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真正的理想主义

经常有人说,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让人们放弃了理想,但放弃理想的前提是,拥有过理想。事实上,今天绝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有拥有过理想,所以根本谈不上“放弃理想”。

我们确实放弃过一些东西,但那些东西并不是理想,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些“求而不得的目标”。理想,是一个值得你用一生去追求的东西,一个你相信在自己死后灵魂依然指向的地方,你是为它而存在的。而目标,只是你在某一个时间节点想要到达的某种人生状态,它是为你而存在的。理想是你的主人,而目标是你的仆人。

如果一个目标没有你的生命重要,你可以称它为自己的“兴趣”“打算”,甚至“志向”,但绝对不要以为那是理想。比如你想赚很多钱,想跟某个人白头偕老,想成为科学家,成为明星,这些通通都不叫理想,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为了你的人生体验而存在,在生存面前,它们都可以被放弃。而理想是一个“如何燃尽余生”的决定,在理想面前,其他都无关紧要。

为什么国家一穷二白的时候,会涌现出那么多舍生忘死的人民英雄?因为他们心中有理想。以死为代价,都不可能让我放弃这毕生的信念,更何况是贫穷、饥饿、严酷的生存环境?即便现在马上就死,我也毫不畏惧,因为我相信,在我之后,一定会有无穷无尽的同志,领受同样的感召而来,而他们终将用血与剑成全我这粒微尘的永恒,这个,才是理想真正的样子。

为什么三国这段历史国民度这么高?有人说是因为诸葛亮和关羽的忠诚符合历代统治者的教化意图,所以在民间大力宣传,但实际上,像关羽、诸葛亮这样的忠臣,历史上并不少见。

真正的原因,是刘备。包括诸葛亮、曹操、关羽、周瑜、赵云这一系列在今天圈粉无数的超级大V,都应该感谢刘备,正是因为有了刘备这个理想主义者的存在,三国才焕发出了传奇性和英雄主义色彩,才没有像东晋十六国、五代十国一样成为“冷门历史”,那些在当时有些能力的人才没有被历史的洪流彻底淹没,才能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被记得、被讨论。

作为蜀汉政权的创始人,刘备既有着圣教徒般矢志不移的虔诚和执着,又有着亡命徒般彪悍刚毅的果决和热血,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屡屡在走投无路、山穷水尽的时候,依然保持着旺盛激昂的进取意志,始终不屈不挠。支撑这一切的到底是什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感召。

从诸葛亮北伐临行前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到成都投降后姜维的“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你会发现蜀汉的每一任权力中枢始终都闪耀着一种激荡昂扬的理想主义光芒,而这道光,正是已经死去的刘备发出的。

从草创到最终覆灭,蜀汉内部始终能够做到君臣互信、上下一心。两任君主对下始终给予着最充分的信任,历任权臣也始终对上保持着绝对忠诚,真正做到了“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而对面的曹魏和东吴,普遍缺乏这种忠诚和信任,曹魏的五子良将,能力非凡,但终其一生都没有得到过曹操的信任,掌实权的永远是曹家和夏侯家。东吴的四任都督,全都死得不明不白,孙权虽然对外送十万,对内却总能大杀四方,他们蠢吗?当然不蠢,因为这样的囚徒困境、这样的权谋制衡,才是人类历史的常态。

所以说蜀汉是极富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政权。它就像一朵在历史的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中独自盛开的理想主义之花,美得让人击节赞叹。

有人觉得理想主义者很难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其实恰恰相反。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是人,而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必然会迸发出令人折服、崇拜、敬畏,乃至热爱的力量,“得众人死力”,创造出世人完全不可想象的丰功伟业。

普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必将到来的死亡做准备,只有当你决定了以何种姿态去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发现,死亡何时降临,反而变得没那么重要了。这个时候,你才算活了过来,因为真正的生者只有一种姿态——向死而生。

理想之所以美得让人无法亵渎,就是因为它凭借着死亡恩赐的觉悟,超越了生命的惶恐和不安,这本质上是一种“超我”的实现。

在这之前的理想,无论被描绘得多么美好,本质上都是一些“不断被扶正的欲念”。欲念就像桃花,它会在清晨醒来之后的沐浴中消散,在你看见摩天大厦、宝马香车的时候重新升起;而理想是深海,它是你深入现实世界中探索,经历百转千回的打磨之后所悟到的超越死亡边界的最终信念,桃花影落,碧海潮生。理想从来不属于青春,它本身就是青春的丧钟,丧钟一旦为你而鸣,你就要开演最后一幕戏了。但幸运的是,如果你准备好了,这将是你人生中最精彩的一幕。 OPJKkkdUWoimyKxK3F8BtMfPtCqTR7ZDMAn6f+ZPnDX1+1qS4Z9DqoPPEC2iBV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