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野兔腿”哈罗德、哈德克努特与“忏悔者”爱德华

卡努特大帝有三个儿子,斯韦恩、哈罗德与哈德克努特。其中哈德克努特是卡努特和诺曼底的埃玛王后的儿子。他想把领土划成三份,让哈罗德成为英格兰国王。但是这个决策遭到了盘踞在英格兰南部的撒克逊人的否决。戈德温伯爵是他们的领导。据说戈德温伯爵是穷苦人家出身,现在却是家财万贯、手握重权的贵族。他们支持哈德克努特或两位被驱逐到诺曼底的王子中的一个。局势危在旦夕,战争似乎一触即发,很多人抛家舍业,逃进了深山老林。好在转机出现了,一场会议在牛津召开,这场会议最后决定把英格兰划分为两部分,以泰晤士河为界,北边以伦敦作为首都,归哈罗德统治,南边则属于哈德克努特。一场危机就此解决了。然而,哈德克努特无心从政,只爱在丹麦吃喝玩乐,南方的统治权实际掌控在他的母亲和戈德温伯爵手中。

局势尚未稳定,逃进深山的人们还没走进家门,被驱逐到诺曼底的大王子爱德华和他屈指可数的拥护者就从诺曼底回来了——来争夺王位。但让他意外的是,反对最为强烈的竟然是他的母亲埃玛。她心中只有最小的儿子哈德克努特。在她的强烈抵抗之下,爱德华白跑了一趟,为了保全自己只能返回诺曼底。而他的兄弟艾尔弗雷德可没有他那么好运。爱德华回到诺曼底后,兄弟俩收到了母亲埃玛的一封信,信的内容饱含母爱和温情,艾尔弗雷德动心了,带着部队回到英格兰。他从肯特郡刚一上岸,就见到了前来接他的戈德温伯爵,于是和他一起来到萨里郡的吉尔福德镇。晚上,艾尔弗雷德和他的军队准备驻扎下来休息,伯爵已为他们找好了住所,他把士兵们分别安置在几栋房子里,并准备了美味的饭菜,让他们能好好地休息。于是,累了一天的士兵们酒足饭饱后很快就在温暖的床上进入了梦乡,丝毫没有戒备。深夜,英格兰国王的队伍忽然出现在镇上,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艾尔弗雷德的军队全部控制了。次日清晨,这六百个被捕的士兵被带到一起,站成一排,十个人中选出一个当作奴隶卖掉,其余的人则受尽严刑拷打,最后还是没能逃出生天。可悲的艾尔弗雷德王子被除去衣物,赤裸着绑在马的后面,任由马拖着他一路走到伊利岛。到了那里,他们挖掉了他的双眼。王子在痛苦中挣扎了几天终于死去了。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可以肯定这是戈德温伯爵的阴谋。

大多数的牧师都是撒克逊人,他们对斯堪的纳维亚人并没有好感,因此坎特伯雷大主教一直不愿为哈罗德举行加冕仪式。虽然没有得到教会的承认,也没有正式的仪式,哈罗德还是成为英格兰真正的国王,一直到去世。他一共在位四年。哈罗德平生只喜欢打猎,由于他在打猎时奔跑得很快,人们就给他取名“野兔腿”。

哈罗德死时,哈德克努特和埃玛都在佛兰德的布鲁日。艾尔弗雷德悲惨地死去后,埃玛就坐船过去和哈德克努特生活在一起,商量着统一英格兰。为了防止再次爆发战争,没有了统领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和撒克逊人共同签名请哈德克努特成为他们的国王——这正是哈德克努特想要的。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做错了。哈德克努特并不是独自回来的,他还带回来不少斯堪的纳维亚人。这些人都是吸血鬼,为了让他们的贪心能够得到满足,哈德克努特只能不断地向百姓征收赋税,而且一次比一次重。人们不堪重负,纷纷起义,特别是在伍斯特,人们不但不听国王的号令,还将国王派来的税收官杀死了。哈德克努特因此下令烧毁了整座城市。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残暴的国王。他当上国王后下达的第一项指令便是挖出哈罗德的遗体,砍下他的头颅,并把头颅和尸体一起丢进河里。而他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多幸运。傲慢的斯堪的纳维亚人托威德是哈德克努特国王的护旗手,国王参加了托威德在兰贝斯举行的婚礼,酒宴中,国王喝得酩酊大醉,手里拿着酒杯,径直倒向了地面,再也没能站起来。

