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诺曼人威廉一世

英勇的哈罗德倒下了,威廉公爵在他战死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修道院,取名巴特尔,以此纪念自己的胜利。这座建筑巍峨雄伟,尽管现在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埋在草丛藤蔓中的断瓦残垣,但它却曾屹立多年,见证了无数变化和战争。其实,当时威廉公爵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尽快全面收复英格兰。不只是威廉公爵,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不是能轻易做到的。

他兵锋所指,一片狼藉,许多城镇被他们攻陷。一路上他们无恶不作,多少人死在他们手里,多少良田付之一炬,根本无法统计。无奈之下,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蒂甘德带着修道士和一些平民代表表示归顺公爵。而另外一些人则想扶持“刚勇王”埃德蒙的孙子埃德加成为国王,计划最终胎死腹中。埃德加有一个漂亮的妹妹,当时是苏格兰王后,所以他逃往苏格兰。历史上他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至于他后来过得怎么样,就没人在意了。

圣诞节来了,就在这一天,威斯敏斯特教堂里举行了加冕仪式,威廉正式成为英格兰的国王,也就是威廉一世,但人们更爱称呼他“征服者”威廉。加冕仪式很是怪异,担任仪式司仪的是两位主教,一位用法语询问现场的诺曼人,是不是同意让威廉公爵成为他们的国王,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相同的询问由另一位主教用英语向英格兰人提出,英格兰人用洪亮的声音回答“是”。戏剧化的是,正在门外的一个诺曼骑士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以为英格兰人准备反抗,因此马上一把火将周围的房子全点燃了。毋庸置疑,这在城里制造了非常恐怖的气氛。人们纷纷逃窜,现场乱得一团糟,教堂里主持仪式的主教们早已吓得抱在了一起,国王也被人遗忘了。一场戏剧性的加冕仪式匆匆结束了。威廉将王冠戴在头上时,发誓将竭尽全力把英格兰治理得更好,绝不会比英格兰历史上最优秀的国王差。然而我们都知道,艾尔弗雷德国王如此伟大,威廉终其一生都不能望其项背。

不计其数的英格兰权贵死在了腥风血雨中,留下了丰厚的财产,再加上那些反抗者的财产,都被威廉收归国家。他把这些财产发给拥护他的诺曼贵族和士兵。英格兰现在的很多名门望族就是这样发迹的,这也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历史。

想要守住暴力夺来的财产就只能依靠暴力。为了守住他们刚获得的财富,他们只能在英格兰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筑坚固的城堡。威廉国王把诺曼的语言和传统也渐渐带进了英格兰,尽管他做出了不少努力,仍然无法给这个国家带来和平。在接下来的漫长的时间里,英格兰人的伤痛依旧无法得到平复,他们想要报仇雪恨的决心从不曾改变。奥多和威廉国王有着同一个母亲,威廉国王渡过海洋回到诺曼底查看他的领地,就让奥多代替他管理这个国家。英格兰人对这位摄政王的残暴统治深恶痛绝。肯特郡人为了抢回多佛尔,将他们的旧仇人布洛涅伯爵尤斯塔斯——那个带领随从将英勇的多佛尔壮士杀死在壁炉边的爱德华国王的妹夫——也请来了。“野蛮人”埃德里克带领着赫里福德的人们,在威尔士人的帮助下,把诺曼人赶出了他们的土地。此外,还有一些一无所有的人聚在英格兰北部或苏格兰,有些躲藏在森林或沼泽地里。无论在哪儿,只要见到诺曼人或投降的英格兰人,他们就会愤而杀之,毫不留情。不但如此,他们还在秘密策划一场血腥的屠杀来消灭诺曼人——就如同历史上英格兰人曾对斯堪的纳维亚人做过的一样。总之,英格兰人群情激愤,让诺曼人血债血偿的激情迅速蔓延开来。

