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跨界协同育人的整体架构

时代前行的脚步,永不停歇;教育发展的潮流,勇往直前。重庆工商学校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勇当职教改革大潮的弄潮儿。新形势下,学校大力发展跨界协同育人,创新实施“标准建构、异地协同、双栖双培”的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为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范例。

一、“标准建构、异地协同、双栖双培”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跨界性

跨界育人是职业教育充分实现育人功能,走向科学办学的有效路径。通过校企合作,打通教育界与生产界的壁垒,建立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实现跨界育人的培养模式。从专业设置的角度入手,与企业共同育人,能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精准实现人才出口对标行业企业标准。学校与企业达成跨界育人合作协议,与企业达成共同的目标导向、校企互惠、形成共同利益、资源互换,通过与企业的深度交流与沟通,促进学校在区域建设与行业发展中快速明晰自身专业的发展定位,及时把握行业内外的发展动态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树立特色的专业品牌。从课程教材建设的角度而言,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成立教学团队,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确立课程体系的建设、探讨项目教材的开发、推动实训基地的建设、促成学生实习实践的方案、完善学生多元化考核评价,让学生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深入生产服务一线,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沉浸式学习,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内化吸收,形成岗位的职业胜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成为具有高技能的行业紧缺人才。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专家联系紧密、密切沟通,与企业专家定期互访研讨,不断明晰人才培养的目标、总结培养过程的有效经验,并将其切实落实人才培养中的各个重要环节。校企合作过程中,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并不断顺应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将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需求融入教学过程,并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人才评价的角度出发,学校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考核体系。学校坚持构建高质量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遵循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将传统的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状态逐渐转变为“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推动企业参与”的多方评价主体格局,重视企业专家的指导与建议,引入实际生产的标准与校园实践相结合作为技能考核标准,明确知识、技能、素养的三维教育目标,体现人文性与职业性的统一。通过学生在企业和学校的学业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推动教学不断优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性

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了劳动力市场对实践型和高技术型的人才需求不断提高,迫切要求教育领域展开变革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当前校企合作育人的形式仍普遍存在表面化、低层次、松散式的问题。学校以产业深度融合为前提,提高校企双方的权益紧密性,校企协同育人,形成共同的价值导向,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促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实现多方共赢局面。学校坚持校企育人标准定位一致,积极与企业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了解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将课程教学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相对接相融通,注重培养环节的理实一体化;及时沟通行业产业发展的新动态,并迅速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邀请企业参与学校实践教学的设计当中,提高学校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确保育人发力步调一致性,重视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畅通各项沟通协调的方式与路径,不断完善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建立定期交流沟通机制,建立平等对话的渠道和平台,促进学校和企业间相关利益主体的协商对话,协调各方利益和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各方能互相信任、团结协作共同在育人方面发动相关能量,使育人效能最大化。学校推进校企评价考核协同性,对学生学业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积极与各方协调沟通,加强对学生学习发展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学校内课程学习的评价与企业内实习实践的评价结合,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业发展,促进双方协同共评,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职校育人工作的优化和持续改进。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

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体现职业性,同时也要体现教育的人本性。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不仅要推动学生的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要赋予学生走向社会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拥有创造广阔人生的机会。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人,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目标,推动行业发展为己任,这一本质的功能必然要求职业学校与职业界的联合,与行业企业进行广泛联系,广开教育教学思路,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更进一步而言,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单纯依靠学校这一主体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情况已经出现种种矛盾与困难。单靠学校一方的努力,学生的培养在知识与技能的宽度、创新思维、岗位迁移能力、产业链知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育人成效无法得到行业企业的认可,人才的能力无法达到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从而促使学校必须重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育为出发点,以专业优势为依托凝练特色,吸引优质企业参与建设,紧跟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以行业标准作为发展指导,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推动企业、行业深度参与,建立紧密衔接、无缝对接的会商互动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项目,拓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定期沟通对话,了解企业用人的切实需求,针对当前行业发展与企业人才需求,不断修订专业培养的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强化质量评价体系。职业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企业展开深度的育人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双赢发展,促进学校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紧缺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中国特色学徒制跨界协同育人的实施条件