后来被教士们封为“忏悔者”的爱德华接替哈德克努特成为英格兰国王。他就是被迫流亡诺曼底的两位王子中的一位,他可怜的弟弟早已被害。他上位后发布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把从未疼爱过他的母亲埃玛强行送到偏僻的乡下。埃玛不得不照做,到死也没有再回来过。哈德克努特只当了两年国王,其间他从诺曼底把哥哥爱德华接回了英格兰,并让他住在宫廷里,给予了很好的照顾。哈德克努特死后,爱德华便得到戈德温伯爵的支持,很快成了新国王。自从戈德温伯爵阴谋害死艾尔弗雷德王子后,人们就不再相信他,哈德克努特国王还因为此事抓捕并审问过他,但后来还是宣布他没有罪并释放了他。听说他为了脱罪送给贪婪的国王一份厚礼:一艘镀满黄金的船,船头用黄金雕刻的人像作装饰,还有八十个全副武装的水手。哈德克努特死后,戈德温伯爵需要新上任的国王为他消除民众的怀疑,化解民众对他的仇视,而新国王需要戈德温伯爵的财力和兵力做支持。这是一个双赢的交易,他们很快就达成了这样的约定:伯爵支持爱德华成为国王,国王则分给他更多的领地和权力。协议中还有一条,就是国王必须迎娶伯爵的女儿伊迪丝,并让她成为王后。

尽管伊迪丝是一位值得敬重的好女人,她拥有女人的所有美德——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秀外慧中,却没有得到国王的青睐。可能是被强迫的缘故,国王对她异常冷落。对此,她的父亲和六个哥哥非常不满,于是他们竭尽所能地在百姓中诽谤国王,让他的信誉逐渐降低。爱德华从小在诺曼底长大,早已习惯了诺曼人的生活方式,他的大主教和主教很多都是诺曼人,他的心腹和机要大臣全部都是诺曼人。不仅如此,他还把诺曼人的服饰和语言带到英格兰。之前的撒克逊国王在重要文件上签名时都是画一个十字,就像现代很多目不识丁的人常做的一样。爱德华签名时会用火漆印,就像诺曼底公爵所做的那样。戈德温和他的儿子们故意曲解他的所有行为并加以污蔑,使人们相信爱德华并不喜欢英格兰人。渐渐地,国王的势力被一天天削弱,而戈德温家族却日渐壮大。

爱德华在位的第八年,戈德温得到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布洛涅伯爵尤斯塔斯是国王的妹夫,他到英格兰来看望爱德华,在王宫里住了一些时间后,他带上随从打算回家。他们想从多佛尔出发,便大摇大摆地来到了这里。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装备精良,因此霸占了镇上最好的房子,不但白吃白喝,而且盛气凌人。多佛尔本是个平静安逸的小镇,布洛涅伯爵一伙人的嚣张终于激起了反抗。一位有血性的多佛尔人不愿让专横暴戾的外国人全副武装地在他家里闲逛,更不愿他们在家里肆意挥霍他的食物,便守在门口,拒绝了想进他家的士兵。恼羞成怒的士兵拔出剑来砍伤了他,他便愤怒地杀死了这个士兵。很快,这个举动就在多佛尔的街头巷尾传扬开来,布洛涅伯爵等人也知道了。他们立刻骑上马,迅速来到那个多佛尔人的家,将它团团围住。他们强行撬开早已锁死的房门,在壁炉边杀死了那个多佛尔人。接着,还未泄愤的他们又来到街头,见人就砍,逢人就杀,就连妇女儿童都难逃其毒手。然而,多佛尔人绝不会让他们为所欲为,怒不可遏的百姓奋起反抗,杀死了十九个诺曼人,还打伤了无数个,并且切断了去往港口的道路,不让伯爵出发。尤斯塔斯不得不拼命逃回格洛斯特。他飞奔回来,见到了爱德华,爱德华正和一群诺曼人在一起,伯爵高声喊叫:“国王啊,为我主持公道啊,多佛尔人杀死了我的部下。你必须派人教训他们。”国王马上去找戈德温伯爵。多佛尔正是戈德温伯爵管理的区域,因此国王下令让他统兵前往并对当地的居民予以严惩。