为了避免前功尽弃,威廉赶紧回到英格兰。他尝试用温柔的政策抚平伦敦人的情绪,但很快便没了耐性。于是他迅速出动军队,用残暴的手段对起义的人民展开血腥的镇压。牛津、沃里克、莱斯特、诺丁汉、德比、林肯和约克全都没能逃过他的铁蹄。攻占城池后,他毫不手软地把屠刀挥向了城中手无寸铁的百姓,男女老幼无一幸免。他用火和剑在这些城市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极度恐怖的惨剧。大火烧毁了田野村落,散发的浓烟弥漫天际,随处可见的尸体流出的鲜血染红了所有的江河。这就是贪婪和战争造成的严重结果。尽管威廉本身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但他征服英格兰的初衷一定不是为了这样的结果。他用武力来征服这个国家,想把统治维持下去只能再次用武力镇压人民的反抗,以暴制暴的结果就是英格兰的土地上出现了数不清的坟墓。

此时,哈罗德的两个儿子——埃德蒙和戈德温,漂洋过海从爱尔兰带着战舰回到英格兰,想对诺曼人展开攻击,却无奈败北。与此同时,约克遭到了一些躲藏在树林里的被放逐的流民的袭击。当地的官员只得求助于威廉国王。国王马上派遣一位将军带着一支强大的队伍进攻达勒姆。达勒姆的主教和将领去城外见将军并向他示警,提醒他一定要小心,不要随便进入城中,否则很容易被伏击。而将军早已被胜利冲昏了头,根本不在意主教的提醒,带着队伍趾高气扬地进驻达勒姆。当天晚上,达勒姆周边能望见的山上全都狼烟四起,集合起来的英格兰人等天刚放亮,就打破城门冲了进去,所有能看到的诺曼人都被他们杀死了。接着他们向斯堪的纳维亚人寻求帮助,斯堪的纳维亚人马上派出两百四十艘舰船。被放逐的一些权贵也成为他们的成员。约克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很快被夺下了。诺曼人全部被赶出了这座城市。无奈之下,国王只得收买斯堪的纳维亚人,请他们回去,然后对没了外援的英格兰人展开血腥的镇压。此次行动的血腥程度令人发指,相对于这次,此前的刀光剑影、焦土尘烟都不值一提。就算一百年以后,在冬季,人们坐在温暖的壁炉旁边,哼唱着忧伤的歌曲,讲述着伤心的故事,依然会心有余悸地说:经过诺曼人的残酷镇压,从亨伯河到泰恩河,在英格兰的土地上,每个村庄都成为无人之境,只剩下断壁残垣,赤地千里,到处尸横遍野,不只人,连动物都难逃一死。

那时,一些被放逐的人在剑桥郡的沼泽里秘密地建立了一个“难民营”。那是一片低洼积水、植被丰富的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保护了流离失所者,茂密的草丛、成片的芦苇是他们最好的藏身之处,而湿地上空的雾气更是天然的屏障,成功地阻挡了诺曼人的脚步。他们中有一个人名叫赫里沃德,当诺曼人侵略英格兰时,他刚好去了佛兰德——他的爸爸恰巧在此时过世了,原本应该由他继承的遗产被诺曼人理所当然地占有了。赫里沃德在佛兰德听逃到那里的英格兰人讲述这件事情,顿时怒气冲天,下决心一定要报复诺曼人,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因此,他成为难民营中的一员,并成为他们的领导者。他是一位英勇的斗士,包括威廉国王在内的诺曼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会使用法术的巫师。国王为了打败这个巫师,不但在沼泽地硬开辟出一条长达3英里的道路,还找来一个据她自己说是魔法师的老女人,希望可以用魔法对付他。老女人被装进一座木制的塔里,推到了进攻队伍的最前端,可没想到赫里沃德一把火将人和塔烧得干干净净。战争封闭了这一片地区,也阻断了食物的供给渠道。食物的紧缺让当地习惯了舒服自在的生活的伊利修道院的教徒们无法忍受。他们向威廉国王告密,并带他通过一条密道对难民营的营地进行了偷袭。赫里沃德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里被击败了。在一些流传至今的传说中,这位英雄杀死了十几个敌人后光荣就义。事实是否如此,无人知晓,或许他只是兵败后静静地死去了。不管怎样,他的死亡意味着难民营的终结。不久,威廉国王征服了苏格兰和英格兰,仅剩的一些反对他的英格兰人也被消灭殆尽。现在他的周围再没有反对者,只剩下跟随他的诺曼贵族。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因为他们接收了太多原属于英格兰权贵的财富。国王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让全国所有的人都如实填写自己拥有的土地和财产,并记录在案,形成文件。这就是现代史书记载的《末日书》。不仅如此,他还颁布了宵禁制度,规定当特殊的钟声在每晚固定的时间敲响时,每家每户都必须按规定吹熄所有的火源,包括蜡烛和炉火。诺曼的服装和礼仪都被国王带到了英格兰,他确定了诺曼人在英格兰的主人地位,而所有的英格兰人都成为诺曼人的仆役。身为英格兰人的主教的职位也被撤销了,这些职位全部由诺曼人担任。通过这一切不难看出,威廉国王完全掌控了英格兰。

