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中国港台地区的小说评点研究

我国香港地区的评点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板块。一是《红楼梦》评点资料的整理。1966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成立了“《红楼梦》研究小组”(由新亚书院选修“《红楼梦》研究”课程的学生组成 ),次年出版了《红楼梦研究专刊》,工作计划就包括各脂本评语的收集和校订。 二是《明报月刊》上有关古代小说的文章,以胡从经在《明报月刊》上连载的《东瀛访稗录》为代表,后结集收入《胡从经书话》。这批文章记录了胡从经在日本遍览小说珍本的发现。例如,据1988年发表的《〈型世言〉探溯》,他目验了佐伯文库所藏《别本拍案惊奇二集》,认定它并非郑振铎所说“杂凑各书”或刘修业所说“采用《幻影》”,而应早于《幻影》。他根据卷末“雨侯”评语,推论此书与《型世言》有密切承袭关系,又将这些评点语有违碍而在《幻影》中尽遭删落的情况,作为《幻影》系入清后刊印的佐证。 三是香港高校师生的研究成果。例如,现执教于香港大学的学者邓昭祺的《金圣叹本〈水浒传〉的叙事角度》 ,香港理工大学学者杨昆冈的《论〈石头记〉脂评本南北方音并存的现象》 ,如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傅琳娜硕士论文《〈聊斋志异〉诸评研究》、2016年黎必信硕士论文《论毛纶、毛宗岗对〈三国志演义〉的修订与评点》。

台湾地区的评点研究成果可谓富矿一座。台湾地区一则作为与日韩欧美汉学交流的中转站,体现出接受各处研究资讯、为各地汉学家提供亲近中国文化土壤的便利。1976年,台湾大学文学院出版陈万益的《金圣叹的文学批评考述》 ,与美国、日韩的同期研究相呼应。二则由于中国学界问题意识较为趋同,一手资料小说文献和二手资料研究动态亦无语言隔阂,再加上台湾地区的小说研究积学深厚,这使其能够与大陆保持最有效、最及时的对话。例如,丁豫龙的《世说新语》刘辰翁评点研究 吸收了潘建国、刘强等大陆学者的新近成果,对学界将刘辰翁视为“中国小说评点之祖”的观点提出商榷。就研究涉及面之广、掌握材料之多而言,台湾地区的评点研究同样遥遥领先。除去海外学界普遍关注的“六大名著”“三言二拍”等话题,台湾学者对通俗小说《东周列国志》《型世言》《醋葫芦》《女才子书》《花月痕》《女仙外史》《驻春园小史》《绿野仙踪》《笑林评》《续笑林评》、文言小说《世说新语》《奇见异闻笔坡丛脞》《艳异编》《古今谭概》《夜谭随录》等评本皆有专论。另如蔡淑华的吴趼人《毒蛇圈》批语研究 所示,台湾学者的评点研究已推及近代翻译小说评本。此外,蒲彦光《金圣叹〈小题才子书〉评语初探》 、陈守志《文新堂本〈绣像红楼梦〉刊刻时间考——兼论文新堂本是〈红楼梦〉版本史上首个刊刻批评本》 是基于新材料的研究;侯美珍《明清士人对“评点”的批评》 、黄碧玉《水浒传、金瓶梅与红楼梦评点借鉴绘画用语研究》 采用新角度,颇见眼光。 t442hr1wH2Jm6EB9rJwU7Mf+HdFi5PY3UDKvvwnGrAMI3YsuiMFvozn4XRzW4B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