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疫情袭击全球,全球经济形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就在这种背景中,粤港澳大湾区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之下,经济率先恢复上行态势并获得了全球资本的青睐。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连续4 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为粤港澳大湾区释放政策红利。2020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门在国务院牵头带领下,共同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将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早在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就明确指出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在同年10 月18 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此举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涵盖“九市两特区”,占地5.6万平方公里、人口8600余万。2018年,该地区的GDP总量已达10.867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2%。预测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将超过日本东京湾区和美国纽约湾区,在世界四大湾区中占据首位。
大湾区建设必将是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并促进更高层次的制度变革与创新。因此,大湾区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接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大湾区必将形成集研发、转化、制造于一体,资本、技术、人才相互融通的经济格局。
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大陆对台政策的重要内容,2020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台办等十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即“11条措施”),这是继2018年“31条措施”、2019年“26条措施”之后,中央政府出台助力台资企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至今已逐步共享了大陆发展的红利,大湾区建设也将更好地惠及广大台湾同胞。大湾区是台商重要投资的区域,广东作为开放型经济大省、对台经贸合作大省,是台商最早登陆和重要的集聚地之一。根据国务院台办信息,台商累计在粤设立企业多达3 万家,台资企业基础扎实、根基深厚,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积累了扎实的产业链基础。同时,大湾区也在为台资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开拓内销市场、推动两岸经济融合不断提供帮助。根据战略规划,大湾区建设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当前台湾也在推动新的产业政策升级,谋求在物联网、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科技、智能机械等领域取得发展。然而,台湾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存在先天的不足,有市场规模较小、要素禀赋存在短板等问题,因此,台湾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需要积极地向大陆靠拢,并努力实现优势互补。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台湾属于外向型经济体,“西进”(前往大陆)还是“南向”(前往东南亚地区)的争议持续了40多年。长期以来,台湾同胞希望走出以代工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但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成功,逐步陷入“闷经济”状态,导致社会充满焦虑并缺乏方向感。面对经济转型,大陆很早便对台湾开放,台湾的众多企业家借助大陆的资源优势,纷纷前来设厂,使台湾在与全球经济体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在深耕40 多年后,很多在大湾区的台资企业已经闻名遐迩,而大湾区战略的提出与建设对台资企业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
一般认为,台资企业是指由台湾同胞投资兴建的企业,其投资方式可以是独资的,也可以是合资的。台资企业是以投资对象来确定的,而不是以经营方式来划分的。很多台资企业是以香港、澳门为跳板进入大陆的,由台资变为港资或合资企业,或是在大陆取得发展后,前去香港或其他地区上市,成为港资或外资企业,但其实际上还是属于台资企业。为了更好地定义台资企业,在统计上,不论其原始注册地、控股方情况如何,本书界定因为身份认同而加入当地台商协会的企业为台资企业。根据台商协会的初步统计,目前在大湾区有数千家台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台资企业善于耕耘市场,面向世界,只要方向正确,自然能分享大湾区建设释放的庞大红利。目前,大湾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各类型企业在政策环境变化下都有所发展,这将导致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那么,在这种巨变之下,台资企业要参与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尤其需要从产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大湾区中打造出色的竞争力。在企业实际运营中,企业管理层需要及时调整与执行相关策略,这正是本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本书通过分析大湾区台资企业竞争力的构成,细化企业竞争力的结构和提升路径,为提升台资企业竞争力提供支持,同时也帮助台资企业积极参与大湾区产业布局与升级,加速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