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诸子时代的阴阳五行

在诸子时代,诸家对阴阳五行皆有所论述,这其中又以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与农家为重要。

一、儒家与阴阳五行

《周礼》云:“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这里所言“三易”即《连山》《归藏》《周易》这三种。《连山》尚未重现天日,《归藏》则有些争论(有些人认为1993年湖北江陵出土的材料即为《归藏》),而《周易》已广为流传,等同于《易经》。关于《周易》的内容,学界有所争执。一些人认为其是卜筮之书,一些人认为是哲理之书,还有一些人认为是天文学记载。

由于《周易》本身含义不太明朗,因此后来儒家对《周易》进行了解释,是为《易传》。《易传》包括七篇文章:《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三篇各分上下,加上另外四篇合成“十翼”。“翼”是“羽翼”的意思,有“辅助”之义。到了汉朝,《周易》的含义扩大,包含了《易经》与《易传》两部分。

彭华教授认为,《易经》里很难说有阴阳思想。他指出,在《易经》里仅有一处用到“阴”字,即《中孚·九二》所云:“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此处的“阴”字,意为暗昧、幽远,通假为“荫”。此句意为雄鹤在树荫下鸣叫,雌鹤(一说幼鹤)循声应和。这里的“阴”并无高远深邃的哲学含义。《易传》全文不见“阴气”一词,“阳气”仅仅出现过一次,即《乾·文言》所云:“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到了宋朝,出现了先天八卦,据说由陈抟传给邵雍。这套八卦被称为先天八卦,而《周易》里的则被称为后天八卦。《易经》里也没有明显的五行思想。

八卦的科学价值历来有争论,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二、道家与阴阳五行

关于道家的来源,《汉书·艺文志》认为,道家大概出于史官;冯友兰先生认为,道家可能出自隐士。

(一)《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其作者一般被认为是老子。《道德经》将“道”视为至高无上的本源、本体。在《道德经》里,存在一些非常简略但非常重要的关于阴阳五行的叙述。

1. 《道德经》中的“阳、中、阴”

(1)经文。

通行本《道德经》第四十章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王弼本《道德经》则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沖气以为和。

可以看出前者是“冲”,后者是“沖”。一般认为,“沖通“冲”。帛书老子甲本此处的字有一定残缺,《老子甲本释文》校为“中”,其他多校为“冲”。

(2)古人的解释。

对于此处的“道”“一”“二”“三”,古人有多种多样的看法。兹择其部分看法论述如下:

《列子·天瑞》篇云:“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太平经》云:“元气倪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

河上公云:“道始生者(一也)”,“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万物无不负阴而向阳,回心而就日”,“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久生也”。

隋朝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九《知针石》云:“从道生一,谓之朴也;一分为二,谓天地也:从二生三,谓阴阳和气也;从三以生万物,分为九野、四时、日月乃至万物。”

还有其他很多解释,这里不再赘述。

(3)现代人的解释。

冯友兰先生最初在《中国哲学史》里指出:一为太一,二为天地,三为阴气、阳气、和气之三气。 后来他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又指出:一就是气,二就是阴阳二气,三就是阴阳二气之和气。

杨宽先生在《战国史》中指出:“一”是指原始混沌之气,“二”是指“万物负阴而抱阳”的阴阳两气,“三”是指阴阳两气经过相互冲动而形成统一,即“冲气以为和”。

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释及评介》中指出:“一”为“道”;“二”为阴气、阳气,同时也可以指“有无、动静、阴阳等两两相反相成的范畴”;“三”为“阴气、阳气加和气”。他指出:“由统一的‘道’本身产生出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由对立的两方而产生出第三者——和气,进而形成万物,这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道’到万物并不是直接的,中间要通过‘气’来转化,气也是‘道’产生的。”

(4)对“冲”的解读。

回顾古代人、现代人对《道德经》第四十章那一段原文不同的解释可以发现,要想妥当理解其含义,关键在于妥当理解其中“冲”的含义。这一点,显然至关重要。

陶鸿庆先生在《读诸子札记》中指出,《列子·天瑞》所言“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中的“冲”应读为“中”。 他引用了《文子·九守》所云“故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卮。其冲即正,其盈即覆”,指出“冲”即“中”也。他还指出,《文子·精诚》所云“执冲含和”,以及《淮南子·泰族训》所云“执中含和”,都是“冲”与“中”通用的证据。因此,他认为《列子·天瑞》应读为“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中和气者为人”。如此一来,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其意通顺。那么,“中气”又是什么呢?他引用《文子·上德》篇所云“冲气以为和,和居中央”的说法,认为“中气”乃“宅和气之中也”。他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是将中气与和气理解为两种不同的东西,中气居于和气之中。

