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再怨恨意味着可以去爱了

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一石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

(《华严经·修慈分》)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如果心里有很多怨恨又四处结怨,那么所有的佛菩萨都会看见我。他们应当这样想:为什么这个人又想证菩提(成佛),又有那么多怨恨?这是个大傻瓜,因为他的怨恨,他就身陷苦中不能解脱,又怎么能去救一切众生?

弘一法师手录本段经文,其义为“无恨”,与上两段经文有紧密关联:第一段讲“忏悔”,这是根本;第二段讲“欢喜”,这是根基;本处讲“无恨”,这是根据。三段话一一递生,非常重要。

“忏悔”之为根本,是人性复善。

“欢喜”之为根基,是佛性确立。

“无恨”之为根据,最难得,是“考核过关”。

上天总是照我们心里所信的审判我们,善人上天堂,恶人下地狱,毫发不爽。一个人无怨无恨,那么说明他真的有善了,敬天了,在去往天堂的门口他考核过关,可以发门票了。(《圣经》)上耶稣基督告诉他的门徒:如果你在祷告时想到与人不和,那么赶紧去与人和好,上天看着你这样是好的。

“恨”,表面上是恨人,其实是恨自己能力不够,运气不好。有了“限”,人就会自暴自弃。《长恨歌》的最后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想想看,这恨原是自家种下的,与天地没有丝毫关系。前几年我妹妹在大学里做论文,向我问起杨贵妃与唐明皇之事。当时我未回答圆满,今日可以试言之了:唐明皇纳杨贵妃,是公公娶儿媳,乱伦之事,罪孽深重,他们日后的一切苦厄皆由此来,并不怨安禄山也并不怨杨国忠,是他们自己有罪。唐明皇赐死杨贵妃,想自己终结这段孽缘,但他再次犯了大罪:他不应再杀人。你看,大唐帝国的崩溃源自大唐帝王的罪恶,他还有什么可恨的呢?

又比如作《别赋》的江淹,谱《黛玉吟》的当今恨红公子,他们的恨也毫无由来。倒是我们的李后主说的好“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人生免不了有恨,这是人人尽知的,但从这个认识点上不同的人分家了:有索性恨到底的,有索性不再恨任何人的,不一而足。鲁迅属前者,他临死还说:“一个都不原谅。”他不原谅别人同时别人又岂能原谅他?我常读鲁迅的书,随手一翻,被他伤害过的人比比皆是,如杨树达、高长虹、沈从文。在这些被鲁迅伤害过的人中,杨树达一案已被鲁迅自己更正致歉,沈从文一案让沈从文耿耿半世,高长虹最惨,一直生活在“叛师”的阴影中走不出来。善良如鲁迅者也会因恨害人,你说这个“恨”字可不可怕?要是较起真儿来,世上谁又有恨人的资格?谁又不被人恨?

弘一曾给鲁迅一些字,鲁迅很喜欢,但他似乎并没有领悟其中的意思。

弘一为人朴素,面带微笑,是个心中无恨之人。津门大侠霍元甲有个朋友李刚(陈真原型),一直与霍元甲较劲,原因是霍元甲的父亲与李刚的父亲结下了仇。父辈的往事纠缠了两个人好些年,李刚一直要报仇。霍元甲一直感化他,原谅他,李刚还是要报仇。直到霍元甲为国殉难,李刚终于认识到霍元甲是个真正的英雄,反而为霍元甲报了仇。这是一个因恨生爱的故事。代价太大了。我们不愿意看到以死为代价才能化解宿仇,然而除了血,还有什么能洗去那罪?

有的,那就是爱。

你不再怨恨,那么爱就开始了。爱可以化解一切。诸位是否听说过“有人打你的左脸,你把你的右脸也让他打”这话?你是笑他迂、笑他傻、笑他无能,还是感到了这“反常行为”背后的一颗爱心?

是的,很多事情很反常。如果你的对手某一天忽然对你示好,当然要留意,但如果他确实向你真心示好,说不定是和解的机遇。总之,这世界很反常,你自己要正常,并且要主动些。爱就要先爱,这样对得起一颗渴望被爱的心。

《华严经》上说:“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自己都不能解脱的人,怎能解脱他人?庖丁解牛之先,已对自己的灵魂有深入解剖。当你自身解脱了,那么无论见何人、做何事,都能人解脱之境,非常神奇,种种因缘都到眼前,种种发心都到心中,种种意念汇集,就有奇迹发生。

有一次,弘一读《华严经》,心中大彻大悟,他信步走到西湖边,他的学生丰子恺正摆好相机要照一张西湖美景,弘一不知不觉走入他的镜头中,丰子恺自然就把他照下来。弘一继续前行,他的另一个学生刘质平正在湖边推敲谱曲,被一个音乐上的问题卡住了,弘一刚好走到他面前,他的曲子就作完了。弘一再往前行,迎头碰上前来与他相会的弘伞法师,而法师身旁作伴的夏丐尊,二人凑在一处结伴同行。弘一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种种因缘,聚于今日,岂非善念所生?”

无怨无悔,平平淡淡,自然有一番境界。 3ELQf0Sf6171GVzb2xF/yi6Ap4rIN8e2ULldXl+mvtQUr41lk0UKdKBQmp7Xoi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