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安史之乱导致盛唐落幕,百姓失去家园,流亡群众数不胜数。

杜甫,就在流亡的大军中。

杜甫是有心之人,圣笔写诗史。

杜甫身上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敢揭露彼时的社会黑暗,而且特别直接,毫不留情。

相比之下,李白、贺知章、孟浩然、王维等诗人,很多时候只敢借诗影射,或者说仅仅止步于“指桑骂槐”。

基于此原因,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因为只有杜甫的作品,最具有现场感。

杜甫本人也可以被称为“大唐首席时事评论员”。

连年不断的战争,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常态化的暴力征兵让人民苦不堪言。

看到人民生活如此凄苦,杜甫写出了替人民发声的诗歌《兵车行》。

杜甫成了人民的喉舌,开始满怀悲愤地讲述那些被奴役的人民的故事。

杜甫最出名的揭露诗,当数从洛阳返回华州途中所写的“三吏”“三别”。“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则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适逢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又写下《夏日叹》《夏夜叹》,忧心时政,感叹国难民苦。

杜甫的揭露诗中详细记录了流民、妇孺等所有底层人民最真实的模样。

我们先来看看“三吏”中最著名的一首《石壕吏》中描述的场景。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此诗写于公元759年,杜甫在石壕村投宿的某个夜晚,那一年杜甫48岁。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领的邺郡。

眼看胜利在望,但由于敌人援军及时赶到,加上政府军内部矛盾丛生,战局发生了逆转,郭子仪、李光弼等率领的军队全线溃败。

为了补充兵源,政府军强行在河南一带四处抓壮丁。这一幕刚好被杜甫看到,当时他被贬不久,正从洛阳赶往华州。

一向疾恶如仇的老杜在感情上受到强烈的震荡,他抽出笔来,愤怒地写下一首《石壕吏》。

诗中的石壕村,位于河南三门峡陕州区的东南。此诗讲述的故事,真实可信,展示出杜甫强烈的同情心,以及乱世中的飘零与无力。

我们再看看《潼关吏》。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此诗开篇便写漫漫潼关道上,无数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对于自己辛苦修起的工事,潼关的守吏很骄傲很自豪,可是杜甫依稀记起往事。

当时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守将哥舒翰本想坚守城池,但大权在握的杨国忠鼓动唐玄宗,命守军全线出战,结果几乎全军战亡。

杜甫的“三吏”“三别”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情感、行动、语言,生动地展示给世人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一方面,杜甫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带给人民的奴役和迫害表示深恶痛绝;另一方面,杜甫又希望王朝尽快平定叛乱。

杜甫身上这种情怀,虽然矛盾,但很珍贵。

作为这个世界上罕有的伟大的人,杜甫一定有颗悲天悯人的心。

著名小说家金庸也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盖世文侠。

杜甫于凌晨3点13分发了一个朋友圈 kobmbh9WkKoe1DOQ3I2IdTtIPX99xzLiPLvTHOYeEGC+8pnFKUQKP6F03fb5vw1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