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评价理论与翻译研究

评价理论是Martin&White等学者对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进行发展而提出来的,是在语言的人际意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词汇语法框架。近年来评价理论开始介入到语篇翻译的研究中,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司炳月、高松(2019)从评价理论的级差系统出发,以 201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中英文本为语料,辅以UAM Corpus Tool 3语料库统计软件,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级差资源在外宣译本的分布情况和形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指出中文原文和英语译文文本之间级差资源的表现形式并不完全对等,中文的孤立式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转化成了注入式资源,有些级差资源的呈现形式还借助了一些修辞手段,如隐喻、重复,以及倒装等语法手段。

陈曦蓉(2019)运用评价理论,以华为公司相关语料为例,探讨年报致辞语篇态度的表达方式及翻译策略。研究发现,年报致辞语篇作为上市公司建立、宣介自身形象的重要工具,其态度意义的显性表达可用于传递年报致辞语篇中积极有为的正面情感,译者应尽量选用态度类型相同的词汇资源,并借助过程转换等语法手段,提升年报致辞语篇对外宣介的认可度。

于丽(2019)基于汉英对应小说语料库,以评价系统为分析框架,进行汉译英原文与译文和英译汉原文与译文评价范畴的对比研究,指出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与译文的态度意义基本一致,但原文与译文在介入和级差意义的建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译者通过调整内外声源使信息正确化、客观化,减少主体的直接介入和干预;通过态度和原型范畴的级差化,建构语义范畴内的对话空间,与原文相比信息和态度的读者可接受性增强。

司显柱、庞玉厚(2018)介绍了评价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然后聚焦评价系统中的态度系统,考察评价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指出,“语篇传递出的基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评价资源决定的。评价理论对于翻译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好的翻译理论必须能够有效地揭示如何尽可能地把源语语篇(即原文)的评价意义转换到目的语语篇(即译文)”。司显柱(2018)分述态度系统、级差系统和介入系统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讨论这三个系统之于翻译研究和实践的价值。

刘慧丹(2018)以评价系统为分析工具,用语料库方法探讨 15部莎士比亚戏剧中UN/HAPPINESS类情感意义在梁实秋译本和朱生豪译本中传递方式和程度的异同,发现两位译者都倾向再现原文情感意义;两个汉译本的情感强度较之原文都有显著的提升,且都不时将原文中的情感意义转换为鉴赏或判断意义。

张荆欣、伍思静(2018)以自建的小型语料库为依托,在评价理论框架下,从态度系统下的情感、判断、鉴赏三个维度对三个知名品牌的男女香水广告的话语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三者之间同一性、差异性及其背后的原因。

徐臖(2011)以评价理论为框架,以社论语篇作为案例,对商务翻译的态度资源、显性评价、隐性评价进行了分析。 69WRyhC1FC7dAY/KZKFC6sm9foN7K1GJ85E9eBiAEDiy+GoaefPInxR+kgOoYD4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