传统的职业教育局限于学校场域,教学围绕学科知识展开,与职业界缺乏交流沟通,无法培养出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学徒制自古以来,一直在手工艺界具有广泛和成功的运用。我国的学徒制历史十分悠久,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保留至今,不断吸收时代精神,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悠长的学徒制发展历史为我国发展新时代的特色学徒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基本模式表现为政府推动、校企合作、学生本位的多方参与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型,更进一步而言,政府引导与助力行业、企业、学校为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发展路径关注学生生涯发展方向,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助力。

(一)统揽全局、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制定相关的导师制度,发展新型师徒关系。联合行业企业,邀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劳动模范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教导学生技术技能,言传身教中传授学生生产注意事项、操作标准,带领学生熟悉行业生产规范、企业生产环境、企业工作流程。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经济社会需要更多的具有优秀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人才。师徒关系是工作场所中,掌握先进知识经验和工作技能的有影响力的人,为新进职员提供职业帮助、技术支持和道德指引的一种互动性的教学关系。师徒制中徒弟能更加全方位地融入工作环境,适应新的职业场所和工作事项,在师傅的带领和影响下,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学到爱岗敬业、严谨求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在师傅带教的过程中,徒弟往往容易收获更高的自我效能感、更活跃的创造力,更愿意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建立平等、民主、友善的师徒关系,师傅与徒弟在人际关系层面是平等而独立的个体,并不是过去的技能依附的关系,也不是上下级的等级关系,重视师徒关系中的双向平等,企业师傅帮助徒弟技能发展的同时尊重徒弟的个性发展,倾听徒弟的不同见解与想法,促进徒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民主平等的师徒关系。

推进企业课程建设。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课程建设,是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下的非常重要也极具特点的关键环节。首先,企业课程的开发建设,必须坚持学校本位与企业本位的双向融合,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双主体作用开发校企一体化课程。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必须是一脉相承、相互衔接、相互融通。基于此,必须建构起课程的计划性思维方式,促成学校教师联合企业师傅共同开发课程,确立并完善一体化课程的标准体系。将工作过程的规律与教育发展规律相结合,注重学徒的技术操作、职业素养、企业文化方面的学习与内化。其次,推进课程评价建设。改变传统的不同课程使用同一考核方式的办法,考虑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的课程的培养任务针对性、有效性地选择最匹配的评价考核方式,准确、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考量,实现教育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

加强学徒制培育过程的成果评估。学校加强现代学徒制的监控和管理力度,通过不涉及参与主体和客体利益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对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和结果监测与效果评估,确保现代学徒制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保证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的高质量。对于校企合作期间,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优质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与表扬,鼓励企业继续探索、开发和培育学徒制的人才,后续学校也将加大力度与企业开展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合作,加深与行业企业间的深度交流与沟通,厘清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构建各个主体深入参与的格局,形成教育合力,培养社会紧缺人才,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配合、双向联动的行业企业

学校通过联合四个责任主体,形成了“政府部门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实施”的现代学徒制制度框架体系。制定校企成本分摊办法,建立双方利益平衡机制;明确校企矛盾解决方案,建立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加强校企合作规范指导,建立教学主体管理机制;关注校企协同办学质量,建立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学校联合企业经过多次交流与探讨,为学生配备了学校教师、企业导师和生产岗位师傅进行追踪式、全方位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在企业的生产岗位中进行“识岗、试岗、轮岗、定岗、顶岗”递进式学习过程,逐渐熟悉相关的生产加工环境、进行实操,在实践过程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企业师傅通过日常工作的演示、讲解等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自己拥有的经验、技术,同时将企业的管理运作方式和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企业师傅和校内任课教师就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养进行研讨,有效优化课程实施,提升课程品质,发展课程实施能力。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一起联合追踪学生在企业期间的情感状态、学业情况、生活适应与工作进展等的动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与问题,帮助与关怀学生的成长。

(三)全面充分、多方着手的学校保障

从管理体制方面而言,学校形成了三级管理体制,一是设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深化改革工作组一级统筹机构,总体负责现代学徒制的统筹工作;二是下设行业指导委员会、督导与评估委员会等二级执行机构,负责技术支撑、督导评估等工作;三是在职业院校与企业设立三级实施机构,主要负责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共同组织考核与评价等。

