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发展沿革

潘峰华、朱良 [1]

一、师范兴国,史地一家(1902~1927年)

(一)从师范馆到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教育教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建立之时。1898年7月,作为戊戌变法新政成果之一,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大学堂,这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后因义和团进京、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停办。1901年,清政府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主持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于1902年底正式开学。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校址设在景山东侧马神庙,旧称四公主府(今为沙滩后街)。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建校初设有外国文、理化两类,次年添设博物类。1904年增设史地类,标志着地理教育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开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教育教学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百又二十年风雨历程。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成立之后,几经变迁。1904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改为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又于1908年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这是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置之始,校址亦迁往厂甸五城学堂(即今和平门外师大旧址)。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同年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原分类科的“类”改成“部”,1913年设立史地部,同年设史地部阅览室。受美国大学教育学科的影响,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于1920年在各个部开办研究科。1923年增设史地研究科,并开始招收研究科学生。1922年学校撤部改系,史地部更名为史地系。1923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1927年,奉系军阀控制下的军政府把北京九所国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原北京师范大学校被改为京师大学校师范部。1928年,奉系军阀退出北京,国民政府随即把大学区制推行到北方地区,将北平、天津的大学合组为国立北平大学,原北京师范大学校改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

(二)地理学学科价值和国家使命

由于有助于国人认识世界和培养爱国主义,地理教育为时人所重。1903年,《奏定大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中,规定经、文、格致、农、商等科皆应学习地理课程,文科设中、外地理专业,学制三年。文科地理课程有:地理学研究法、中国今地理、外国今地理、政治地理、商业地理、交涉地理、历史地理等。进士馆课程有:地理总论、中国地理、外国地理、界务地理、商业地理。译学馆课程有:中国地理、亚洲各国及大洋洲地理、欧洲各国地理、非洲及美洲地理、地文学。师范馆则有:亚细亚洲地理、大洋洲地理、欧罗巴洲地理、阿非利加洲地理、亚美利加洲地理等。所列地理课程达十余种,足见当时对地理教育的重视程度。《奏定大学堂章程》中对地理学研究有如下表述:“地理学研究法:中国与外国之关系、气候与地理之关系、财政与地理之关系、海陆交通与地理之关系、动植物与地理之关系、文化与地理之关系、军政与地理之关系、风俗与地理之关系、公寓与地理之关系。交涉地理:日本各国国际地理,可斟酌采用,仍应自行编纂。”《奏定大学堂章程》是中国较完善且影响较久的近代学制,它明确了地理学知识是进行爱国教育、文化普及必不可少的,初步奠定了地理教育作为基础课的地位。在中国受列强侵略的时期里,爱国教育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地理教育的意义重大,既能让国民了解自己国家的情况,也能知道中国为什么受欺压,中国丢了哪些领土。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国最早的地理系科,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开设了大量“救国地理”课程,比如边疆地理、政治地理、外国地理等。

自诞生起,北京师范大学就承担为国家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职责。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设立不仅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之先河,同时也奠定了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史上的领军地位。1912年9月28日,中华民国政府公布的《师范教育令》规定:高等师范学校以造就中学校、师范学校教员为目的。《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暂行组织大纲》明确规定为:“本校以造就师范与中等学校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并研究专门学术为宗旨。”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件首次把师范大学的任务定位为培养中等师资(包括师范学校和中学)、教育行政人员和研究专门学术等,与此前的高等师范学校设立之目的相比,明显增加了研究专门学术的任务。由此可见,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教育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责任。

(三)地理学高等师范教育初步探索

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教育探索阶段,有三个重要特点。

第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早期与历史学携手发展,史地一家成佳话。早期的地理学教学机构相继经历了史地类、史地部,再到史地系的变化,历史和地理始终在一起。其间还成立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会,1920年6月,史地学会编辑的《史地丛刊》创刊出版。史地系的优势是对时间及空间的统一和同步,展开对人文和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综合研究。从现代的观念来看,史地兼修有助于对问题的系统分析、动态分析和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一批历史学大学者在此任教,也有益于地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另外,地理学和历史学合一发展,也表明当时的地理学具有很大的中国传统地理的成分。尽管被分在了文科,但曾任史地系系主任的白眉初先生主张,地理学是理体文用、理本文末的学科。

第二,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最早一批地理学专业教师就已具有国外学习背景,讲授外国地理学的教师大多有日本求学的经历;到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有更多欧美学习背景的教师加入。于是地理学教育很早就开始开展外文教学,并引入了由日文、英文著述的地理学原版教材。

