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修业年限为四年(特殊情况除外),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另外同大类下还设有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秘书学、中国语言与文化、手语翻译等专业。
汉语言文学是我们一般意义上对中文的理解。我们从小就学习语文,但大学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则要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该专业同学主要掌握汉语及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等),受到学科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础训练,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语文教育教学技能以及深厚的科学人文素养(表现在鉴赏、评价、表达、探究等能力上),是可以在文化、出版、传媒机构、党政机关等企事业部门及其他文教科研机构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如公关文秘、编辑出版、创作评论、文化宣传、创意策划、教学研究等)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对象主要由“语言”“文学”“文化”三部分构成。
表 1-1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续表
根据表 1-1 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语言、文学史、文学理论、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语言和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学研究汉语的词汇、语法、汉字、语音等,词汇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语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汉字是解密中华文明的钥匙。通过语言学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主要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流派、代表作家等,通过精读文学经典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涵养精神气质,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分析
广泛培养综合能力。掌握汉语语言及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悉有关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及相应规范,了解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培养开阔的文化视野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审美水平和创新精神;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拥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就业面广。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面广,可以尝试多种类型的岗位,如汉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新闻编辑、新媒体、文案、文学评论、文化宣传等。
(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机会分析
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在各个行业中都不可或缺,特别是学校和教育机构对于汉语言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据新浪教育相关信息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就业率达 84.92%,居文科前列,是非常值得报考的热门专业。
发展潜力十足,易晋升。比如像办公室文秘、助理这样的基础岗位,上升空间大,基本可以沿着行政助理—行政主管—行政总监的方向发展。
(3)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学习内容纷繁复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既有横向描写也有纵向梳理,且古今中外相结合。除了语言、文学、文化等常规研究对象外,汉语言文学专业还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选修科目,同学需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依靠背诵和记忆才能巩固文学基础,提升文学素养。
就业薪资普通。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主要的就业方向就是当老师、文秘或者考公务员,如果考生可以顺利考取公务员,就业薪酬和福利是相对较好的,但是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通过率低。如果毕业后选择当老师,则需要积累更多的阅历和经验,且教师行业依靠政府、学校提升薪水较为不易,倘若毕业想获得高薪,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不太适合的。
专业性不强,容易被替代。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但是涉及领域的专业性不强,容易被其他跨学科专业人才替代,与工程、医学、企业管理等相比发展方向不够明确。
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面对如此情形,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也不容乐观。
高等教育从精英转向大众,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市场上存在的各种就业歧视,很多职业都要求应聘者的学历为 211、985 院校毕业,这使得非 211、985 院校毕业的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