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工作体系,就在于要让学生生活在体现公民思想和行动的世界之中,这些思想和行动就是学生们快乐和悲伤的主要源头。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只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方面:社会在精心呵护着他,上一辈创造一切条件让他无忧无虑地生活,那么他就会成长为一个只知道消费的人,而很难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人,只有从童年特别是少年时代起,就立志让世界变得一天比一天好,那么公民精神就会在他年轻的心灵里渐渐觉醒。
七岁的小孩子就成为小学生了,我们向孩子们展示着、讲解着、说明着这个世界。“看,这是葡萄园。沉甸甸的果实把枝丫都压弯了。这是一片肥沃的田地,长着绿油油的冬小麦。等到小麦成熟时,孩子们就能看到沉甸甸的麦穗,看到联合收割机手怎么收割小麦,看到集体农庄的院子里怎么堆起麦垛。而距这块肥沃的田地两百多步的地方,你们看,就是一片荒芜的黏土地,那儿连一根杂草都不长。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肥沃的田地中间为什么会出现一片不毛之地呢?
这是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然而几十年以前,这里也曾是一片沃土,也曾长满绿油油的小麦。但由于人们对土地不当地耕作,黑土被雨水冲刷走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机,只剩下黏土了。”
我们认为,教育和教学的统一,就在于孩子们从小就怀着关心与关切之情来看待这个世界,并让“不应该这样子”的思想唤醒他心中最初的公民愿望,唤醒孩子心中对恶劣现象的不满,抵制无所事事、不负责任和挥霍浪费,促使孩子们撸起袖子做实事。
如果孩子们因为“那会不会所有的土地都会这样变成荒地”这个想法而感到震惊,我们并不会担心。恰恰相反,我们争取在孩子们的心中树立这样一种想法:如果不精耕细作,所有的田地都有可能变成荒地。自然资源如今已经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他们很难真正理解这个观念。等到学生进入少年,初入青年时期,他们才能渐渐形成这个观念。而在当前的儿童时期,就让他们感到震惊,感到不安吧:看,肥沃的田地变成了荒地,这会给人们带来痛苦的,不应该这样子!
我们竭力让孩子们怀着关心与关切之情来看待这个世界。甚至,让他在睡觉前,躺在床上的时候,还心疼又心痛地想着:肥沃的田地变成了荒地!我们不用担心,这种忧思焦虑会让童年变得抑郁,我们主要应该看到,究竟是什么引起了这些痛苦的思考、不安、关切和焦虑。我们应当将孩子们的思想觉悟提升到一个具备初步的公民意识的层次:孩子的内心感到焦虑是因为关心社会利益,而不是因为个人利益,把社会关心的事情当成个人关心的事情。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让孩子从孩提时代就能意识到,如果他一无所成的话,家乡就会变得贫穷,要让孩子因为这个想法而不能安然入睡。我们没有第二条路径能深入孩子的心灵了:只能激发孩子产生出公民的忧虑和公民的情感,把孩子带到他们心灵所能理解的世界。
紧挨着荒地,我们种了一些花。一边是盛开的花朵,一边是荒芜的土地,我们让孩子们同时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景,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以关心关切的心情开始观察世界,为了让这些小小公民们产生想参加劳动的意愿。
孩子们想参加劳动的意愿,其实是一种非常复杂、微妙而又细腻的情感。只有当孩子们的心中已经牢固地树立了“不应该这样子”的想法时,他才会产生想参加劳动的意愿。只有孩子们希望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公民教育才会变得崇高有意义。不应该再有荒地,要让这发黄的黏土地,变成生机盎然、蓬勃美丽的花田。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焦虑、不安和痛苦的种种情感,那么他就不可能产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念头。孩子只有依靠自己的劳动感受和体验到快乐时,他才能理解和认识到什么是快乐。这是教育工作中一条极其重要的规律。如果一个人用理智和双手来认识和开发世界时,他没有体验到焦虑、不安和担心等种种情感,那么他就根本无法体会到公民的自豪感和劳动的乐趣。
孩子们在花田旁边的荒地里开始了长年的劳动。这种劳动教育的意义正在于,它是长年进行的,并且是从孩子们童年时期就开始的,这时的他们刚刚开始认识世界,“应该这样子”和“不应该这样子”的观念就能随着第一批真理进入孩子们的意识之中。这一个想法让孩子们心神不宁:应该有花田,不应该让土地荒芜。要让荒芜的土地恢复生机,这个想法会激发出孩子们的兴趣和志向。孩子们长年劳动的意义还包括耕耘出肥沃的土地。每个班有30名学生,每个学生负责10平方米的荒地,300平方米就是3%公顷。可能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这件事不过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件事的意义首先在于,它将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出现我们所谓的精神生活。如果一个人不能把某项艰巨的事业作为自己生活的核心,那么他就不可能将自己的心灵和艰巨的事业联系在一起。
为了全社会的福祉而从事的劳动,应当进入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中,这是在童年时期、少年时期和青年初期进行的公民教育的实质所在。将荒地变成沃土的劳动,其教育意义就在于劳动变成了孩子们喜爱的事情,因为世界因此变得更美好。如果一件并不容易的、甚至是困难的事情,变成了乐意去做的,那么这就意味着,他将自己的心灵与劳动联系在了一起。