第三,基于学科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很早就重视实践和实习教育。当时史地、博物二部的本科学生肄业期间规定有两次国内旅行,藉以“访历史之名迹,探地理之形胜,调查动、植、矿各种物产。每次旅行,均作报告书,并绘图摄影,采集各种标本”。1918年,由史地部王桐龄、黄人望、刘玉峰、章嵚四位教授带领学生赴孔庙、国子监、历史博物馆、雍和宫、柏林寺参观;博物部赴三家店考察地质。返校后,学生写出报告书,供教授品评。

二、独立设系,锐意革新(1928~1948年)

(一)地理系独立设置,归入理科院系

地理系独立设置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教育发展的里程碑。1928年12月10日,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院务委员会决议,将史地系正式分为历史学系和地理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是全国较早成立的地理系之一。1929年7月,国民政府撤销国立北平大学,8月原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独立,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1年7月,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即女师大)合组为新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合并后辖教育学院、文学院、理学院三个学院和一个研究院。地理系被纳入理学院,明确了地理学的科学范畴和理科属性,这是地理学发展的重大变革,改变了地理学过去属于文科的学科属性。女师大史地系虽随女师大归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但仍独自成班,直到1933年最后三名学生毕业而终结。

一批知名学者先后担任地理系系主任,促进了地理学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系主任依次为白眉初(1922~1928)、王谟(1928~1931)、谢家荣(1931~1932)、刘玉峰(1932~1935)、王益崖(1935~1936)、黄国璋(1936~1937)。其中1935年刘玉峰辞职后,理学院院长刘拓曾兼代地理系系主任至9月。1935年10月,原中山大学地理系系主任、中央大学教授王益崖接替刘玉峰任地理系系主任。王益崖教授举贤荐能,多次邀请中央大学的黄国璋加盟,甚至亲自前往南京以让出系主任之职,诚邀黄国璋。翌年9月,黄国璋到任,通过他的一系列努力,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在全国的地位。

(二)辗转西北,传道不断

抗日战争爆发,和整个学校一起,地理学专业师生经历了颠沛流离。1937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三校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又迁至陕南城固,学校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各学校保持相对独立性,原三校的校长、院长仍保留,学校公章照用,学生也都具有原有学校和现在学校的双重学籍和校徽,学生毕业仍发原学校证书。1939年8月后,西北联大解体,原师大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李蒸被正式免去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长的职务,校印上缴教育部。至此,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的历史暂时告一段落。1941年学校奉命再迁到甘肃兰州十里店,直到抗战胜利后。

1937~1939年,地理系仍按原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的教学计划坚持课程。西北联合大学(城固)时期,增设地质学专业,与地理学专业合称为地质地理系,属理学院,黄国璋、殷祖英先后任系主任。1939年后,地理系与历史系再次合并为史地系,直到1946年。地理系与历史系合并后,系主任仍由黄国璋担任,1940年,黄国璋赴重庆任中国地理研究所所长,黎锦熙、谌亚达先后代理史地系系主任。1942~1946年间(兰州),史地系系主任由邹豹君担任。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复校,地理系随之恢复。1946年,西北师范学院部分师生返回北平后,和北平沦陷区原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的部分,即北平临时大学第七分班人员合并在一起,成为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剩余部分师生留在西北发展成今日的西北师范大学,还有部分教师进入国立西北大学。新恢复的国立北平师范学院由袁敦礼担任院长,地理系再次独立设系,黄国璋复任地理系系主任,后来担任理学院院长。随后学生掀起了一场“复大运动”,并得到全体教师的支持,终于在1948年11月恢复了“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的名称。

(三)探索现代地理学教学科研模式

地理系独立设置之后,一直注重地理师范教育。特别是1936年,黄国璋来北京师范大学主持地理系,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决心把这个系办成全国有影响的地理教学研究单位,并明确地理系的任务和培养目标有三:第一,改进各中等学校的地理教学;第二,培养中等学校的未来良好地理教师;第三,研究高深地理学术。通过不断完善地理系教学计划,添置图书、仪器和必要设备,为教学和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在他的努力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北师大地理系在教学质量、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基础设施设置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进展,并培养了大批中学地理骨干教师。黄国璋还组织北师大地理系教师创办《地理教学》杂志,这是我国第一本专门研讨地理教育的刊物。1939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复刊出版《地理教学》。1942年9月,增设史地三年制专修科,用于培养中学教师。当时办学条件异常困难,师生在“共赴国难”“以教育为开发西部先驱”等思想的鼓舞下,以苦为乐,艰苦创业,为国家、民族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1949年之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教师编写了大量中学教材和地理普及读物。地理系很多老师都主编或参编过中学教材,在1949年之前,北师大地理系师生参与编写的教材有五十多种,比如《初中世界地理》(殷祖英)、《初中本国地理》(程国璋),这些教材被当时中学广泛采用。另外,师生还通过编写地理读物、编制地图向全国人民普及地理知识。如在黄国璋领导下,地理系组织编制《亚洲地形图》《河北地形图》等,在地图中用等高线和分层设色的绘图方法代替传统用类似毛毛虫的笔触表示山脉。白眉初在此阶段编写了很多中国地理读物,绘制了中国各省区的地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北师大地理系开始翻译外国教材,吸收西方科学的精华,打开了解西方地理的大门,其中有代表性的比如谌亚达翻译的《人地学原理》《地形学》《自然地理》等。1946年复员北平,黄国璋在再次就任系主任伊始,便筹划恢复《地理教学》的出版事宜。地理系王钧衡、赵淑梅等积极编辑中学地理教材、参考教材和中学教学用图,很受全国中学师生欢迎。

