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在“原理”教学中贯彻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

一、教学目的

一方面,教师通过系统教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等知识点,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教师需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结合当下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现实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宗旨,让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探讨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二、讲授要点

(一)基本知识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牢牢把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中社会根源特别是经济根源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加剧;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每一次危机都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19世纪30—40年代,法国、英国、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觉醒了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自身的斗争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三大思潮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先进思想家求索时代课题的尝试。他们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思想,比如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和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新社会的展望等。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不止这些,还有古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进步思想等。

4.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他们根据实践发展,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科学理论。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1917年,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5.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一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学理性和政治性的重要体现。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指出:“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它是指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引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以及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是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学说的创始人因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所以不是偶然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6.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7.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启迪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导入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和政治性,教师在相关内容或知识点的讲授中可以采取案例导入和问题分析的方式。一方面,从现实问题入手,能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本课程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用下面这个案例导入:

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了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的活动。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习惯被公认为第一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BBC)又以同一命题在国际互联网上公开投票一个月,结果仍然是马克思排名第一,得票率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和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在路透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这个评选结果不能不令人深思。悠悠千载,茫茫人海,代代英豪,在可圈可点的历史画卷中曾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师。为什么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呢?这是因为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是科学的,它的鲜明品质就是与时俱进。

然后,教师和学生均可发表意见和看法,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1)在历史上,人类社会出现了众多思想大师,为何马克思能够在众人中脱颖而出,高居榜首呢?

(2)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但为何在资本主义国家,他先后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三)实践教学

“原理”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除理论学习,还要通过实践来学习;除了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教师可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听、去看、去说,去感知、去反思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习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同时通过实践弥补课程讲授的不足之处。

教师可以将“原理”课的实践教学安排在学校进行,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拣选国内外优秀的教育专题片和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即使教学设施和条件有限,教师也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采取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堂辩论、小课题报告、读书报告等活动形式开展教学实践。

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走出校园,例如外出调研宣讲;可以依托革命先驱故居、陵园、党史陈列馆等红色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参观学习。这样,学生会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有更直观深刻的感知,同时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这种方式也有利于转变学生关于“原理”课理论讲授过于枯燥的观念,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学生展开学习的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下的实践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应精心组织、安排,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主题,使其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而不是仅仅迎合学生的喜好。另外,实践教学应当让学生有收获、有总结。教师应要求学生谈感受、提交报告等,不能让学生有实践教学就是玩玩的看法。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使实践活动取得超出预期的效果。

(四)专题讲授

专题讲授示例:

专题:从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设计依据:思政课的建设和教育必须是政治性和学理性高度统一的。政治性只有以学理性为基础,才具有说服力;学理性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性原则,才不会走向歧路。

讲授内容:首先,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资本主义革命的成功,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比如英国很快成为“日不落帝国”。但是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弊端会慢慢显现,最终变成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靠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解决,它就需要被新的社会制度取代,就必然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制度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有些学生简单化地理解为把资本主义推翻后就是社会主义了。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孕育出来的,而且是奠定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即“两个必然”)。马克思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即“两个决不会”)。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策略,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理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发展性一定要结合现实进行讲解,特别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点,可以举出大量的例证,教师可以着重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来讲,指出中国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真谛;而在运用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原则的一般性与具体实际的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列宁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因此,只有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正是这种科学的态度,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并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空间。邓小平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推进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再次,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政治原则,是四项基本原则的第一项。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又是我们当下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正好体现了学理性和政治性的统一。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最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新境界,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上还会有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勇于在实践中开拓前进,世界社会主义就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走向复兴。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已经雄辩地证明,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社会主义在中国走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走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正在走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美好明天。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自信担当的精神状态,以开拓奋进的奋斗姿态,去开辟社会主义的未来。我们深信,只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有锐意进取、大胆探索的实践,就一定能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走向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8O3ChAgPNpJdsxWjTZFEWLsSJm28qvBz9UEpbA9DbnBlg1u7ECsRxrcynGCNUf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