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侧在结构、类型和水平上未能完全匹配,“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动能转换的根本需要。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新进展。创新创业的条件更加便利,创业带动就业渠道更趋多元,创新创业的科技基础更加坚实,创新创业支撑平台的效能更加强劲,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新成效。近年来,教育部实施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各环节、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自就业从业教育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变,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二是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打破学科专业、产业与学校之间的壁垒,产生了令人欣喜的“破壁效应”,推动了多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学习、校内外协同的实现。

然而,纵观当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国家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依然面对诸多新的挑战、新的困境、新的瓶颈,它们都在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不断探索,势在必行。

本书的“双创”教育是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双创”空间是指各类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笔者在前期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聚焦“双创”教育和“双创”空间两大方面,针对“双创”教育生态系统、以众创空间为主要载体的“双创”空间以及创新创业生态圈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双创”教育生态系统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作出系统设计、全面部署,推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国内高校纷纷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校的重要战略任务,不断深入探索、实践,逐渐形成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但是,相比于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成熟发展,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历程短,尚未系统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体系,依旧以要素式研究方法破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问题,以碎片化、孤立化的思维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割裂了教育生态要素间的相互联系、需求及其内在逻辑,使得高校、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各方主体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孤岛现象”。

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为推动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但又面临着经费不足、学科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力量不强等现实困境。因此,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整合、组织各类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教育因素和支持体系,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分析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的交互作用,促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产业内或区域内形成资源互补和良性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本书尝试以教育生态学、生态系统等理论为依据,根据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借鉴教育生态的思维和方法,利用生态位理论,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要素的交互作用机制,寻找各生态要素的合理生态位,探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以生态式推进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克服既有的要素式顽疾。

二、高校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是一种新型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高校众创空间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推动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众创空间具有公益性、全程化、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也存在共治合力尚未形成、师资队伍有待加强、优势特色有待发掘、评价体系有待建立等新的问题。本书将高校众创空间的功能定位为非营利性的服务平台、人才培养的试验园区、开放式的资源集聚地、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中心,分析其如何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训练、创业孵化服务、打造创客文化等方面进行建设实践,设计管理团队、管理制度、进退机制、运营支持等运行机制,确立建设理念、建设虚实平台、组建师资队伍、营造文化氛围。本书还探寻了众创空间实现科教融合、跨界融合、要素融合、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以推动其向GIS(群体创新空间)、“前孵化器”、PNP创业孵化器发展。

三、粤港澳大湾区“双创”空间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双创”空间成为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在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载体,对深入推进粤港澳协同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双创”空间建设存在的市场壁垒、结构性矛盾、供求关系割裂和协同机制缺乏等问题,探讨如何通过多层面制度创新、全局化空间重构和多维度协同机制创建等路径,建立“双创”空间跨区域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促进“双创”空间集群发展,打造“双创”空间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建成深度融合创新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进而实现湾区内“双创”空间的功能互补、协同合作和错位发展。

四、环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生态圈

广州大学城作为广州高水平大学最为集中的区域,拥有突出的知识、人才、软硬件设备、科研机构和服务等创新资源优势,对环大学城创新创业资源形成强大吸附和辐射作用。从创新价值链的角度梳理、整合环大学城创新创业优势资源,结合区域产业链结构部署创新链,布局和建设环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生态圈,构建全链条式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率,形成更为紧密的“政产学研用”结合体,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对实施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提高广州科技创新治理水平、推动广州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 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众创空间的价值共创实现机制及其路径研究——基于平台理论视角(GD20XMK16)”研究成果,并由该项目经费部分资助出版。此外,本书也是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共建课题项目“新工科视域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研究”(2019GZGJ75)、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 年度高校就业创业研究项目“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2019JKCY005)、2017年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服务中心”(2017A040403065)和2019 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攀登计划”专项)“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及实效性分析”(pdjh2019a0149)的先导性理论与实践探究成果。以上项目研究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实践检验且进一步丰富了本书内涵。

本书主要由张超、张育广撰写,各篇章参与撰写者名单如下:第一篇为张育广、张超,第二篇为张超、张育广、王靖,第三篇为张育广、张超、许金镇、王靖,第四篇为张超、李清霞、张育广、王亚煦,第五篇为张超、张育广、刘贻新。

在撰写本书过程中,丁焕峰、许泽浩、罗嘉文等教授、同事和好友给予了无私帮助,谨致谢忱。

张超张育广
2021年7月

(作者分别系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和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研究员) 6EM0FVa2UEMkBk1RhjABpIRDU+JWeotY2OwyWrwQ4JGZAsPgDeSiDnPHg7S/InD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