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对高血压的治疗没那么简单,每种高血压药物都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在此列出几种仅供了解,患者切勿自行服用。
目前,常用的长效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大概分为五大类:
1.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等地平类药物。因为其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一般为老年人首选。其不良反应为1周内常出现面部潮红、头痛、踝部水肿、牙龈增生。急性心力衰竭时慎用。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依那普利等普利类药物。该药能抑制心脏重构(心脏损害、心脏肥大),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具有保护心脏以及肾脏的作用,所以有心脏病、轻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以选用。常见不良反应为干咳,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如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等沙坦类药物。其与普利降压药作用机制相似,不良反应少,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4.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罗洛尔等洛尔类药物。常用于交感神经兴奋性比较强、心率偏快的年轻高血压患者,或伴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运动员和从事重体力活动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周围血管病患者或糖耐量异常者慎用。心率慢、哮喘患者禁用。
5.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此类药物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伴有心力衰竭者,以及食盐摄入量大的高血压患者。常见不良反应是离子紊乱,如低血钾,以及尿酸水平升高。因此长期应用者应定期监测血钾,痛风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