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体系与任务

一、人格心理学的定义

基于对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人格心理学简单定义为研究人格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然而,这个定义太简单了,不能很好地反映人格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为此,我们对人格心理学做一个复杂而较为全面的定义:人格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格的构成、动力及其运作、起因、发展与后果的心理科学。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做如下说明。

首先,人格心理学要探讨、解释说明人格是什么,其主要的构成或结构是什么。从前面关于人格的定义里,我们知道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示了人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差异性。对于这些心理差异,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与动物的心理行为差异,即所有人类个体将自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基本特征。这种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性,它与动物性或兽性相区别。二是人类群体之间的心理行为差异,比如民族性、国民性就属此类差异。三是个体之间的心理行为差异。例如,张三与李四相比,性格更为外向,更喜欢与人交往;王五与马六相比较,心理更容易紧张焦虑。这些差异不仅是性质上的差异,更多时候是量上或程度上的差异。

其次,人格心理学要探讨人格的动力及其运作机制。人格这种心理行为模式不是静态的“解剖结构”,而是时时处于活动中的动态过程,并通过具体的心理行为显示出来。例如,一个人具有社交性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是在其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经常发生的社会交往行为表现出来的,而这些经常发生的社交行为活动必须靠某种心理能量来驱动,并通过某些方式或心理机制来实现。

再次,人格心理学要探讨说明人格的起因以及形成发展的过程。在理论研究中,有的学者强调进化遗传等生物学因素在人格形成发展中的作用,而另一些学者则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格形成发展中的作用,还有学者认为个人自我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选择、目标设计与自身努力对自己的人格发展产生很大的作用。而对于人格形成发展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个体人格形成于婴幼儿时期,之后没有质的改变,只有量的积累与丰富;有的学者则认为人格是一个终身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限于生命的早期。这些问题目前仍有很大的争议,还有待今后不断探讨与研究。

最后,人格心理学要解释说明人格对人类个体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所起到的作用,即人格所造成的种种后果。例如,个人的人格对其学习过程与学习效率的影响;个人的人格对其健康与幸福生活的影响,等等。

二、人格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要理解它在科学中的作用与地位,有必要把它放在科学体系中来审视。所谓人格心理学的学科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内部与外部关系。

人格心理学的外部关系是指人格心理学与其相邻的学科的关系。基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性质,我们可以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格)比较特殊,它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现象,而是两者兼而有之,因此,人格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也正是因为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得它不仅与解剖生理学、遗传学、医学等自然科学有联系,而且与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与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相联系。可以说,在关于人性的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人格理论家处于非常基础性的地位,因为它与所有关于人性的学科有关,并整合了这些学科关于人性的知识。

就科学的层级体系来看,科学可以分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与三级学科等。就心理科学来说,心理学是一门一级学科。在心理学这门一级学科里包含了几十个二级分支学科,诸如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人格心理学就是其中的一门。人格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二级分支学科,存在着研究对象上的部分重叠关系。例如,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情感与意志三大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倾向性、智能、气质与性格等个性心理差异,这些个性心理差异不仅是普通心理学要研究的,而且也是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在个性心理差异这点上,人格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重叠的。又如在发展心理学中,不仅要探讨人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而且要探讨人格发展。人格发展不仅是发展心理学的内容,也是人格心理学的内容,因此,在研究人格发展问题上,发展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是重叠的。凡此种种,人格心理学几乎与所有心理学二级分支学科都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部分重叠关系。正是这种学科间的部分重叠关系,突显了人格心理学在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尽管其他学科也要研究人格,但是,它们只是从人格的某个因素、某个侧面与某个角度来探讨,只有人格心理学才是全面、系统与全方位地研究人格,试图从整体上把握人性与人的心理行为。正如赫根汉所说:“在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心理学中,人格理论家处于非常独特的地位。绝大多数其他分支的心理学家往往只深入地研究人的某一方面。比如,他们只研究儿童发展、老年问题,或知觉、智力、学习、动机、创造性等。只有人格理论家才企图描绘出一幅关于人的完整的图画。”

人格心理学的内部关系即人格心理学的主要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就人格心理学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人格心理学的体系分析、人格心理学主要任务的阐述、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的剖析,以及人格心理学的理论问题与方法论的探讨。这个部分实际上是人格心理学的元分析,把人格心理学本身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进行探讨,回答什么是人格心理学这一中心问题。

第二部分是人格心理学的主体,阐述人格心理学主要学派的人格理论、研究方法与应用成果。人格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究竟有哪些?现在仍然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有精神分析、特质论、行为主义学习论、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或认知论)五大学派;有的学者将精神分析分为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得到六大学派。本书考虑到人格心理学发展的趋势,再加上生物学论、积极心理学,得到人格心理学的八大学派。

第三部分是专题研究,即人格心理学家就某些重要的人格特征,如攻击性、焦虑特质、变态人格、自尊、乐观、利他等等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

在人格心理学体系中,绪论部分是对人格心理学的元分析与概要介绍,起到一个提纲导引的作用。第二部分是人格心理学的全面展开,展示其主要的人格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是在前面人格理论与研究范式引导下,在某些方面、某些人格特质上的深化与精细化研究。由于本书是一部心理学专业本科教材,主要介绍人格心理学体系中的前两个部分,对于第三部分的研究不做专门介绍,只是在介绍部分学派的研究成果时,适当穿插介绍少量的专题研究成果。

三、人格心理学的任务

这门学科要完成两大任务:一是理论任务,二是实践任务。

在理论方面,人格心理学不仅要探讨本学科的一般性理论问题,诸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体系,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及理论评价;人格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与主要研究途径等问题,而且要建立人格理论来回答有关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这包括:人的本性是什么,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人格的结构是什么,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的人格构成要素有哪些,这些构成要素是以什么方式组合起来的;基本的人格特征有哪些,如何描述与测量这些人格特征;人格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人格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发展起来的;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遗传、环境与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究竟起什么作用;人格的发展是连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人格发展要经历哪些普遍性的阶段,这些阶段有什么重要特征。

一个人格心理学家若能系统和连贯地回答以上关于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人格理论体系。目前,心理学家们已经建立了众多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但从其理论渊源和基本观点上,我们可以发现有八个主要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生物学论、行为主义学习论、人本主义、认知论与积极心理学。我们将在本书的后面章节中逐一介绍。

在应用部分,人格心理学家要运用有关的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于某个实践领域,解决该领域中的具体实践问题。例如,在学校教育实践方面,对学生的智能、气质与性格等心理特点进行测量评估,以便因材施教;在健康实践方面,对某些人的心理问题、人格障碍进行咨询和矫正;在人事管理方面,采用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评价人才、选拔人才与使用人才。总之,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人格测量、咨询与治疗的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为各种社会实践服务。 gMlrc35TgcCJmam07kxMKClsiA7kFxjUdpmK/OQyS9HJP4ZBhkD65woS0Pm3gV7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