新、周尚意、吴殿廷、宋金平、朱华晟、朱青、黄大全、张华等,人文地理学教研室的戴特奇、潘峰华、马静老师也作为辅导员参加了实习指导。2017年地理科学学部依托湖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建立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湖州创新实践基地,侧重规划实践,极大丰富了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内容。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经验有三条:①跨越地理区域开展实习有助于学生通过区域比较,培养区域认识的能力。程连生先生回忆,这是周廷儒先生当年的说法,也是许多大学地理系野外实习的形式。②长期坚持在一个地点实习有助于教师指导团队积累区域数据,对实习地区特点和变化有深入的了解。③多年积累的本科研究案例,有助于学生在其上届学生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开展符合高年级认知水平的探究性实习。同时,与兄弟院校开展合作的传统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先后有几十名国内外大学的地理教师参加了实习基地的指导,他们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黄锡霖、孔翔、胡德、于川江、司桂霞老师;北京大学的唐晓峰老师;南京大学的姚亦峰老师(后调入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的张伟然老师;江西师范大学的马定国、钟业喜老师;武汉大学的钟赛香、李全老师;天津师范大学的孟广文老师;中央财经大学的赵建平老师;陕西师范大学的白凯老师;华南师范大学的刘俊老师;枣庄师范学院的吴元芳老师;新疆师范大学的胡江玲老师;西南大学的王立老师;南京农业大学的郭文老师;曲阜师范大学的唐顺英老师(现调入青岛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的华红莲老师;百色学院的文鸿老师;内江师范学院的李宏芸老师;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李京燕老师;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梁顺林、米拉·兹拉蒂奇(Mila Zlatic)、里切尔·伯恩特森(Richel Berndtson)三位老师;俄罗斯科学院的伊利亚·丘巴罗夫(Ilya Chubarov)老师等。华东师范大学是合作最为密切的单位。

基于长期的实习经验,许多本科生发表了学术论文。指导教师团队撰写了《人文地理学野外方法》(周尚意等,2010) 。该书从确立研究问题、研究认识论出发,分野外实习前期准备、野外数据收集方法、野外数据记录方法、野外数据初步处理等方面,介绍了人文地理学的野外方法,并给出了若干研究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基于实践教学摸索出来的。2016年又出版了《地方特性发掘方法——对苏州东山的地理调查》(周尚意等,2016)。该书为本基地的实习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和研究案例,成为了实习指导必备书。此外,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服务中心主任赵欣如教授率领他的团队,与实习团队合作拍摄编辑了一套东山野外实习教学纪录片。

2019年,由周尚意主讲的“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慕课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正式上线 。这是中国唯一一门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的慕课,是以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为主,联系多个高校共同建设的野外实习慕课(共20集),体现了北师大在搭建教学合作平台上的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参加慕课建设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的周尚意、朱华晟、朱青、黄大全、邱维理等老师,以及高慧慧、白灵瑶、王彬、苏娴、纪凤仪等博士、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的刘爱利老师;北京联合大学的陈媛媛老师;天津师范大学的孟广文老师;延边师范大学的金石柱老师;太原师范学院的马文娟老师;新疆师范大学的黄佛君老师;西南大学的王立老师和刘苏老师。他位的无私支持,成就了本门慕课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Cosgrove, D. E. 1998.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2] de Blij, H. J., C. J. Nash, E. H. Fouberg. 1977. Human Geography: People, Place, and Cul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3] Jordan-Bychkov, T. G., M. Domosh, L. Rrowntree(eds). 1997. The Human Mosaic: A Thematic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 (7th Edition). Clayton, MO: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4] Peet, R. 1998. 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 Oxford: Blackwell, p.10.

[5] Sauer, C. O.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 Vol. 2, No. 2.

[6] Spencer, J. E., W. L. Thomas Jr. 1969. Introducing Cultural Geography. New York: Wiley.

[7] [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 唐晓峰:《文化地理学释义:大学讲课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

[9] 王鹏飞:《文化地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10] 吴殿廷、方修琦、王欣等:《地理学基础》,北京:地质出版社,2022年。

[11] 周尚意:《人文地理学野外方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12] 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高等学校人文地理系列教材之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 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14] 周尚意、孔翔、朱华晟等:《地方特性发掘方法——对苏州东山的地理调查》,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

[15] 周尚意、赵世瑜:“文明的足下——谈文化地理学兼评《中国文化地理》”,《读书》,1985年第7期。 5UwsSf/BV2FDflvlWBS0sAQFYUSGcX3O2h25/L1+CvlEJualox5wdGDB0owBqMF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