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问题的研究起源于西方欧美国家。从美英两国强调的“股东至上”理论开始谈起,该理论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 世纪60年代,这种企业管理理论阐述的企业关系更多强调的是股东利益。随着德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经济迅速崛起,美英企业的这种理念受到了冲击。然后,有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发现“股东至上”理论更多强调的是公司治理模式,公司代理人在短期目标的压力下很难顾及公司长远的发展,这样必然使得公司长远利益受损。而以多元化经营与管理见长的日本和德国公司,则更多的是强调利益相关者,并且不断地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融入人本主义,使得主流企业管理理论由股东至上理论转换为利益相关者理论。这个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也使得西方企业开始重新面对自身企业的问题。此时,西方国家的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上也面临了很大压力。企业的伦理、社会责任与环境治理等种种问题成为企业管理学者要研究的课题。企业经营产生的这些问题也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关注。政府相继出台了越来越多的监管措施,企业生存的大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有的大企业因非常难适应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使得自身竞争力不足而被淘汰。为此,许多管理学家开始对企业管理与企业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
欧美国家企业的管理理论最早以“谁是企业的主人”问题为出发点开始研究。Friedrich Hayek (1974)指出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各界均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因此,西方的古典经济学一直强调企业的出资人即是企业的所有者,他在公司的权利是任何人都不可侵犯的。该理论强调企业更多的是一种出资人意志的集合。同时,西方社会市场也有要尊重企业股东的权利这样的论调。当时的政府制定了多项保护企业股东权利的法律。因此,从社会到民众再到市场上一直奉行股东至上的理论,这种理论也成为当时欧美国家进行企业治理的主流理论,强调将股东利益最大化。Jay Barney (1991)认为如果企业的股东与企业的管理者利益一致,则该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没有问题。但是,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第一代创业股东退休之后会引入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的理念与企业出资人利益不同,职业经理人更多倾向于公司的短期业绩和个人的收入,这样会使得其经营制定政策时更多倾向于短期的个体行为。而股东因为没有过多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所以在很多经营环节中很难及时察觉公司经营理念的变化。这种股东至上理论与职业经理人模式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英美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出现问题。
随着德国、日本及东南亚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崛起,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公司采用的新型企业管理理念逐渐走入大众视线。Donald (2003)认为企业是以企业所有权为中心形成的一种相关利益者集合。这些利益者包括了公司的出资人、股东、管理层、客户经理与债务人等。这种新的理念一方面是对企业股权日益分化的一种应对,另一方面也是强调企业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都有权利分享红利并对公司的发展承担相应责任。同时这种理念也使得个体成为与公司密不可分的利益相关者。基于这样的理念,管理者对公司企业管理的认知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改变并形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许多公司的架构也围绕利益相关者来展开。Labroo (2009)认为该理论借鉴波特的战略管理思想,更多地将企业的目标与所有利益相关人密切结合,进而形成利益相关者,通过利益相关者使企业在社会中维持良好的运转。在这种关联集合中,大家相互信任,有共同目标并从中受益,使得大家更为看重企业长远利益,这样的企业管理理论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这使得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管理学界的一种新的思想,受到后人的不断研究。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部分企业通过构建整体系统,使商业生态实现资源共享并构建稳定的企业价值,以此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在现实企业中,苹果公司在商业生态系统的转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最早起源于1993 年,该理论认为只有组织和个人相互作用才能共同促进企业发展,进而能够连成共同体。该理论更多强调商业公司可以通过专业互补、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和共同演化这些措施来实现整个商业系统的稳定。Jason(2003)意识到商业生态系统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其中主导企业需要积极进行内部的价值创造并引导商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商业生态系统与普通商业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同,需要企业在资源、能力、价值、创新和混搭组织五种视角下进行构建。企业通过构建这种体系化的商业生态系统来实现整体的商业利益,完成商业变革。同时,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保障企业自身利益,并在其与其他竞争企业之间形成护城河。在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后,企业还可获得足够利润从事产品研发,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理论是空间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最早从产业集群理论演变而来。Pierre (2009)指出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分工和专业化能够产生规模经济,同时有助于部门的细化,进而激发某一空间内众多经济参与者的活力而形成集群。新古典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则强调企业通过工业专业化分工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从而实现产业的集群,马歇尔的专业化分工没有考虑区域间企业迁入与迁出的动态因素,忽略了企业中产业组织的外部连接。韦伯则从区位的角度阐明了企业靠近集群的好处与成本,他更多是从市场化的因素来判断区间因素的重要性。区域经济理论发展到了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通过强调经济增长的过程,形成以都市为中心的产业形态,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20 世纪90 年代,Paul Krugman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空间经济理论,该理论突出企业内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情况。陈建军(2008)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到了20 世纪70 年代,鉴于当时全球产业园区大发展的背景,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新产业区。其理论更多强调企业与园区间的一种关系,而且随着管理学制度的不断发展,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情况。
区域竞争优势理论由西方学者提出,强调企业在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等方面创造出的竞争优势,以此来打造区域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优势。Labroo (2009)认为一个地域要想获得产业上的成功必须在地理位置上呈现集中的趋势,将销售商、顾客和供应商在地理位置上集中而实现该产业区域的相对优势。这种理论的工作原理基于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区域内邻近的生产要素的投入获得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和新型企业管理理论来提高生产效率。第二,通过集群内企业彼此的持续创新,形成创新中心。第三,通过提高企业进入和退出风险来提高企业的壁垒,从而优化企业成员间相互发展的条件,进而提高区域内生产环境的效率。陈晓萍(2011)指出集群的这种区域竞争效果往往产生在特定的地理区间中。现在产业园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区间因素,区间相近,可以节省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通常企业会聚集在某些城市中,进而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有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整体提高。
区域创新环境理论强调区域创新与环境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一个区域中企业的创新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本区域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那么可以形成产业的集聚,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李刚(2005)指出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频繁投资与相互竞争,一个地区想要获得足够的竞争力,必须具备动态创新能力,这种能力与当前特定的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最终的创新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伍湘陵(2019)认为只有在特定的区域环境中,个体企业组织才能优先通过接近的地理环境进行接触,通过彼此信息交流碰撞,获得更多有利于自身企业发展的知识,进而促进整个区域相关产业知识的发展,以此形成较强的产业集聚能力,提高整体产业创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