张舜徽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冲为盅之借字,谓虚中也。”

笔者认为,陶鸿庆先生将“冲”读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妥当解读前述原文指出了恰当的方向。如果读为“冲”字,容易将其理解为动词,其义为“冲击”“冲动”,从而将“冲气”理解为阴阳二气之相互冲动或相互作用。持这种看法的研究者非常多。而如果将“冲”读为“中”,则含义一般为“中央的”“中间的”,这种理解见于《文子·上德》。因为“冲(中)气以为和”,而“和居中央”,所以《文子·上德》将“中”理解为“中央的”“中间的”。“和居中央”之说,也见于《管子》所云“中央曰土……中正无私,实辅四时……岁掌和,和为雨”,有“中央对应和(气)”之意。

当然,《道德经》“中气”后面的“和气”也提示“中”可作“中和”“中性”之意。

总而言之,《道德经》中的“冲”可读为“中”,这种“中”可以理解为“中间的”或“中性的”。如此一来,“中气”“和气”既不是“阳气”,也不是“阴气”,而是独立的,可以看成第三种气,从而与“阳气”“阴气”呈三足鼎立之势。

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因为《文子》《庄子》将“和”理解为阴阳二者之和,所以从那以后,主流观点一直认为,和、和气只不过是阴阳二气调和的产物,没有独立的身份。这样的理解固然可以。

然而,将“中气”“和气”视为独立的第三种气的话,则在理论上有巨大的益处。这是因为,如果“中气”“和气”是独立的第三种气,则《道德经》里提出的并非“阴阳”二气学说,而是“阳中阴”三气学说。这样一来,即可与“阳和阴”或“阳和阴五行”学说 对接。它的核心观点如下:存在阳、和、阴三种独立的气(或“炁”)。阳气包括少阳木气、太阳火气及其他的一些阳气;阴气包括少阴金气、太阴水气以及其他的一些阴气;和气即土气。这里,五气中的木、火、土、金、水只是类比,与这五物没有本质联系。这种学说很好地解释了“阴阳之气”(以及“和气”)与“五行之气”之间的关系,也能解释为何木气、火气都被称为阳气(少阳之气、太阳之气),金气、水气都被称为阴气(少阴之气、太阴之气)。

2. 《道德经》里的五行

《道德经》里涉及五行的只有一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此处五色、五音、五味是与五行有关的术语,但未具体说明。

(二)《文子》

《文子》又称《通玄真经》,作者是文子。《文子》一书之主旨在于,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道家学说。相传文子是和孔子同一时代的人,是老子的学生。

1.阴阳之交接

《上仁》篇指出了阴阳是通过“交接”的方式来生成万物的,也提出阴阳相“和”的重要性: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故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与成,必得和之精。故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虽然有“阴”“阳”“和”三个字,但是这里的“和气”并不是独立的,只是阴气与阳气的交和产物。

天气下,地气上,阴阳交通,万物齐同,君子用事,小人消亡,天地之道也。天气不下,地气不上,阴阳不通,万物不昌,小人得势,君子消亡,五谷不植,道德内藏。

天气、地气即阳气、阴气。“天气下,地气上,阴阳交通”是说阳气下降、阴气上升,阴阳才能交接。反之,阳气不下,阴气不上,则阴阳无法交接。这个说法画面感极强,可以称为“阳降阴升”说。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科学意味,可能与气象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2.阳吉而阴凶

《上德》篇提出了“阳吉而阴凶”故而“尚阳”的思想,认为阳是好的,是吉利的,而阴是不好的,是凶恶的。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自然界万物之中,也表现在人类社会兴衰之中。

《文子》一方面认为阴阳可以交接变成调和的和气(“阴阳交接,乃能成和”),另一方面又认为阳吉而阴凶(“阳灭阴,万物肥。阴灭阳,万物衰”),这在理论上似乎存在一定困难:吉气与凶气这两种性质相反的气如何交接变成调和的和气?

3.阴阳转化思想

《上德》篇提出了阴阳互相转化的思想:

河水深,壤在山。丘陵高,下入渊。阳气盛,变为阴。阴气盛,变为阳。故欲不可盈,乐不可极。忿无恶言,怒无作色,是谓计得。火上炎,水下流,圣人之道,以类相求。圣人偯阳,天下和同。偯阴,天下溺沉。

“阳气盛,变为阴”有三种理解。第一种,“阳气到达极盛后突然全部转为阴气”。第二种,“阳气到达极盛后,部分阳气变成了阴气”。这两种理解在逻辑上有些困难。第三种,“阳气到达极盛后,阳气所在的时空里又出现了阴气”。这种理解看起来更为合理。

