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开罗埃及博物馆
编著:刘雨尘 李敏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01
ISBN:9787554576939
本书由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博物馆现在有了全新的定义。从过去仅对奇珍异宝的展示,到今天提倡的文化多元共生的平等交流,博物馆已经成为各国公众最重要的文化参与和交流的场所。这使得博物馆的功能被大大拓展了。
过去我出国考察,博物馆是必去之处,即使时间有限也尽量赶去。后来,由于参与筹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我有机会参访了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和设计博物馆。那一座座历经岁月磨洗的博物馆建筑,一件件雕塑、绘画杰作以及设计史上的名作,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从亚历山大时期建造的第一座珍藏古器物的博物馆,到文艺复兴以及后来所建造的每一座伟大的博物馆,它们都有着独特的起源和历史。从巴黎的卢浮宫到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从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到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都是绵长的历史文化的缩影和人类文明再现的文化地标。它们静默不语,却承载着人类艺术的奇迹,成为当代人与历史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现实博物馆的参观总有其局限性。每次我都仔细选择那些印制精良的出版物,不管它们多沉,哪怕航班托运超重,我也要设法带回来。
现在,我们在引进出版了《伟大的博物馆》系列的基础上,又聚焦少年群体,组织编写了《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系列。该系列图书不囿于博物馆本身,在内容编写上融合了博物馆与相关国家、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艺术作品与其社会文化背景,使艺术与历史、与文化融为一体。读者既可以欣赏艺术,又可以通过历史叙述思索更多的问题。该系列图书不是简单的艺术普及,而是希望能够帮助少年读者拓宽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融入世界艺术的大环境之中。因此,出版该系列图书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世界文化尊重多元,这是一个大趋势。在全球化遭遇暂时挫折的时候,中国的少年一代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吸纳世界文化的精华,通过著名博物馆的作品进一步了解西方的文化和艺术,思考中国文化的未来。这样的美育教育对少年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我祝贺该系列图书的出版,并希望其能够成为少年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放眼未来。
“古埃及”——听到这个名词,你会想到什么?是炽热太阳光的炙烤,还是连绵起伏的无尽沙漠?是无数巨大砖块垒砌而成的金字塔,还是让人不免有些害怕的木乃伊?没错,这些都是古埃及的象征,但远远不是它的全貌。
5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沿岸建立起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王朝不断更迭,国家由盛转衰,最终被罗马帝国吞并,历史由此中断,文字无人能识,宏伟的神庙和宫殿被岁月和风尘所侵蚀掩埋。
200多年前,一群热爱探索和发现的考古学家从欧洲出发,跨过阿尔卑斯山,渡过地中海来到埃及,希望在沙漠中找到那个存在于古书和神话中的古文明。经过数十年的发掘,古埃及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大量由宝石和黄金制成的精美文物不断出土,高大的神像和方尖碑在瓦砾中重现,这个传说中的文明终于重见天日,震惊了世人。为了让后人能亲眼看见古埃及文明存在的证据,考古学家在埃及的首都开罗建立了一个博物馆,将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运往那里保存并向世人展示,这就是今天的开罗埃及博物馆的前身。
星河流转,物是人非。虽然古埃及人不能和我们交谈,但是他们留下的这些文物却能“开口说话”。在本书中,我们从博物馆大量的藏品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向读者展示古埃及人的生活。让我们一起神游在尼罗河畔,听听这些千年前的古物所讲述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