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招摇山

《山海经》里记载的头一座山,据考证在中国南方,叫作招摇山。招摇山有多招摇?据说这里满山都是矿石和宝玉。

山里有一种草叫作祝余,形状像韭菜,开青色的花朵,据说吃了祝余草之后人就不会感到饥饿。

还有一种树形状像构树,树上有黑色的纹理,开的花能发光,可以照亮四周,叫作迷榖(gǔ)。人们把这花带在身上,就不会迷失方向!

来招摇山,既能采矿,发大财,又有祝余管饭,还有迷榖导航!

但是,发了财能不能有命享受,还得看看它放不放你下山……

招摇山上有一种野兽,它不仅能爬行,还能直立行走!

它,口内长有锋利可怕的牙齿!它,脸上长着猪的鼻子!

这种野兽,叫作狌(xīng)狌。它是形似猿猴的兽类,长有一对白耳,既能匍匐前进,也能直立行走。据考证,狌狌可能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猩猩中的一种。

在远古时期,南方的气候像今天的东南亚一样湿热,有很多狌狌在这里生活。

但古人当时完全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概念,认识一种全新的物种,不如就用嘴来认识吧。没过多久人们就发现这种动物能吃!

由此,古人还发明了捉狌狌攻略。

捉狌狌攻略

人们在地上放上草鞋和酒,狌狌看四下无人,走了出来。

狌狌走掉了,没一会儿又回来,但依旧没上当,又走掉了。没一会儿,狌狌又回来了。

再过一会儿……

狌狌就这么被捉住了。

古人谣传,吃了狌狌,就能像狌狌一样健步如飞!

现在,中国已经没有野生猩猩的踪迹,我们自然也无缘得见《山海经》中神奇的狌狌。

《山海经》毕竟是远古传说,保护野生动物,爱护环境,才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山海的责任!

不白吃的山海图鉴

招摇山

原文 南山之首曰鹊 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 ,多金玉。

注释 ①鹊:亦作“䧿”。②桂:桂树。

译文 南方的第一列山系叫作鹊山。鹊山山系的第一座山,名为招摇山。它屹立在西海边上,那里生长着大量的桂树,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和玉石。

祝余

原文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 ,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注释 ①华:亦作“花”。

译文 山中有一种草,样子像韭菜。这种草开着青色的花,名叫祝余。人们吃了它,就不会感到饥饿了。

迷榖

原文 有木焉,其状如榖 而黑理 ,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注释 ①榖:构树。②黑理:黑色的纹理。

译文 山中有一种树,形状如构树,却有着黑色的纹理。这种树散发着光彩,可照耀四方,名为迷榖。人们佩戴着它,就不会迷路。

狌狌

原文 有兽焉,其状如禺 (yù)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 (j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 ,佩之无瘕(jiǎ)疾

注释 ①禺:猿猴。②育沛:水中生长的一种植物。③瘕疾:蛊胀病。

译文 山中有一种野兽,样子像猿猴,长着白色的耳朵,既能匍匐着向前走,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它名为狌狌。吃了狌狌的肉,人可以走得很快。丽 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往西流,最后注入大海。水中盛产一种叫育沛的植物,把它佩戴在身上,人就不会得蛊胀病。

《山海经》图画赏析

狌狌

一种神奇的兽类,外形像长毛猿,长有一对白耳,既能匍匐行走,也能直立行走。狌狌有可能就是现在的猩猩。

明 蒋应镐图本

清 吴任臣图本 8GCn84THj17G0liAsHFqJDAJQQryV7ABIg+uKOi2nm+5i+/IdOgZEod0XGmc4zS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