从制度建设角度而言,重庆工商学校作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以开展试点工作为契机,同步推进了现代学徒制制度建设研究与探索实践。进一步总结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已有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的建议,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一是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资政报告,提出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二是草拟了《重庆市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制度建设实施改革方案(草案)》与《重庆市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建设促进办法(草案)》;三是制定了《关于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企业遴选办法》《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运行的办法》《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办法》《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的管理办法》《第三方质量监测与评估制度》等涵盖企业教学、招生招工、双师互聘共用等 10 个方面的标准以及 23 项制度,并将这一系列的标准、制度汇编成册,物化研究实践成果。

从资金保障的条件而言,建立了政府部门、企业、学校、社会等多元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建设专项基金,引导和支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建设。企业在道场建设、培训耗材、差旅、学徒工作服、体检、保险、奖学、帮困、导师带教工资、学徒顶岗实习工资待遇等方面支出 231.991 727 万元人民币。重庆工商学校在校企交流、课题研究等方面共产生了差旅费 5.906 69 万元人民币,企业导师到校授课课时费 6.322 3 万元人民币,接待餐饮费 6.553 8 万元人民币,实训室改造 14.764 4 万元人民币,采购智能互动平台 3.810 0 万元人民币。现代学徒制制度建设课题研究咨询费 17.88 万元人民币,骨干师资建设 23 万元人民币,共计 78.237 19 万元人民币。重庆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 30 万元人民币,江津区财政配套拨付 105 万元人民币,均已到位,主要用于课程标准及教材开发、双导师培养、企业师傅的带徒津贴等。

建立职业院校从行业企业引进高端技能人才政府部门购买服务补助机制,充分发挥高端技术技能“领军人才”的带动、引领作用。各级财政部门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建设专项基金管理和监督制度,确保基金主要用于现代学徒制建设相关项目。

(四)形式丰富、遍地开花的理论研究

关于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的内涵研究,佛朝晖认为获得工匠知识、实践知识是中国特色学徒制的重要特点,中国特色学徒制在标准制定上聚焦标准体系建设,构建整个标准的衔接和贯通,即专业与产业、课程与职业、教学与生产的对接,建立中国特色的学徒制标准等级,中国特色学徒制具有全纳性、学位贯通性、终身学习性、多元主体办学性 。刘育锋对中国学徒制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探索,认为中国特色学徒制具有一般学徒制的特征,即具有依附性、结构化、职业准备的特质,依附性指依靠双主体——企业以及学校,结构化体现为学徒标准的开发的结构化、学徒标准开发的规范性 。赵鹏飞、刘武军等人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基本内涵,总结为双主体育人结构、学徒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原则、岗位对口培养。

关于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研究,桑雷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面临三大现实困境,一是缺乏政府的顶层设计难以有制度方面的支撑;二是缺乏学校利益、学徒利益、企业利益各方平衡的规约机制;三是无法对企业学徒阶段的实践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张建平、孙立新认为在试点过程中国家和地方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应的制度,并在学校层面开始试点探索现代学徒制本土化的路径,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但是企业试点动力不足、师徒关系异化、工匠精神无法有效培育、生源结构仍然局限在学龄段的学生无法面向更多的社会人群、学徒制教学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关于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发展路径研究,赵鹏飞、刘武军等人认为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的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学徒制立法,推进产教融合、普职融通、纵向贯通的学徒制体系;二是完善各主体的保障与支持政策;三是健全学徒制标准体系;四是建构学徒制评价与监管体系;五是形成切实有效的学徒制工作指南 。朱国华、吴兆雪从战略布局的角度对学徒制的试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学徒制必须在进行几方面进行推进,首先是改革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允许更多元化的生源流入;其次是实现学徒制在培养体系上的纵向贯通;再次是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对应的特色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最后是对学徒制企业、企业师傅、学徒进行资金支持与保障,推动学徒制的发展 dBEzcuXNobXiQ0Ai1vuUhSLrGcTVQOFuD+vn9uHoevgUq7wyPWcK+QMdm7h+it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