地理系独立设置之后,日益注重学术研究,并不断招揽优秀人才。黄国璋主管地理系后,着力引导地理系从传统地理学走向现代地理学。即使在颠沛流离的抗战期间,他也依然坚持学术研究。1938年2月15日,以北师大历史、地理两系教授为主体创办了《西北史地季刊》。在历任系主任的努力下,地理系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前来任教。除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就任教的白眉初、刘玉峰等教授外,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时期又增聘了许多教授,如谌亚达、郑资约等。复员北平后,黄国璋任理学院院长兼地理系系主任,聘请卢鋈、盛叙功、谌亚达、王嘉荫、王鸿祯、侯学煜、杨昌业、周卡等来系任教或兼职授课。

黄国璋在地理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领导下,北师大地理系成为全国著名地理教育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黄国璋已是国内地理学界的领军人物,他于1928年从芝加哥大学地理系研究生毕业后回国,次年被聘为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后兼任系主任。1934年中国地理学会在南京成立时当选为理事,并且是《地理学报》创刊人之一。1940~1945年期间黄国璋筹建和担任中国地理研究所所长,于1946年担任中国地学会的总干事,并将地学会的秘书处设在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地理系。

三、学习苏联,曲折发展(1949~1976年)

(一)地理系的新生和变迁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被接管,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5月4日,北师大成立校务委员会,黄国璋为成员之一,并兼任理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理系获得新生,在国家的指引下,经历了初步改造和建立新教学体系的阶段,在摸索中走出一条新中国体制下的前进之路。

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师范大学规模扩大,并搬迁到新的校址。北京市体育专科学校、中国大学理学院、燕京大学教育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室和教育专修班、北京大学教育系、辅仁大学等,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出任校长。原北京师范大学和平门外旧址称南校,定阜大街原辅仁大学校址称北校,并在海淀区北太平庄建设新校舍,北京师范大学规模得到扩展。其间,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杨曾威转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增强了地理系师资力量。

“文革”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大学暂时停办,1973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的大部分教师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他们为地理系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7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恢复时,这批教师离开了北京师范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到1952年,黄国璋继续担任北师大地理系系主任。其间,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称中国地理学会,1950年黄国璋任首任理事长,秘书处也设在了地理系。1952年夏,黄国璋受到不公平待遇,被调往西北大学任教。周廷儒被学校任命为地理系系主任。在这之后,周廷儒教授长期领导北师大地理系,引入苏联模式,并在此后动荡的岁月中,为北师大地理系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学习苏联模式,引领全国地理师范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师范大学启动改革,探索师范院校发展新道路。在华北高教委和教育部的领导下,北师大从1949年底开始,根据“学校以培养中等学校师资为首要任务”的目标,计划对旧课程体系进行改革。1950年1月,教育部通过了《关于改革北京师范大学的决定》,对北师大的任务、课程、教学方法、行政制度与教师的学习研究组织作了明确规定,并提出以北师大改革的经验作为全国各地师范院校、教育院校改革的样本。1950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程》和《高等学校课程草案》,随后北师大拟定了《北京师范大学课程草案》。

从1950年9月开始,北师大地理系开始引入苏联模式,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北师大陆续聘请苏联专家来校工作,请他们介绍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并指导工作。北师大地理系完全参照苏联列宁师范学院的模式,目标是建立教学型的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并开始按照该模式进行改革。

首先,学习苏联设置教研组/室。地理系成立了中国地理组、世界地理组、地理学原理组、教材教法组四个教研组。教研组的首要工作是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本科的目标任务、学分、实验实习的时数、教学内容概要、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效果检查的项目等。教研组的设立,使教学逐步走向规范化,有助于促进教师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制订教学计划。在波波夫教授的指导下,周廷儒参照苏联列宁师范学院的教学计划,主持制订了1952年版的北师大地理系教学计划。当时地理系主要专业课程设置是:普通自然地理、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天文学、地图学及地形测绘、地质学、外国经济政治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等。该教学计划连同学校其他系的教学计划一起呈报教育部,并由教育部印发给各师范学院作为参考,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后拟定的第一个师范学院教学计划。1952年秋天,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草拟《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周廷儒负责草拟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教学计划草案。周廷儒基于北师大地理系的教学计划拟定的草案,在1953年秋召开的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上讨论并略作修改后通过,于1954年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并于11月5日发布《关于试行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向全国推广实施。