变荒地为良田真的是史诗般的劳动。孩子们把淤泥、沙土和沤过的有机肥料运送到荒地里,使用的是水桶、铁锹、篮子、耙子和锄头,这些最简单最传统的农具,正是通过这些工具,孩子们开始了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他们不仅是用双手,更是用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去耕耘土地。成功时,他们会激动欢喜,失败时,他们会伤心不已。既会有高兴快乐的日子,也会有流泪悲伤的时刻。在改良土地的第一个春天里,慢慢开始恢复生机的土地里长出了苍白羸弱的花苗,由于土壤肥力不够,花苗还没来得及开花便枯萎了。但是,如果孩子们的心中有“不应该这样子”的坚定决心,那么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便生长出了这种羸弱但随着时间推移日渐强壮的“枝叶”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信念。形象一点来说,只有在这种“枝叶”上才能绽放出热爱劳动的花朵来。这一点对于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如果对实现计划、达到目标以及对自己的耐力和毅力,都缺乏信念,那么就无从谈起让劳动成为他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更不要说使他终其一生都能将身心扑在劳动上。没有信念,就无法学会珍惜。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珍惜土地、热爱土地,就应该让他们从小接受劳动锻炼,在劳动中树立坚定的信念“应该是这样子”,并为此深受鼓舞。
每一年,劳动收获的成果都越来越丰硕。五六年之后,3%公顷的荒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当花朵像彩虹一样绽放在原本荒芜一片的土地上时,这个春天变成了孩子们真正的节日。开满花朵的田野——孩子们的梦想实现了,这是他们作为劳动者收获的第一次快乐。一年后,在曾经盛开花朵的田野上,麦子又成熟了。
花田,其实是一种独特的象征。形象一点说,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种植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花田来。如果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公民,看到他自己劳作的田地里结出麦穗来,那么,这块土地于他而言,就是大自然中无可比拟的珍贵财富,因为这份财富如果丧失了是不可弥补的。我们认为,让学生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就获得这样一份巨大的道德财富,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如果错过这个时机,无论如何都无法弥补了。事情的关键不在于一个班级花了几年时间开垦出3%公顷的良田,而在于创造出的财富,让一个人能够从小就以共产主义的态度和观点来看待人民的财产、劳动以及人的尊严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小孩子们在这3%公顷的土地上劳动,体验着挥汗如雨、筋疲力尽的感觉,手上也渐渐磨出了老茧,这样才能领会到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这块小小的土地在培育着人。儿童们对于自己最初踏上的这片土地感到亲近,因为他们将自己的一部分心血倾注其中了,这片土地上凝结着他们的担心、忧虑和激动。正是因为他们自己付出的劳动,他们看到了世界变成了本来应该的样子。我深深地相信,这是克服依赖他人、克服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您希望,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培养下,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忧国忧民、勤奋节俭的公民,每一个学生都能将社会利益放在自己最关心的位置,那么您就让他从童年和少年时期开始,就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应该有的事物”。少年时期——应该是对社会服务做出初步总结的年龄段,这个年龄的孩子应当已经可以自豪地回首过往,并对自己的亲手创造而感到自豪。如果在这个年龄段才刚刚开始认识为社会劳动的实质,那么等长到17岁的时候,就会成为一个幼稚的人,一个意志力不坚定、道德品质不端的人。我国有部分青年人就是懒散怠惰,玩忽职守,对自己的社会职责满不在乎。之所以出现这些不良品质,就是因为在他们童年和少年时期,没有用心关注,没有经历艰苦和波折的训练。对心仪事业的热爱,应该从童年时期就开始打好基础。
在青少年开展的活动中要体现这样一些道德思想:公民高尚的道德情操、百折不挠和决不妥协的精神。如果缺失了这些,我们无法想象青少年教育会成什么样子。劳动的教育意义,首先就在于劳动使人感到辛苦,而这种辛苦是为明日一个崇高的公民目标而承受的。教育工作有一条真理,就是要让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葆有成为一名斗士的愿望。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会产生部分青年人道德品质不端、不思进取、一味沉溺于庸俗趣味的社会现象。青年人应当被斗争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浪漫主义情怀所鼓舞。我们要竭尽全力,用英勇无畏的高尚精神来陶冶年轻人,让他们在青春岁月里坚决摒弃挥霍浪费、漠不关心等不良嗜好。
教育和劳动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人为了进行劳动而获取知识,因而知识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居于决定性地位的是道德层面的联系。在一个人积极活动的所有领域中,他都应该是一名劳动者。一个人只有在劳动关系中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公民时,他才可能在学习中也成为一名真正的劳动者。
教师集体形成合力,成为一支统一的教育力量,这是学校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所在,也是体现各种教育过程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