然而,就算身边都是自己人,不再有反对者,威廉也过得不太好。诺曼人的贪婪之心从来没有满足过,无论国王给予多少,他们都不会停止掠夺英格兰的财富,只会变本加厉,就连在教会任职的人也是如此。根据我们的了解,只有一个名叫吉贝尔的诺曼人对国王说,他到英格兰来不是为了将别人的财富据为己有,而是作为上帝的仆人来感化世人,完成上帝交付的使命。我们应该牢牢地记住这个人,因为他的诚实和对上帝的信仰值得我们尊重。

威廉的苦恼还不止于此,当时他活下来的儿子只有三个:因腿短而得名的“短袜”罗贝尔,因头发的颜色而得名的“红发”威廉,以及因喜欢学习而得名的“好学者”亨利。他们天天争吵不休,让国王没有片刻安宁。在罗贝尔还是个小孩子时,他的母亲玛蒂尔德就帮他取得了诺曼底名义上的统治权。他长大后就向国王提出要真正地统治诺曼底,却遭到了拒决。愤怒和不平让罗贝尔充满了怨恨。某天,他的兄弟们和他开玩笑,在阳台上向他泼水,他很生气,提着剑迅速跑上楼想杀死他们,好在威廉国王阻止了他。当天晚上,罗贝尔和他的一部分随从走出了父亲的宫殿,想占领鲁昂的城堡,但失败了。后来他躲到诺曼底的另外一座城里不肯出来,国王只好将这座城团团围住。后来的一天,罗贝尔遇到了威廉国王,但他并没有认出自己的父亲,当他将国王打下马并准备杀死他时才看清楚,于是赶紧放下武器向父亲屈膝表示顺从。在王后和大臣们的劝解下,两人总算达成了和解。然而罗贝尔并不甘心,很快他就出国了,在各个国家来回走动,到处诉说他父亲的不公。他本是一个放浪形骸的浪荡公子,每日喜欢寻欢作乐,为了让一些乐手和舞伶开心甚至挥金如土。他的母亲溺爱他,即使国王强力反对,母亲仍然叫下属桑松偷偷给他送钱。国王怒不可遏,一定要把桑松的两只眼睛挖出来作为责罚。走投无路的桑松为了保住性命只能求助于教会,成为一名修道士,从此不问世事,潜心修行,这才逃脱了惩罚。

和你知道的一样,“征服者”威廉为了保住抢来的胜利果实,从那场凌乱的加冕仪式后,就开始了对英格兰人民的无情镇压,真是处心积虑,不择手段,丧心病狂,赶尽杀绝。他在位期间一直为彻底征服英格兰而努力,他是一个执着且心狠的人,最后终于得偿所愿。

他喜欢财富和美食,最大的爱好是狩猎。他对狩猎情有独钟,甚至到了几近疯狂的地步。六十八处专属国王的森林都无法让他满意,为了制造能够让鹿生活的树林以便狩猎,他不惜将汉普郡的一大片村庄和城镇夷为平地,在那里建造第二座皇家猎场。因此,人们给这里取名“新森林”。不计其数的人无奈地看着自己的房子被无情地推倒,而自己一家老小只能在野外风餐露宿,因此他们更加憎恨威廉国王。残酷无情的国王给英格兰人造成的伤痛还不够多吗?威廉在位一共二十一年,最后一年他回到了鲁昂。当他返回时,英格兰早已天怒人怨,甚至连他最钟爱的猎场里的所有树木上的每一片树叶都散发着对他的恨意。他年少的儿子里夏尔就死在新森林里——一头牡鹿将他顶死了。人们认为这是对威廉的报应,他和他的家人迟早要为这片被他强制开辟的树林付出代价。