再次,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周廷儒领导全系教师制定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1954年初,受教育部委托,起草“中国自然地理”“土壤地理学”和“地图与测量”三门专业课的教学大纲,这些教学大纲经教育部讨论通过,于1955年正式颁布,在全国各高等师范院校施行。同时,从1952年开始,周廷儒组织全系教师编写各专业课程教材。至1955年暑假前,基本完成了各科教材的编写,部分教材铅印后与各大学地理系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不能局限在师范教育,地理系发展也是如此。1960年,地理系在“向综合大学看齐”口号的鼓舞下,建立了四个新专业:自然地理、化学地理、生物地理和气象专业。1962年对所办的四个专业进行了调整,但是思路仍延续了下来,地理系的办系方向的改革方向已初见端倪。地理系在课程配置上,纠正之前的问题。一是恢复并加强部门自然地理;二是加强数理化基础课程。为提高科研水平,学生的数理化课程增加了,对数理化基础水平的要求提高了;增加了气象与气候、水文学等课程,还增加了部门地理、分科教学,使得学科齐全,破除了自然地理学单一学科的情况,提高了地学基础水平;三是一直保留综合课,研究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组合,强调区域性,注意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彼此作用,而不是研究单一地理要素。地理系增加数理化和部门地理专业课程,这种治学思想把握了地理学的综合性、整体性,在此基础上开始探索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方向。

此外,在1966年前,地理系尝试多种方式培养人才。为扩大地理系的教育覆盖面,1956年地理系开始招收函授生,学制五年。1956年、1958年、1960年、1963年共招收了四届,学生数分别为82人、52人、140人、63人,全国各地有337人通过函授教育,接受了北师大地理系的培养。从1958年开始,地理系的学制从四年制改为五年制,实行半工半读,并且要求本科生在五年毕业时,达到研究生水平。“文革”期间,全国废除了统一考试招生制度,根据“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指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在1973年、1974年招收了两届工农兵学员,计80人。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地理系设立多个研究生班,培养了一批地理学人才。包括1954~1956年土壤地理研究生班(24人),1955~1957年地图学研究生班(18人),1955~1957年经济地理进修班(21人),1959~1961年、1961~1964年两届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生班,1960~1962年化学地理研究生班(11人);1965~1968年古地理研究生班(5人)。从这些研究生班毕业的学生被分配或返回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后来几乎都成为所在单位的领军人物。

总之,在这个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履行了中央“高等师范教育面向中学”的精神,对中学地理教育作出了应有贡献,并承担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排头兵”的责任和义务。地理系参照苏联模式,遵循师范教育的要求,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把这个教学计划和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推广到全国的高等师范院校,这是北师大地理系对全国的贡献和服务。同时还尝试了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这个阶段的教学重视基础(包括基础课程和基本动手能力、实习),重视专业思想教育。

(三)坚持科学研究

地理学的师生重视学术研究,致力于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当时地理系有著名“三驾马车”,即在全国都享有盛誉的三位教授及他们所领军的研究领域,分别是周廷儒的“新生代古地理”、刘培桐的“化学地理学”和王钧衡的“地理教育”。1960年刘培桐主持举办了化学地理研究生班;1965年周廷儒招收了古地理研究生,他们在地理分支领域内开始了新的探索和拓荒工作。1963年,经高教部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室,周廷儒担任研究室主任。1972年后,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周廷儒先生撰写了《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这部著作作为“中国自然地理”丛书之一,后来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刘培桐长期坚持对环境化学的研究,并培养了一些优秀学员。他的《化学地理学》初稿也产生于“文革”期间。“新生代古地理”和“化学地理学”两个研究领域,为改革开放后相应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地理系师生积极投身科研活动,使地理系突破了苏联师范院校只搞教学的模式。为了培养年轻人,地理系于1950年代派出武吉华、邬翊光、李华章、刘培桐、李之保、贾旺尧等赴苏联留学。他们学成归国后,都成了地理系的骨干力量。

同时,面向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地理系师生利用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北师大地理系培养的学生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例如前往铁道部进行铁路选线,去民政部研究行政区划问题,以及到水利部进行流域规划。1959年,地理系派出七支队伍,分别参加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新疆和宁夏治沙、渤海海岸调查、南水北调调查、长江三峡谷地地貌调查、祁连山动物疫源地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大地图集》编辑。地理系坚持教学、科学研究与生产结合,锻炼师生的实践能力。“文革”十年中,地理系的教师主动上山下乡,自觉地为农村服务,参与了地震预测、水土保持、气候预测、山区找水、土壤改良等应用项目的科研工作。

