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爷爷带走的爱

张恒

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走了。

爷爷的面庞在我的记忆中是模糊的。即使每年过年和清明时都能看到他的相片,但这还是能轻易地混淆我对爷爷生前模样的记忆。我对爷爷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爷爷说天兵天将来接他了。我也清楚地记得奶奶转述这句话时的表情,你无法从她的视线中找到一个准确的焦点,眼泪只留在眼眶里,也许曾流出来过,只是被干燥的岁月蒸发了吧。

爷爷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赤脚医生。他写过好多东西,都在一只大箱子里,由我爸爸保管。那只瓦楞纸箱子里的诗和医疗笔记是我对爷爷的全部了解。在他的四五本小册子里有好多篇从人民公社报纸上剪下来的笔名为昆仑所作的小诗,大多是颂扬公社的,让人不禁联想到教科书上广为流传的卫星田图片和那只大肥猪。我没有资格对这些文字品头论足,因为我永远无法想象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是我每次打开爷爷的小册子时都会对自己说的话。

小册子的下面摆放的是医疗笔记。爷爷的笔记有两类,一类是记载患者病情的,一类是记载各种中药药性的,字迹非常工整,瘦长瘦长的字体,每一折弯处和撇点处都有一个大大的顿笔。爷爷的医术在他的笔记上可略见一二。什么病症,服用什么药,服用多长时间,最后什么效果,都被爷爷用标准格式记录在笔记本里。张女士的宫颈炎,李老头儿的风湿病等等,这几百号在他笔记本里的人对爷爷来讲没有秘密。爷爷的中药笔记也非常多,药性、患者病例、使用药效历历在目,对我而言这毫不亚于《本草纲目》的水准了。笔记里的每一味中药都有爷爷亲手绘制的图片,并能在植物根须中发现爷爷的顿笔习惯。有时我会偷偷想,若是当年我少出去抓两天蚂蚱,是不是现在也像秦越人那样做个悬壶济世者呢?

对生的已知,对死的未知;对生的未知,对死的已知。任何一种情况都让人们对死亡既向往又惧怕。只是每个人对生死的看法不同罢了。而像我这样的人,更多的是对生未知,对死亦未知。我还什么也不知道,更谈不上什么生死之我见了。如果能活就好好活着,如果要离去也无能为力。在生死这般无力回天之事上,也许承认和妥协才是正道吧。

然而承认了,妥协了好像还不够。

最近看了韩国电影《婚纱》。故事中的妈妈走了,她留下的却不只有悲伤。身边所有人用心努力,让她在最后一段日子里快乐开心:婚纱店的老板不分昼夜地赶制婚纱只为完成她的心愿,可爱聪明的女儿精心准备芭蕾舞表演。还有,姊妹情感伤痕的愈合,年轻人因为帮助小女孩儿而喜结良缘的欢乐,小女孩儿在妈妈鼓励下与朋友们和好如初,她每一天的成长,都让人们看到了爱。这份爱弥合了身后亲人哀恸的伤口,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身边人。如果一个人在生命的尽头能给身后的人以智慧和鼓舞,让他们更加明白地继续生活的旅途,如果一个人对生命终结的承认和妥协能够带给身边人以动力和温暖,让人们不再畏惧死亡,死亡之于你,也许真的是一次解脱和升华了吧。

奶奶现在还在卖爷爷生前治疗牛皮癣留下的方子,这位八十八岁的老人,做药卖药早已不是营生的手段,而是一种与丈夫沟通的方式了吧。“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只愿这世界多一些温暖,再多一些才好。 GHdOWqjyQQ6LWV1FlPHgN+GZKIG7yo8jFcYpeioUBuYQ5uMUEBje+OhNzzxrK18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