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各种遗迹和记录。这些遗迹和记录,通常被称为史料,是后人了解和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围绕着史料的采集和运用,历代史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有关史料学的一些专门学问。
按照现代史学的观念,所谓史料,至少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即实物史料、口传史料和文字史料。
实物史料指前人活动遗留的各种人文古迹、墓葬、遗物乃至人体遗存和语言风俗等。是一种看得见,但未形成文字的史料。也有兼实物和文字两种性质的史料,如有字的甲骨和有铭文的金石器皿等。
口传史料也称口述史料或口碑史料,如流传民间的各种包含了史迹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歌和个人与集体的经历回忆等。不过这些口述史料一旦形诸文字,便会渐渐汇入文字史料,成为其中的一类。当然,其来源与史官记载或档案类文献有所不同。
文字史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献”,虽然与上两种史料比较起来,其出现要晚得多,但却是积累最快和数量最大的一种史料。其内容不但包括历代传世的典籍,也包括各种甲骨文字、金石铭刻及其他非书籍形式的散存文字材料,如档案、户籍、契约、日记、信札、票据、公文告示等。不过,档案以下的各类文献史料,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文物,因而也兼具了实物史料的性质。就此而言,现在看到的文献,从其来源讲,有部分是和口述或实物史料相通的,其间的边界并非十分清晰。
对于历史研究来说,这三种史料都有其特殊的价值。无文字的实物史料更多地保持了某些历史事物的初始风貌,且实感性强,但所反映的历史往往只是某一片段或场景,缺乏整个过程的动态感;口传史料常包含着一些文献阙载的事实,不少还因出自民间,多能言官方文献不能言或不敢言之事,缺点是在流传过程中几经加工,易以讹传讹,虚实混杂;文献史料虽然也会有上述缺点,但总的来说,它可以比较完整和系统地反映某些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同时流传方便,易于获得,因而成为我们历史研究中运用最多和最为常见的史料。文献史料一旦成形后,会留给后人比较确定的时间信息,即使与后人增补的有所重叠,也可以利用其中留下的信息设法予以复原。特别是一些档案、票据、公文等,本身就是某种历史活动的直接遗存,在没有经过后人改动的情况下,史料价值就更高。
而历史文献学,便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研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门讨论文献(文字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和利用等专业知识技能的学问。翦伯赞说过:“要使历史学走上科学的阶梯,必须使史料与方法合而为一。即用科学方法,进行史料之搜集、整理与批判;又用史料,进行对科学方法之衡量与考验。使方法体化于史料之内,史料融解于方法之中。”
显然,要实现这样的治学目标,认真学习和正确掌握历史文献学的方法,是其中很切要的途径之一。
按照我国目前的学科体制,历史文献学是一级学科“中国史”下设的二级学科,其主旨是研讨如何接触和利用作为史料的古今文献的理论与方法。它与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古典文献学”的工作对象略有差异。比较而言,首先,古典文献学的工作对象一般指先秦至清末的(亦有主张延至1919年者)各种典籍文献。
而历史文献学的工作对象应是所有历史文献,即不仅涵盖了古代文献的内容,还应包括现当代的历史文献。虽然在处理历史文献的技能上,古代文献由于其语言及外在形式与现今存在一定差异,造成了阅读理解上的某些特殊性,整理和解读的技能也更复杂困难。而现当代则因其时间上距今不远,音容遗响犹在,整个社会留存的手稿(包括书信日记和未刊著述等)、档案,散落民间的账册、票据、谱牒、口述资料,以及现代报刊、外国人相关记载、图片、录音和电子文档等都远较古代为多,故无论在操作对象还是方法上,都会较古代文献更显多样化。其次,历史文献学并不仅仅以文献的搜集、整理考订、解读和编集为目标,还须结合历史研究的实际需要,对史料运用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技巧展开说明。在此意义上,其所涉略的范围可能也会更广泛些。
历史文献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了文献的检索、搜寻、文字释读、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田野采集(社会调查)、网络搜检,以及与此相关的书目或文献编集,乃至书籍提要撰写等。在实际工作中,还会涉及文字音韵学、训诂学、地理学和其他各种历史文化知识的运用。一般来说,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掌握的相关知识越是广博厚实,操作时就越是得心应手。
综上可见,作为史学研究的一门辅助学科,历史文献学的工作范围和知识涉略面都十分宽广。实际上,仅仅是作为历史文献学基本架构的版本、目录和校勘学,在历代学者的辛勤耕耘下,都早已各成其为专家之学。故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其内容往往非一门课程所能囊括。
本教材的编写及其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为文史专业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提供一种文献学的综合视野,并通过一定的专题训练,使之初步掌握基本原理与技能,以便为日后进行专业研究打下基础。依据这一主旨,在内容安排上,有关文献学基本理论的讲授尽量简明扼要,疏而不漏,并辅以相应的参考书籍,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补充相关知识;偏重历史文献学方法的运用训练环节,力求通过多方举证和课内课外结合的专题练习,对文献搜集、阅读理解、比较考证、观点把握等各环节的操作进行实践训练和讲评,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相关文献的检索、整理分析和运用手段,提高其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思考题:
1.试说明史料、文献和文献学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2.历史文献学的主要研治对象和工作范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