四、积极改革,与时俱进(1977~2002年)

(一)从地理系到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1977年至1983年是地理系拨乱反正和快速恢复发展的阶段,周廷儒继续担任系主任,带领教师恢复正常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1983~1993年,张兰生、赵济、邬翊光相继担任地理系系主任,为地理系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开拓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方向。

这期间,我国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地理学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对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的发展来说亦如此。1983年,环境科学研究所(基于地理系的土壤地理、化学地理等教研室)从北师大地理系剥离,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研究地理环境为主的环境科学研究所,这也是环境学院(2003年成立)的前身。1993年,地理系调整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以地理学为基础,开展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了与国际保持接轨,英文名字仍然采用“School of Geography”。首任系主任是史培军。同年,在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和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资源与环境学院,首任院长是张兰生,1998年由刘昌明院士继任院长。1997年,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部分教师独立出来,成立资源科学研究所。此时的资源与环境学院包含一系两所: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研究所和资源科学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是2003年成立的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的前身。

1999年,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成立了资源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陈述彭院士任名誉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李小文任中心主任,朱启疆任副主任。同时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由徐冠华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发展重新进入了正轨。由于长期封闭,学科发展与国际前沿脱节严重,迫切需要与国际学术界接轨;同时由于大量教师退休,以及之前并入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全体教师返回人大,师资力量亟待加强。在周廷儒的领导下,采取了几项重要措施:第一,大量调入教师,增加师资力量,恢复教学秩序;第二,增添仪器图书,筹建生地楼,建设实验室;第三,自力更生,培养新生力量,选派一批研究生出国留学;第四,派一批教师出国进修和交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地理学理论和技术;第五,自筹资金聘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教师来地理系任兼职教师,协助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第六,在保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接受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地理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继续承担师范教育使命,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发挥引领作用。在以师范人才培养为主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地理系为全国各地的中学和高等院校地理专业输送了大批优秀地理老师。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1977年在上海举行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材会议。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武吉华、段宝林、张如一、李天杰、赵济等教授参加了会议,并随后承担教材的编写工作。1980年代,北师大地理系教师主编或合编的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基础教材有《植物地理学》《地质学基础》《中国自然地理》《土壤地理学》《地图学》《世界经济地理》等,共计11种,还主编了多部中学和中专教材,如《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气象与气候学》等,服务师范教学及课程。2000年,时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系主任的樊杰被教育部任命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编制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此外,多位老师长期参与高考地理试卷命题工作。

继承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人才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优秀传统,地理专业的教师们积极拓展建设了一批课程实践、实习基地。一方面,逐步建成了8个教学实验室;另一方面,根据专业特点,在河北蔚县小五台山建立了地质地貌实习基地,在河北丰宁县坝上建立土壤植物实习基地,在江苏吴县(现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建立了人文地理综合野外实习基地等。此外为加强短途实习基地建设,在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建立了12个实习点或线路。

北京师范大学初步构建涵盖了地理学本、硕、博和博士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以1952年的培养方案为基础,北师大开展地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地理系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招生专业为地理科学,以培养合格中学地理教师为主要目标,课程设置除了地理学课程之外,增加了高等数学、化学和物理等课程,旨在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地理教育人才。1978年3月和9月,“77级”47人,“78级”50人分别入学。1993年更名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之后,开始增设新的本科专业,如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专业,体现了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办学思想,培养方向从注重师范教育转向实践和研究能力并重。1999年教育部颁布新专业目录后,北京师范大学于2000年设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并替代先前的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专业;2001年又增设了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此外,从2000年起开始招收港澳台地区本科生。

其次,1977~2002年这个阶段硕士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地理系在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刘培桐教授为首的环境科学教研室和以段宝林为首的区域地理专业率先开始招生,共招收15名研究生。随后1979年以周廷儒教授为首的古地理教研室也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地理系成功申报古地理、自然地理、环境地学、区域地理、地图与遥感等硕士点。1981年,第一届硕士生毕业。1982年初,地理系招收了从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本科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6名硕士研究生和2名出国留学硕士预备生。随着硕士点数量和硕士生导师增多,硕士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每年60~90人。

再次,开始培养地理学博士生和博士后,建立完整的地理学人才培养体系。1981年古地理博士点申报成功,1985年古地理专业招收了第一名博士生,开启了地理系的博士生培养。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环境科学研究所成为我国第一个环境地理学博士培养授予点。由周廷儒创立的古地理博士点(地质类)调整为自然地理学博士点。1997年博士生导师审批权下放,地理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数量增多,从2000年起,每年博士招生规模突破10人。2001年,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申请,获得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点。1995年北师大获批中国首批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完整的地理学人才培养体系。