然而戈德温伯爵这样说道:“那里的人民都是您曾起誓要保护的人,现在连听证会都没有召开就要随便处罚他们,您作为国王不应该下这样的命令。我拒绝接受。”

于是,国王下令让戈德温伯爵到法庭上为多佛尔的反抗做出解释,如果他违抗命令,就收回他的官职,没收他的财产。但伯爵并没有出席,不但如此,他还和他的大儿子哈罗德、小儿子斯韦恩不遗余力地组织起大批兵力,主张尤斯塔斯伯爵和他的随从必须遵守英格兰的法律,要求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但国王不肯交出他的妹夫,也组织了一支强大的队伍。经过了数次商讨和切磋,戈德温伯爵一家的队伍开始分化瓦解。无奈之下,戈德温伯爵只好和一部分亲人带着大量的财富去了佛兰德,其大儿子哈罗德去了爱尔兰。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暂时告别了英格兰的政治舞台,但英格兰的人们不会就这样把他们忘了。

“忏悔者”爱德华对戈德温伯爵和他的儿子们的愤恨没有了发泄的途径,于是伯爵的女儿伊迪丝——他善良的妻子,一个毫无还手之力的女人——就成了无耻的他的报复对象。所有的人都敬重并拥护伊迪丝,但爱德华和他的修道士们除外。贪得无厌的爱德华搜光了她的金银珠宝,侵吞了她的财产,把她关进一所修道院里,只留一个仆人陪着她。看管伊迪丝的人,也就是修道院的院长则是爱德华的妹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女人和爱德华一样惹人讨厌。

戈德温伯爵和他的儿子们终于离开了,没有反对者的爱德华对诺曼人更加信任了。诺曼底公爵威廉也被他请过来做客。爱德华和弟弟被流放诺曼底时曾受到过威廉父亲的款待。威廉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制革工人的女儿,听说她在溪边洗衣服时遇见了威廉的父亲,两人便坠入爱河。威廉是位伟大的战士,酷爱马匹、猎狗和兵器。他接到爱德华的盛情邀约,便高兴地带着大批诺曼人来到英格兰。爱德华在王宫里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从此,在英格兰的诺曼人更加目空一切,看不起英格兰人,而英格兰人也更加讨厌他们。

英格兰的很多地方都有戈德温伯爵布置的间谍,他们关注着英格兰的所有事。这些人是戈德温伯爵用离开时带走的钱财雇的。这样一来,身处异地的伯爵对英格兰依然了如指掌。

他觉得现在是对付偏爱诺曼人的国王的最好时机,他带领远征军来到怀特岛,和他最英勇的儿子哈罗德会合,两人沿着泰晤士河一路前进,到达了南华克。人们夹道欢呼,热情地欢迎伯爵和他的儿子——因为他们俩是土生土长的英格兰人——以此来表达对国王宠爱诺曼人的不满。

刚开始,就像所有被教士们支配的国王一样,爱德华对这样的内部之争并不在意,置之不理。支持老伯爵和他儿子的人日益增多,老伯爵为了拿回曾属于他的一切,不断地催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朝廷也终于戒备起来。同是诺曼人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和伦敦主教在侍从的保护下逃离伦敦,来到埃塞克斯郡。他们顾不得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匆匆忙忙坐上渔船逃向法兰西。别的同为诺曼人的心腹也抱头鼠窜。曾属于戈德温伯爵的财富和权势再一次回到了他和他的儿子们(但不包括犯了罪的斯韦恩)手中。高贵圣洁的伊迪丝王后从修道院这座监牢里出来了,被冷酷无情的国王夺走的金银珠宝也物归原主了。