4.五行观

《道原》篇认为五音、五味、五色这种“有”“实”是从“无”“虚”中产生出来的。《微明》篇也提及五行,但仅将五行与“地”相联系,隔断了五行与“天”“人”的联系。《微明》篇所引的“中黄子”是以五物来理解五行的。这固然也是一种方法,但是这样一来五行的适用范围、有效性则大为缩减。

此外,《上德》篇也有五行相胜的思想:

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掬不能塞江河;水之势胜火,一酌不能救一车之薪。

容易看出,此处五行是指五种粗大的物质。五行相胜有“金胜木”“土胜水”“水胜火”,但显然并不完整,没有提及“木胜土”“火胜金”。

(三)《关尹子》

《关尹子》据说为关尹子所作,其《二柱》篇对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特别的说法:

木之为物,钻之得火,绞之得水。金之为物,击之得火,熔之得水。金木者,水火之交也。水为精为天,火为神为地,木为魂为人,金为魄为物。运而不已者为时,包而有在者为方。惟土终始之,有解之者,有示之者。

此处提出了五行之间的关系是:木既可以得火,又可以得水;金既可以得火,又可以得水。这种说法与常见的五行相生之说并不相同。此处还提出“水为精为天,火为神为地,木为魂为人,金为魄为物”“土终始之”,这些说法不同于《洪范》的“五物五行”之说。

(四)《庄子》
1. 《庄子》里的阴阳

在《庄子》一书中,“阴阳”一词出现较多。《天运》篇认为阳清而阴浊:“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此处清气即阳气,浊气即阴气。而“阴阳之和”意味着只有“阴阳”,而“和”只是“阴阳”之调和,并非独立存在的“和气”。

《田子方》篇提及阴阳二气之交和路径: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

阴、阳之气分别从天、地出发,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交通于中而又达于和谐状态,万物由是而生,此即“阳升阴降”说。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科学意味的猜想,相对较为具体且有画面感。

虽然《庄子》与《文子》都承认阴阳二气可以“交通”,但是就阴阳二气的运动轨迹而言,《庄子》的“阳升阴降”与《文子》的“阳降阴升”正好相反:前者认为阳气从地而升,阴气从天而降;后者认为阳气从天而降,阴气从地而升。

《则阳》篇提出了阴阳的交互作用,其文云:

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是庸有。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此处提及阴阳的交互作用有“相照、相盖、相治”,但比较含糊。后文又提及了“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所谓“相代”,指后一时替代前一时;“相生”指前一时产生后一时;“相杀”指春秋互杀,夏冬互杀。

《大宗师》篇认为阴阳之气对人十分重要:

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

《在有》篇云:

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

此处将阳与喜相联系,将阴与怒相联系。它的科学意味在于试图在阴阳与人类情绪之间建立联系。

2. 《庄子》里的五行

《天地》篇提及五色、五声、五臭、五味,但未具体说明:

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五)帛书《黄帝四经》

《黄帝四经》提出了“道生法”。它将宇宙万事万物分为阴阳两方,其《称》篇云:

凡论必以阴阳[明]大义。天阳地阴,春阳秋阴,夏阳冬阴,昼阳夜阴。大国阳,小国阴。重国阳,轻国阴。有事阳而无事阴。信(伸)者阳而屈者阴。君阳臣阴。上阳下阴。男阳[女阴]。[父]阳[子]阴。兄阳弟阴……

阴阳与各种事物产生了联系,体现了阳吉阴凶的观念。这种联系,一部分较为合理,如“天阳地阴,春阳秋阴,夏阳冬阴,昼阳夜阴”,而其他部分看起来较为主观,如“有事阳而无事阴”等。

(六)《鹖冠子》

《鹖冠子》的作者是鹖冠子,据说是战国末年的楚国隐士。其人隐居深山,以鹖羽为冠,故而号曰鹖冠子。

1. 《鹖冠子》里的阴阳

《夜行》篇云“阴阳,气也”,即阴阳被视为气。《度万》篇云“阴阳者,气之正也”,即将阴阳二气的属性理解为好、善。《环流》篇云“阴阳不同气,然其为和同也”,即认为阴阳是不同的气,但是可以“和同”。

2. 《鹖冠子》里的五行

《鹖冠子》的五行观并不太统一。《度万》篇云“五气失端,四时不成”,这里是将“五行”视为“五气”。而另外两处则将“五行”视为“五物”,《王鈇》篇云:“天用四时,地用五行。”《天权》篇云:“下因地利,制以五行,左木右金前火后水中土,营军陈,士不失其宜,五度既正,无事不举,招摇在上,缮者作下,取法于天,四时求象,春用苍龙,夏用赤鸟,秋用白虎,冬用元(玄)武……故所肄学兵必先天权,陈以五行,战以五音,左倍宫角,右挟商羽,徵君为随,以朁(或作转)无素之众,陆溺溺人。”