北师大地理学在逐步恢复发展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获批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国家理科基地”),是全国七个地理学基地之一,并通过建设,在验收中被评为优秀。2000年自然地理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12月,赵济、王静爱、葛岳静、吴殿廷、史培军申报的“区域地理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积极援建其他学校地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一方面以进修教师的方式为其他学校培养大量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援建了宁夏大学地理系等,曾多次派出本系教师帮助组织教学、开展科研。这些举措都提升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辐射力。

(三)转向综合性研究型

这个阶段,地理学专业办学思想在师范性的基础上,加强了综合性、研究型的转向。在这一办学思想指导下,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获取地理学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地理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教学与研究工作。对学生的培养由原来的侧重师范人才,转向了同时重视实践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积极参与“面向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和教师进修教材的编写,在新兴方向如遥感、全球变化、环境教育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

针对学科发展前沿以及国家建设需要,地理专业师生在多领域开展了系统科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周廷儒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和沉淀之上,张兰生提出“环境演变”这一新的发展方向,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开展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环境演变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刘培桐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开展了环境地学研究,成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1989年,在张兰生和史培军的带领下,地理系研究重点从古地理与环境演变转向自然灾害研究,根据环境演变和区域分异研究自然灾害的时间变化与地理空间的分布规律。1990年代以来,以史培军为主的科研队伍持续开拓自然灾害研究方向,使北京师范大学成为我国自然灾害研究的中心之一。赵济是北师大发展遥感学科的早期领导之一,他推动引进遥感科学技术,并担任教育部科教司“高校联合遥感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持续参加国家遥感领域的重大科技攻关任务。1995年,北京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211工程”名单。地理学科的发展乘势而上,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面向国家应对全球变化、加强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防灾减灾等急需,以地理学人才培养为基础,加大了对资源科学与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灾害风险科学、全球环境变化科学等学科人才的培养和新时期对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减灾、遥感对地观测与全球变化等的系统研究。围绕这些研究领域,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推动了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在拓展学科领域的同时,科研平台建设和办学空间拓展都有所突破。北京师范大学将1964年由教育部批准创建的“古地理研究室”调整为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开放实验室——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开放实验室(1994),1997年提升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实验室。2002年建设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实验室。此外,在1999年、2000年、2001年分别建成北京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实验室——土壤侵蚀研究实验室、地貌与环境沉积分析实验室、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1980年代生地楼的建成拓展了地理学在北师大发展的物理空间。

地理学发展也得益于不断壮大的师资力量,涌现出一批学科领军人物。周廷儒于1980年当选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张兰生当选第六届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1996年,刘宝元加入自然地理研究队伍,次年即成为北师大首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的学者之一。1998年,著名学者李小文加入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带动北师大成为中国遥感基础理论研究中心,2000年,李小文成为北师大地理专业第一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于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戴永久加入北师大,并随后成为北师大地理专业第二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五、裂变发展,拓展平台(2003~2015年)

(一)蓬勃发展,机构增生

在新的形势下,学科发展需求日益旺盛,在原地理学母体上衍生出多个相关教学科研实体。2003年资源与环境学院重组为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学院、资源学院和协调性机构“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刘昌明院士任学部主任。随后,又相继于2005年组建了水科学研究院,2006年依托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建了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2008年组建了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国家对高等教育日益重视,“985工程”有力促进了北师大地理学学科建设。1998年,中央做出要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重大决策,随后启动“985工程”。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入选“985工程”,2005年启动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地球表层过程与综合减灾科技创新平台、典型环境地理过程与生态模拟平台支持下,学科建设经费有显著增长。

2003年更名、调整之后,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成为地理学学科建设主体单位。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下设地理科学系、自然地理研究所、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所、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地理教育中心;承建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七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刘宝元、戴永久、杨胜天和梁顺林相继担任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院长。

(二)国家级研究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在这个阶段连续获批建设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2003年,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联手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联合申报建设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2月科技部发布批准建设“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2004年进入建设期,2005年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正式运行开放。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多角度遥感、试验遥感基础理论与方法、星机地遥感综合实验的组织和设计、遥感辐射机理等。

2007年,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资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等联合建设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年验收。该实验室旨在揭示地球表层气、水、土、生复杂过程及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多营力和多尺度地表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探索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为建立合理利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生态——生产范式,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管理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土壤侵蚀过程、地表风沙过程、环境演变过程、景观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资源利用与生态——生产范式。史培军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安芷生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三)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趋于完善

2003年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更名为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之后,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理念方面,实行一级学科必修课程体系,突出创新性地理学人才培养特色,强调厚基础、重技能、宽知识和高素质,要求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基于以上理念,建立了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加强数理基础,提高专业起点,强化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本科生科研项目,提高科研素质和能力。

