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使用说明

K公司的创新发展战略探索之路

2.1 教学目的与用途

(1)本案例主要适用于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

(2)本案例是一篇描述K公司战略目标制定的案例。K公司所遇到的战略问题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很多电阻生产企业在战略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

(3)本案例的教学目的:了解电阻生产企业现状,并有一定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应用战略管理的理论解决公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具备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战略管理问题的能力。

2.2 启发思考题

(1)结合K公司及其行业背景,说明K公司制定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

(2)K公司进行战略环境分析的主要流程是什么?

(3)分析K公司战略规划的合理性,并思考K公司如何保障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

2.3 分析思路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目的)灵活使用本案例,重点分析案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战略环境分析的重要性,并加强学生对战略环境分析方法的掌握。如图2.4所示提出本案例的分析思路,仅供参考。

图2.4 案例分析思路图

2.4 理论依据及分析

1)结合K公司及其行业背景,说明K公司制定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

理论依据 】 与战略相关的概念简述

(1)战略分析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字“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该词原意为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由于战争是对抗双方根本利益的冲突,是你死我活的战斗性质,使人们不得不重视战争,重视战争研究。因此,军事上就出现了以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为内容的战略学。战略分析是通过对自身及外部环境的分析,制定战略远景和业务使命,指明主要业务范围和前进方向,树立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战略分析具体是为了评价影响战略主体现阶段和后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确定该关键因素在战略选择步骤中的影响度。

(2)战略制定

战略制定是指对战略主体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后,确定战略主体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拟订经营战略方案,并在实施中对经营进行评价,为经营战略实施提供条件。战略制定解决了战略管理中战略目标的完成度、竞争优势的持续获取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等重要问题。

(3)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为战略管理的行动阶段,是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一系列手段将既定的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取得结果的过程。战略制定的关键在于其适合性,而战略实施的关键则为有效性。战略实施的成败取决于能否把实施战略所必需的组织、资金、人员、技术等资源与各项管理功能有效地调动起来,进行综合的配置。

(4)战略的评估和控制

战略的评估和控制是确定战略实施过程中在其达到目标上取得多大成效。战略的制定过程属于主观认识范畴,其真正的价值必须经过实践进行验证。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进一步辨认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分析是否正确,所制定的战略途径和手段是否有效,所把握的战略方向是否正确。从中发现战略差距,分析偏差及成因,从而根据变化的环境修改战略目标,使战略行动更好地与环境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协调。企业要在战略管理这个小循环中不断地修正、前进、调整、发展,才能在市场发展的这个大循环中逐步地生存扩张、增长价值、获取利益。

【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中对战略主体进行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可以确定战略主体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从而更好地拟订经营战略方案,并在实施中对经营进行评价,为经营战略实施提供条件。K公司目前面临的压力包括:①同行企业的竞争;②原材料及设备配件购入价格高;③自身竞争优势提升的必要性等。因此,适当的企业战略管理有助于K公司正确评价外部环境的危机与机遇,帮助明确K公司的核心能力,制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使K公司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企业战略进行适度的调整。因此,K公司制定战略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公司专业化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公司在多样性的业务上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2)K公司进行战略环境分析的主要流程是什么?

理论依据 】 战略分析方法

(1)PEST模型分析

PEST模型即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因素。由于行业和企业各自特点和经营需求的差距,对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的具体内容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情况宏观环境的分析应包括政治环境、经济人口环境、技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4大类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如图2.5所示。

图2.5 宏观环境分析

(2)五力分析模型

波特教授(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五力分析模型,此模型在世界范围内极大地影响着企业战略制定。五力分析模型中的五力分别是行业现有竞争能力、供方讨价能力、买方讨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和替代品威胁。模型有效地分析在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应采取的竞争战略。基于五种竞争力量,能够在市场中巩固自身地位,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可以采取影响、改变行业当前的竞争规则;把企业经营从现有竞争中剥离;占据有利市场地位;实施进攻性的竞争行动适时应对五力竞争中具体的情形。

(3)SWOT模型分析

所谓SWOT分析法,就是分析企业的优势(S)和劣势(W)以及机会(O)和威胁(T),从而从整体上概要地说明企业的业务状况、企业地位等。SWOT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战略制度必须在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良好配合的情况下。因此,SWOT分析法能清晰地了解企业资源能力的缺陷、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机会以及涉及企业未来利益的外部威胁,对企业战略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SWOT分析法具有局限性,并不能全面、系统地对某一企业战略进行更深入的管理,需要辅以其他分析手段和分析因素为制定企业战略提供进一步的支撑。

【案例分析】

首先是外部环境分析,K公司使用PEST分析方法对其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明晰现在公司面临的宏观政治环境、经济人口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自然环境等,然后再次使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进行具体剖析,了解目前公司所面临的具体竞争压力。

其次进行内部环境分析,即对公司在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的剖析。K公司主要针对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生产条件情况、产品及技术资源情况、资质信誉情况等展开分析。

最后借助SWOT分析工具,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

3)分析K公司战略规划的合理性,并思考K公司如何保障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

【理论依据】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个综合调动和应用内外部资源,并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和措施进行战略推进的全过程,它与战略的制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对于任何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而言,无论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战略,都要将其应用在企业的发展实践当中,必须形成完善的战略实施体系,才能互为补充,互相作用并推动总体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策略,就是要立足自身实际,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从各方面提供先决条件和对发展有利的优势条件,为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1)组织结构优化是实施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

组织结构优化是发展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高效的组织不仅能够有效分配内部资源,还能为其适应外部环境提供有力支持,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

(2)企业文化建设是实施发展战略的灵魂所在

一个企业的主流文化就是这个企业价值观的体现,也是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一个企业的产品、技术都可以被别人所掌握并予以应用,可唯独企业文化是不能被复制的,企业文化的差异才是竞争差异的根本所在。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人力资源建设是实施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要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相结合,要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施科学系统的管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培养后备骨干力量,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着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年富力强的人才队伍。

【案例分析】

K公司提出了公司战略选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并将其具体整理如下:

(1)战略选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2)适度规模发展。

(3)特色发展。

(4)发展规划目标及年度目标分解。

K公司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在制定好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对内部管理的各项措施、机制进行强化,构建一个高效、健康、良性的管理组织,形成企业独有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打造一个强大的人力资源队伍,只有这样,发展战略和目标才不会成为空话,各项具体实施的步骤才能按计划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才能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

2.5 背景信息

K公司的组织机构图如图2.6所示。

图2.6 K公司的组织机构图

2.6 关键要点

(1)对企业的宏观环境、技术现状、行业现状等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及对公司现状如组织、人力、运营、资本构成等多种资源进行内部环境分析。

(2)结合K公司的发展历程、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了解科学的战略管理实施方法。 a4UiNNRHWek+FW0GFOQePXZJkV7xWDMJdgwngJRizyFP3mdJr2xLY4YJpVOB4Sb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