可以看出,《鹖冠子》将五行既理解为“五气”,也理解为“五物”。

三、墨家与阴阳五行

《墨子》是记录墨家思想的主要典籍。墨家的阴阳观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墨家的五行观体现在《贵义》中,天干与五行的对应关系较为完整:

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日者曰:“我谓先生不可以北。”子墨子曰:“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且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若用子之言,则是禁天下之行者也,是围心而虚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也。”

在上述文字中,出现了四种对应关系:木对应“甲乙、青龙、东方”,火对应“丙丁、赤龙、南方”,金对应“庚辛、白龙、西方”,水对应“壬癸、黑龙、北方”。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没有提及土。

五方与五色的搭配法则在《迎敌祠》篇中也有体现。

四、阴阳家与阴阳五行

阴阳家,其全称应是“阴阳五行家”,“阴阳家”乃简称,有数几种流派,此处只提及五德终始派。

五德终始派以言说王朝政权的德运为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是邹衍。邹衍,一作骆衍,战国时期齐国人,曾经游学稷下学宫,备受尊重,被齐人尊称为“谈天衍”。他的主要思想学说是“大九州”说和“五行相胜”说。

(一)“大九州”说

邹衍的“大九州”说由西汉司马迁《史记》转述而留存(《盐铁论》《论衡》亦有提及)。《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

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按照邹衍的“大九州”说,所谓“中国”,只是一个“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有“九州”,即“禹之序九州”,此“九州”不是真正的“九州”。九个“赤县神州”合成的一个大州,才是真正的“九州”。“九州”周围有裨海环绕着,彼此不能相通。九个“九州”又组成“大九州”,其周围有大海环绕着。在那里,才有“天下”八个方面的终极之处。

根据“大九州”说,“中国”只是“大九州”中的八十一分之一而已。“大九州”说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具有科学意味的猜测:地球上最初只有一块正方形大陆,且可以细分为九大块、八十一小块。

(二)“五行相胜”说

邹衍以“五行相胜”说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五德终始”说,用来解释历史上朝代更替兴废的原因和规律。邹衍认为,各个王朝都有自己所对应和符合的“德”,即五行之德(“五德”)中的一德,它决定着该王朝的命运,而“五德”按照“五行相胜”的顺序运行。

《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记载着邹衍“五德终始”说的大旨: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始于土终于水,其顺序是土、木、金、火、水,其遵循的是“五行相胜”说。邹衍所理解的五行,既有“五气”的意味,也有“五物”的意味。也就是说,这里的“五气”,看起来是指“五物里面的气”。

要指出的是历史学家发现,早在邹衍之前,春秋末期的史墨已有“火胜金”“水胜火”之论。略早于邹衍的孙膑,其《孙膑兵法·地葆》云:“五壤之胜: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白胜青。”此二说也已有“五行相胜”之意。

(三)五行相生说

邹衍亦以“五行相生”说来说明自然运动或四时时令的变化。根据彭华教授的研究,《周礼·夏官·司爟》内含此说:“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他指出,邹衍所云的“四时变火”说实际上涉及了木火土金水之五行相生。

五、农家与阴阳五行

农家典籍里较少提及阴阳,但提及了五行,并将五行与土壤分类联系起来。

《尚书·禹贡》根据土壤颜色等因素,将九州的土壤分为“黄壤”“白壤”“白坟”“黑坟”等九类,又再细分为三等(上、中、下)九级(从“上上”到“下下”)。《管子·地员》的内容则更为丰富,提出了“九州之土”的分类,把土壤分为上、中、下三等十五类,每类都有青、黄、赤、白、黑五种,并与五音、五色等进行对应。此说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有科学意味的猜测:土壤的颜色与五行(之气)有关。

六、总结

在诸子百家的典籍中,对阴阳五行学说有较多的记载,对阴阳交接提出了一些极具画面感的猜测,并在阴阳互相转化、阴阳互相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产生了五行相生相胜的思想。

纵观先秦时代,人们对阴阳五行的认识呈现一种从模糊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尽管出现了一些具有科学意味的猜测,但是总的来说缺乏定义,难以验证。

需要关注的是,《道德经》中的“冲”可读为“中”。如果将“中气”“和气”理解为第三种独立的气,则《道德经》提出的是“阳中阴”之说,从而可以呼应从《道德经》中挖掘出来的“阳和阴”或“阳和阴五行”之说(详见第四章)。 hOEwXfe3qJFCpgDEoa1B9regkf4xpMFW68FWiFuFf2VvelZmRVbuiCH66l5olhA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