2007年开始,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招收地理科学免费师范生(后改称为“公费师范生”),强化了地理师范教育。为了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为国家,尤其是相对落后地区培养优质中学地理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要求,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在原有专业基础上,新设了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招收地理科学免费师范生。学院本科招生总规模维持在100名左右,免费师范生比例占每年新生总数的30%~40%。针对首批免费师范生,学院专门制定了2007版“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增加了教师教育的理论和教育实践课程比重。招收免费师范生增强了北师大的地理学师范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地理学教师,这些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省份的中学(90%以上为中西部省区市),多成为各个学校的地理教学骨干。

2012年,根据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审批结果,地理学专业按照“地理科学(师范生)”和“地理学类(国家理科基地班)”进行招生,总招生规模在100人左右。其中地理学类(国家理科基地班)实施宽口径招收非师范生,包括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三个专业,学生在学院进行一年通识培养之后,分流到三个专业。这个时期的培养理念是注重对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在2003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这是学科发展的重大突破,研究生培养进入了新的阶段。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拥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全球环境变化、课程与教学论等五个博士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环境变化、摄影测量与遥感、区域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课程与教学论等九个硕士专业。此外,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回到母校以在职方式攻读地理教育硕士。随着博士和硕士专业的增加,学院研究生培养规模有所增长,每年招收硕士生80余名,博士生30余名。为此,学院逐步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和规范,对毕业要求、论文规范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同时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而且,在国家相关计划资助下,积极选派学生到境外优秀大学联合培养或访学交流,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等,取得显著成效。

这个期间,地理学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方面取得很多成绩。2007年地理学被批准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其间,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14项,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教材10余部,16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2006年,王静爱教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7年王静爱教授领衔的团队被教育部评为“区域地理国家级教学团队”。此外,刘宝元教授主讲的“流域管理”获得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周尚意教授主讲的“人文地理学”获北京市精品课程。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师承担了一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科研奖励。在国家、省部级等各层次科研平台的支撑下,教师承担包括973计划项目与课题、863计划项目与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大量科研项目,获得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38项,李小文院士获“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刘宝元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六、系统整合,谱写新篇(2016年以来)

(一)机构聚变合一,回归地理母体

为了进一步凝练发展方向,提高学科竞争力,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进行了机构合并。2016年11月,按照北京师范大学的整体部署,地理学进行学部制改革,由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资源学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建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科学学部之下设了6个二级单位,包括地理学院、资源学院(后更名为自然资源学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后更名为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陆地表层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拥有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国家级/省部级野外观测台站4个,野外实习基地及创新实践基地10余个。同时,地理科学学部直接参与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方向的建设与管理,保障教育部和北京市7个省部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的高效运行。

地理科学学部成立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学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时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的傅伯杰院士出任地理科学学部部长,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副主任宋长青研究员担任地理科学学部执行部长。傅伯杰院士和宋长青教授的加入,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力量。第一届任期结束后,于2021年换届,傅伯杰院士任名誉部长,宋长青教授担任部长。

经过整合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有专任教师近200人,成为国内高校中地理学学科方向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地理学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地理科学学部成立之后,加快了专业方向的调整优化,积极拓展和提升办学空间,为学科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地理科学学部积极响应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地理学专业建设也拓展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2019年开始招收地理科学(非师范)本科专业学生,从2020年起地理师范本科教育整体转移到珠海校区。2021年,珠海校区文理学院下设地理系,具体承担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任务。同时,从2020年起招收地理信息科学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地理师范本科教育转到珠海校区之后,北京师范大学本部的地理学非师范类专业本科招生数量也有了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响应国家号召援建西部高校。在学校统一组织下,一批地理科学学部的教师先后到青海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承担行政、教学和科研工作,援助建设相关高校的地理专业。其中,史培军教授担任青海师范大学校长,有力促进了青海师范大学地理学的发展。

(二)探索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地理科学部成立以来,始终不断探索地理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时代需求,为加强学生地理学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制定了新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并于2020年正式实施。在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中,深化“项目带科研、科研助教学、教学促科研”的科教融合,基于地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特征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小班教学和个性化培养。课程体系中进一步提高数、理、化基础课程比例和难度,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同时,继续强化实习、实践课程训练效果,积极拓展、建设新的国内外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开阔视野;培养方案中增加对学生科研和写作训练的课程,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引导,在大一新生中全面实行本科生新生导师制度,在高年级学生中全面实行科研导师制度。加强本研一体化培养,面向在本校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大四年级优秀学生设立专项研究基金,打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环节,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致力于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强化专业基础课程,鼓励交叉融合,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并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确保培养质量。

