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版自序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性、人的心理的共性与差异性,以及人格的结构与发展等重要问题的学科,它在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且在广泛的社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这一学科吸引了许多心理学理论工作者与应用心理学工作者。

本人自20世纪80年代初读研究生时起,就对这一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后,本人又长期从事人格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8年本人与一些合作者共同编写并出版了《经典人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和《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后本人又出版了3本人格心理学本科教材,即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和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的《人格心理学》。2016年本人对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人格心理学》进行了修订,出版了2017年版《人格心理学》,这本教材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已经被国内几十所大学选作心理学本科专业课程的教材,并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自从2017年版《人格心理学》出版以来,世界经历着一个复杂与变化迅速的特殊时期。世界全球化受阻,经济发展逐渐衰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反复泛滥,加剧了各种心理危机与心理疾病的发生,这些问题需要多学科包括人格心理学共同参与探讨与解决。社会对人格心理学的需求在加大,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人格心理学的教材,对人格心理学教材进行修订,并重新出版。为此,本人在暨南大学出版社编辑的多次催促下对第二版《人格心理学》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在修改过程中,我们力求突出人格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理论的系统性,反映本学科的发展与新成果,且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应用操作性。因此,修改后再版的《人格心理学》既可以作为大学心理学与教育学专业本科学生、研究生学习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又可以为广大青年学生与人事管理干部应对自己领域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理解人性、认识自己与他人,以及培养健全人格提供参考。

第三版的《人格心理学》与2017年版相比较,教材的框架结构、主要内容与写作风格是基本一致的。在书的框架结构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把人格心理学作为对象来研讨,属于科学哲学与方法论的范畴;第二部分是人格心理学的主要部分,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范式或人格心理学主要学派的人格理论作为主要内容。尽管新版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与前版基本一致,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是有所变动与修改:

第一,加强了绪论部分,把第二版绪论的一章扩充为两章。第一章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主要阐述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与任务、历史与发展。该章不仅介绍西方的古代与近代人格心理学思想,人格心理学在西方的形成与发展,而且还介绍了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以及科学人格心理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这对于读者了解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以及开展人格心理学本土研究是有意义的。

第二,第三章到第十章属于人格心理学的本论部分,着重介绍人格心理学主要理论范式或学派的人格理论与研究。这部分共有八章,其各章内容结构基本统一。在内容上,每一章的前面几节一般都是介绍某学派几个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与研究成果,最后一节一般是介绍该学派主要研究方法与应用研究成果,特别是相关的心理测验与心理治疗等内容。

第三,每一章增加了一个专栏,主要介绍与这章内容相关的研究、背景与应用等。例如:第一章的专栏介绍了西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与背景;第二章的专栏介绍了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经验取样法;第三章的专栏是介绍与弗洛伊德无意识压抑理论有关的观念压抑的实验研究成果;第四章的专栏介绍了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的策略,等等。

第四,更换和增加了某些反映人格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的参考文献。

全书共有十章:第一章是“人格与人格心理学”,阐述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与任务、历史与发展;第二章是“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介绍人格心理学的理论问题与理论范式,人格心理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第三章是“古典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论与人格发展阶段论,以及有关的研究方法与应用成果;第四章是“新精神分析”,主要阐述新精神分析的个体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和社会文化论,以及有关的研究与应用;第五章是“特质论”,介绍奥尔波特、卡特尔的人格理论,并介绍特质论的新发展即大五人格因素论,以及特质论的研究与应用;第六章是“生物学论”,主要介绍荣格的集体潜意识论、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以及行为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等人格理论,以及有关的研究与应用;第七章是“行为主义学习论”,介绍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应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以及有关的研究与应用;第八章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阐述主要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等人的人格理论,以及有关的研究与应用;第九章是“认知心理学”,阐述认知方式与心理分化论、个人建构理论,以及个体认知因素等人格理论和认知治疗方法;第十章是“积极心理学”,主要介绍自我决定理论、积极人格理论,以及积极教育与积极治疗等。

本书的编写参考了国内外同行的大量相关资料,其再版得到了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水平与经验所限,教材中难免有错误或不足之处,敬请读者与同行批评指正。

郑雪
2022年春于广州番禺山语轩 Pt+NMk2TRgzfMFw/1cLDoNIDOsGC4uBFsR+xV4eqk0sb9VRJX3QH7vvrYlIQh+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