戈德温老伯爵耗尽心力拿回了他的权势和财富,却无法享受它们,在一次国王举办的酒宴中,他在餐桌前昏迷,三天后便去世了。他的爵位由他的儿子哈罗德继承。在大家心里,这位新伯爵的威望远比他父亲的高。他智勇双全,曾无数次浴血奋战消灭国王的敌人。苏格兰的起义也是被他镇压的——就是在那时,邓肯被麦克白杀死了。数百年后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麦克白》就是以这个事件为原型创作的。哈罗德还杀死了不肯安分守己的威尔士国王格里菲斯,斩下他的头颅带回英格兰。

哈罗德在海上航行时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人们并不知道,也无关紧要。哈罗德曾经被一场狂风暴雨吹到法兰西的海岸,他的船被迫停在那里。他被法兰西人捉住,成为俘虏。这件事是真的,在那个并不太开化的年代,所有因为船在海上出了问题而被迫在法兰西上岸的异乡人都成了法兰西人的俘虏。要想得到自由,就得支付足够的金钱。盖伊伯爵是蓬提厄的头领,哈罗德正是在他的领地被捉的。如果这位领主是一个热情虔诚的基督教徒,就会放了哈罗德,但他显然不是,他要借机好好勒索哈罗德。

哈罗德立刻让人带着书信去诺曼底找威廉公爵,说他遭到了盖伊伯爵的不公平对待。公爵收到信后,马上命人把哈罗德安全地送到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鲁昂。哈罗德在鲁昂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威廉公爵将他奉为上宾。现在有些史书写着,在那个时候,“忏悔者”爱德华已经年老体弱,他没有儿子,因此立下了让诺曼底公爵威廉接替他成为英格兰国王的遗嘱。威廉对此应该也是知情的。不可否认,爱德华死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谁做他的继承者,他邀请“刚勇王”埃德蒙二世的儿子“流放者”爱德华一家人来英格兰。可当爱德华到来后,国王却根本不和他见面。没过几天,“流放者”爱德华就在伦敦意外死亡了。圣保罗大教堂安葬了他的尸体,这对当时的王子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让威廉作为继承者的事也许是真的。“忏悔者”爱德华是如此钟爱诺曼人,在威廉去英格兰的时候,国王也许已经暗示他,将来可能把王位传给他。因此,威廉对于王位志在必得。哈罗德无疑是他登上王位的最大的帮手,因此,他召集了大批的王公贵族,当着大家的面把他的女儿阿黛勒许配给了哈罗德。他告诉哈罗德自己会在爱德华去世后成为英格兰的新国王,所以哈罗德必须在众目睽睽之下以天主的名义起誓,全心全意地辅佐他。别无选择的哈罗德只得照做。教士们非常崇拜神灵,下面这件事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在一个木桶里放上人死后留下的骨头——圣徒邓斯坦的遗骨——在木桶盖上放着一本祈祷书,让哈罗德把手放在上面,庄重地宣誓,等他宣完誓后,把桶盖打开,让他看到圣人的骨头。教士们说这样会让哈罗德的誓言更有说服力,而且更有约束力。说得好像圣徒邓斯坦的身体的每块骨头都能代表上帝从而让一切变得更加慎重似的。

哈罗德回到英格兰后大概过了两周,闷闷不乐的老国王爱德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由于他在世时对教士百依百顺,当他去世后,教士们对他极力歌功颂德。著名的淋巴结核触摸疗法就是从爱德华开始的。教士们竭尽全力让国王相信,他因为虔诚信教也拥有了神的力量,得了很严重的皮肤病的人只要来到国王面前被他触摸一下,就会完全康复。这个治疗方式从此成为皇家的传统被传承下来。其实这些病人是谁治好的我们早已心知肚明。而爱德华的名字绝不会出现在那些昙花一现的君王之中。 xkjyqfHJzzVhyt4pciQTVM13ojnJIx2STKmiol4wmR/Q4ejdR3fDgdfdZcx6p86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