另外,“征服者”威廉与法兰西的国王因为一些领土的归属问题争执不下,两人在鲁昂不断进行协商。在此期间,威廉因为过于肥胖,被医生要求常常躺在床上,而且还得吃药。法兰西国王经常以此嘲笑他。为此,性烈如火的威廉怒发冲冠,决定要报复。他召集了部队,声势浩大地开进了那些归属权有待商榷的领土。他烧毁了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农作物——这种事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不但如此,他还把芒特拉若利付之一炬。但这次他不再有好运。他骑着马耀武扬威地走过被烧焦的城市,大火过后的废墟里仍有一些尚未燃尽的灰烬,他的马刚好踩了上去,受了惊吓的马上下跳跃,威廉因此狠狠地撞上了马鞍前面尖锐的地方,身受重伤。在鲁昂旁边的修道院里,他足足躺了四十多天,命若悬丝。他留下了遗言,“红发”威廉可以得到英格兰,罗贝尔将拥有诺曼底,亨利作为小儿子只可以得到五千英镑。到了临终之际,威廉才意识到自己对英格兰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心生悔意,因此,英格兰的许多教堂和修道院都得到了他分配的钱币。不但如此,他还让一些政治犯重获自由——他们中有些人被关押了二十年之久。这无疑是最好的救赎方式,远比捐助教堂更有意义。

9月的一个早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阵阵钟声传来,国王缓缓醒来,他没精打采地问道:“这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钟声?”仆人们回答是从圣玛丽教堂传来的。“那是圣母来引领我了,我愿意把我的灵魂交给她。”他说完就去世了。

他给自己起的名号是“征服者”,临终的时候却出现讽刺的一幕。威廉刚刚断气,身边的权贵、修道士和医护人员就都赶紧走了——回去看守自己的财富,因为害怕王子们争夺王位发生战斗而影响到他们。王宫里的守卫也在四处收敛抢夺财宝,而国王的遗体在这样混乱不堪的情形下被从床上掀翻在地,在冰冷的地上躺了几个小时无人问津。现代被许多贵族歌功颂德的征服者,当时却被这些贵族无情地抛到一边。如果那时他的灵魂还未消失,他就明白了,除了英格兰,他最应该征服的是人的真心!

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有一些修道士极不情愿地慢慢地回来,带来了祈祷的文书和照明的火烛。没有人愿意将国王的遗体送到卡昂,这是一份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最后只有一个名叫埃略昂的骑士愿意接受任务。国王的遗体安葬在圣斯蒂芬教堂,那是他自己建造的。让人意外的是,人们把国王的尸体放进教堂里时,忽然燃起了一场大火——要知道火一直是威廉最常用也最喜爱的。正在参加葬礼的人连忙赶去救火,所有人都出去了,国王第二次被抛弃在一边无人理会。

国王的葬礼同样一波三折。国王的遗体上盖着国王专属的皇袍,在众人的注目下,正要放进位于祭坛边的墓室,一个声音忽然从人群中传出来:“这是我的土地,我的父亲在这里建造了房屋,但这位国王却将属于我的地和房子夺走了,只为了在这里建造他的教堂。我向上帝起誓,我不允许他在我的土地上下葬!”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所有人都清楚,也明白这个人从来没有得到过国王的公平对待。因此,参加葬礼的主教和修道士们拿出六十先令给这个人,他才善罢甘休。就算如此,也没能买到顺利。他们修的墓室太小,只能把尸体硬往里边放,不小心就把尸体破坏了。尸臭马上散发开来,所有人都被熏得逃出房子,可怜的威廉第三次被人抛弃。

国王的三个儿子连父亲的葬礼都没有出席。他们去哪了,又干了什么呢?罗贝尔不知是在法兰西还是在德意志,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亨利拿着他的钱远走高飞;“红发”威廉则十万火急地奔赴英格兰,冲向他的王位和国王的金库。 rEpG+8yqEyoSE4ppixdNWrlyZjq6vTJgkuNN6TE2B5YBeUkeOzOwIO8UgKexyI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