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跨界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现代学徒制的跨界协同育人涉及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个利益主体,要求各主体在育人方面通力合作、积极联动,保证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落实。在此之前,需要回答两个问题:各主体之间存在什么利益关系?如何协调各方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只有了解相关理论,回答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才能确保现代学徒制跨界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自弗里曼 1984 年出版了《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理论界成为研究热潮。利益相关者理论打破了传统的“股东至上”观念的束缚,对公司单边治理的管理方式提出疑问。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投入,企业应当平衡好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一切与公司利益发展密切相关的个体、群体或集团等都在不同程度地投入、参与、监督或制约公司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组织发展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因此,组织的发展目标应该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也应让利益相关者参与组织决策过程

米歇尔等学者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指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三个属性之一:①影响力,即利益相关者本身影响决策的权力;②合法性,即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关系的合法性;③紧迫性,即利益相关者对业务的要求的紧迫性。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分类,该分类可将利益相关者分为 7 种(如图 2 所示),核心利益相关者至少包含了三种属性中的两种,如权威利益相关者、关键利益相关者、从属利益相关者和危险利益相关者。这种分类考量的因素和划分类别,对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更为明晰,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对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和推广具有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图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识到在管理过程中有多个参与方,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社会变革理论相结合建立模型,协调政府机构、政治团体、当地社区和关联企业的关系 。西方学者从多个方面总结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涉及众多领域与公众,包括政府、媒体、管理人员、股东、行业协会、供应商、客户、社区、环保组织、雇员等,形成了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研究体系,便于研究者系统研究。

二、协同论

协同学理论(Synergetics)是研究协调合作之学,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 1974 年创立 。自然界是由不同的运动形式、不同的物质层次(即不同的系统)所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各种系统之间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合作,通过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和斗争,以一定的方式发展演化。不同的学科研究不同的运动形式、物质层次或系统,由于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风格。哈肯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不同系统中的子系统的性质虽然千差万别,但是由这些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在宏观结构上的质变行为,即由旧的结构突变为新的结构的机理却是类似的,甚至是相同的,即都是协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系统的性质迥然不同,然而它们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却遵循某种共同的规律,这一发现是哈肯建立协同学这一新的学科的客观依据。

协同学是研究由多个元素或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在驱动力作用下,通过系统内部元素和子系统的协调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实现协同效应的一门学科。协同学理论用于研究系统要素间的协调机理,通过要素管理使系统由无序演化为有序状态 。协同学指出系统具有目的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目的性促使要素通过功能实现系统的稳定和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协同学研究的热点,通过经营管理机制对系统元素进行管理,实现单一要素无法达到的协同绩效 。协同学理论强调集成管理,指出系统由多要素或子系统构成,且单一要素和子系统都具备影响系统状态和功能涌现的能力,通过要素和子系统的集成管理产生马太效应,放大系统整体功能 。同时,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对系统要素和子系统经营管理,促进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状态演化 。相比一般系统论,协同学理论指出系统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系统通过自我经营和管理机制,实现系统要素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绩效涌现。

协同学把不同学科中共同存在的协同现象抽取出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一个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是怎样产生的,系统怎样从杂乱无章变成井然有序,有序结构形成之后又会如何发展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等等。协同学抓住了不同系统中存在的共性,提出了一套概念和方法,用共同的数学模型去研究各个学科不同的现象,因而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协同,或者叫协合、协作、合作现象、协同作用,是协同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个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如果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引起的协同作用占主导地位,这意味着系统内部自发组织起来了,系统便处于自组织状态,在宏观上和整体上就表现为具有一定的结构或功能。

三、系统论

理论生物学家L. V. 贝塔朗菲(L. Von. Bertalanffy)在 1932 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37 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系统论的理论基础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属于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又包含很多哲学议论,尽管也引入一些数学工具,基本属于对系统现象的定性研究,他的一般系统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为系统概念论。这些著作中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很少,但他对系统概念和系统思维的阐发是全面、系统和深刻的。贝塔朗菲任务系统是“处于相互作用中的诸元素的复合体(complex)”。把系统的组分追究到元素,在多元性和关联性之外不再施加进一步的限定,使这个定义可以普遍适用于不同领域和层次,因而属于基础科学层次的系统定义。贝氏定义的缺点是复合体一词相当含糊,尚需进一步界定。或许是考虑到这一点,贝塔朗菲有时用集合取代复合体,称系统为“处于相互作用中的诸元素的集合(set)”。贝氏把这样的系统称为一般系统,把他的理论称为一般系统理论。

我国学者苗东升在贝塔朗菲及其他学者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系统的四个基本特性 :①多元性或多组分性。多组分性是系统之为系统的实在前提,或物质基础。一个系统至少要有两个组分,系统的常态是包含多个组分,有些系统具有成千上万甚至更多数目的组分,理论上存在包含无穷多个组分的系统。②相关性(相干性)。相关性是造就系统的充分条件,相关性本身隐含着多元性(单一组分无所谓相关),相关性在形成系统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同一系统的不同组分之间必定相互关联,系统不存在孤立元,即跟别的组分没有联系的组分。③统一性或一体性。一体性要求意味着系统具有完全性、完备性和完满性。多元性加上相关性,造就了系统的一体性。诸多对象一旦相互联系而成为系统,它就能够作为统一体而与他物发生关系,与他物相互作用,因而被人们当成一个事物去认识和对待。④整体性。多元性是基础,相关性是主导,一体性是目标,三者综合起来,造就了系统的整体性。作为系统的事物必定整体地存在,整体地运行,整体地延续,整体地跟其他事物发生关联,整体地演化,整体地消亡等,呈现出一系列整体特性。整体性包含了多元性、相关性和一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重要的属性。

在系统研究中,局部和全局、部分和整体、组分和系统互为对位概念。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组分与系统的关系统称为局整关系。局整关系是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贯穿于系统研究的各方面 。局部与全局是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的。全局是相对于局部而言的,局部也是相对于全局而言的。组分或要素是系统作为系统的实在基础和前提,从系统中分离出来的要素不再是系统的要素。笼统地谈论局整关系还不够,不同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往往各有特点,不同局部在系统全局中的作用不同,有时差别很大,须分别对待。科学的辩证的局整观不仅讲局部服从全局,还要讲全局服务于局部。所以,保护和照顾局部是系统整体固有的义务和责任,在管理局部的同时还应尊重局部,在使用局部的同时还应培养和保护局部,这才是系统之为系统的核心价值所在。 Le9JS+s2UP9034+rHiJ22u/VeM5dqTsUHw6/4BV9ClfZT0Uk0B3WuXyKfP64KcK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