地理科学学部率先在国内开展地理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获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制定“拔尖计划2.0地理科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从2021年首次以地理科学(励耘实验班)专业面向高考生单独招生。学生进入地理科学学部之后,单独编班,实行学生动态进出制度,不断激发学生拼搏和追求卓越的干劲,培养数理基础扎实、专业理论素养深厚、野外和实验技能突出的拔尖创新型地理学后备人才。

(三)学科建设硕果累累,跻身全国地理学研究前列

地理科学学部成立以来,地理学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成功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包括地理学在内的11个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北师大也是全国地理学教学、科研机构中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三家之一。到2021年,完成了第一轮一流学科建设,在教育部组织的评估中,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效果显著。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获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在地理师范教育方面,2021年通过了教育部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三级认证,是全国唯一通过三级认证的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体现了北师大地理师范教育的优势。其间,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相继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获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此外,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获得遥感技术与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也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复。

学部在教学、平台建设、科研成果、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在教学方面,地理科学学部教师获得两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江源和葛岳静教授获评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建成一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地理”)和两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学部教师参编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和参编的中学地理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基础教育类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2022年,作为牵头单位,“区域地理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

在平台建设方面,建设完善七个野外观测台站,其中东北九三土壤侵蚀野外台站获批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建了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河南嵩县生产实习基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湖州创新实践基地、山西太原GIS实习基地等野外实习、实践基地;建成4 000平方米室内分析平台,一个高性能数据存储与分析中心,一个高性能计算模拟中心。

学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制的“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获得2018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一等奖;在青海湖流域开展生态研究、技术创新与实践示范,获得青海省科技一等奖。同时,在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方面亦取得新的突破。2017年,国家启动了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傅伯杰、宋长青、史培军等领衔的团队,成为高校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的主力军,提升了北师大地理学的影响力,加强了地理学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此外,傅伯杰、王桥院士领衔获得两项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刘宝元教授获得了国家“揭榜挂帅”重大项目支持。

学部在国际化方面取得的成效显著。创办的国内第一本灾害风险科学领域被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SCI-E)收录的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并进入Q2区,2019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9年新创英文期刊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地理学与可持续性》);推动成立了国际地理联合会“面向未来地球的地理学: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拓展建立了加拿大综合实习基地。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新进展包括:学部成立以来,王桥院士加盟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巩固并提升了学部在遥感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优势;吸引多位国家杰青和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加入地理科学学部,以及自主培养了多位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刘宝元教授领衔的 “区域地理理论与实践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四)展望未来:加快推动建设地理学“世界一流学科”

地理科学学部成立之后,按照第一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均取得突出的成绩。在新一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开始之际,地理科学学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统一部署,地理科学学部制定了新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继续围绕北京师范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和教师教育领先”的基本定位,培养具有时代意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面向未来和责任担当的“四有”好老师、地理专业和相关社会行业领军人才,打造面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完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有效联动机制,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学科面向新时代需求、新形势机遇和新任务挑战的转型升级。在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中,明确了五个“培优”学科方向:人地系统动力学理论方向、地表快速过程监测方向、灾害风险方向、生态水文与土壤侵蚀方向、全球环境变化与公共健康方向。同时,瞄准科技发展前沿,设立两个培育方向:大数据与人类空间行为方向、人工智能的地理空间过程识别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将致力于建设有世界知名度、拥有北师大地理学派显著特征的一流地理学科。第一,坚持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建成完善的地理学学科体系,具备一流的人才培养软硬件条件,在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中成为全国高校师范教育与高端人才培养的领头羊。第二,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搭建高水平科研支撑平台,使服务国家重特大需求与前沿科学研究的能力显著提升,具备联网的野外观测台站、齐全的室内理化分析设施、高性能的数据计算与信息分析能力,形成原始数据获取与大数据信息提取的综合能力,科研服务能力媲美国际一流高校;第三,针对地理学的学科前沿,完成科研团队的组建,培育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陆地表层系统科学、人地系统动力学、地球系统模式、土壤侵蚀、灾害风险防范等优势研究方向,团队学术水平引领国内外前沿方向。第四,服务国家重特大需求的智库能力显著提升,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国家自然灾害评估与应急管理、碳达峰与碳中和方略、国土空间规划、土壤侵蚀与荒漠化防治、气候变化模拟与评估、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形成较强的技术和咨询服务能力,凸显北师大地理学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与地位。第五,建设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在国际地理联合会、国际减轻灾害风险合作研究中心、联合国减灾署亚洲科技与学术咨询委员会等国际学术组织中发出北师大地理学人的声音;通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地理学与可持续性》)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建设,引领地理学前沿科学研究的方向,助力北师大地理学派的国际影响力。 RV6FUDSSL1hgXkEiE+KV3HLva+y3WiAMBgOaN8S56X9N0B7xou4OvIS8odLHk1A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