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声(1890—1956 年),字今甫、金甫,号歆甫,笔名希声,山东省蓬莱市水城村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新文化运动爆发后,杨振声受《新青年》影响,滋生出“叛逆的种子”,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与傅斯年、罗家伦等人筹办“新潮社”,并担任《新潮》杂志编辑部书记,《贞女》《一个兵的家》《磨面的老王》等小说都在《新潮》上发表,以写实的笔触揭示社会问题,彰显着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意识。杨振声少年时代在海边生活,曾目睹渔民的生存苦难,他们长期在大海的惊涛骇浪中、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下求生存。这成为杨振声以后小说创作的素材,他留下了《渔家》《荒岛上的故事》等经典作品。可以说,杨振声一生的文学创作无不贯穿着五四启蒙精神,是一个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涉及反帝反封建、工农生活疾苦、乡间民俗、女性解放等主题。
一个春天的下午,雨声滴沥滴沥的打窗外的树。那雨已经是下了好几天了,连那屋子里面的地,都水汪汪的要津上水来。这一间草盖的房子,在一颗老槐树的旁边;房子上面的草,已是很薄的了;还有几处露出土来;在一个屋角的上面,盖的一块破席子。那屋子里面的墙,被雨水润透,一块一块的往下落泥。那窗上的纸经雨一洗被风都吹破。上面塞的一些破衣裳。所以那屋子里面十分惨淡黑暗的了。
屋子的墙角,放着一铺破床,床上坐的一个女人,有三十多岁,正修补一架打鱼的破网。旁边坐着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子,给她理线,床头上还躺的一个小孩子,不过有一岁的光景,仰着黄黄的脸儿睡觉。那女人织了一回网,用手支着腮儿出一回神。回身取一件破袄,给那睡觉的小孩子盖好,又皱着眉儿出神。
那女孩子抬头望见他母亲的样子,便说道:“妈妈!爸爸出去借米,怎么还不回来?我的肚子饿……痛……哎哟!”说着便用手去捧肚子。
那女人接着说道:“好孩子!你别着急,你爸爸快回来了。”
那女孩子又接着问道:“爸爸是上张家去借米的吗?”
那女人道:“是的,上次借了他家的米,尚未还他,这次还不知道他借……”
那女孩子道:“那一天我到张家去玩,她家的蓉姐姐拿馍馍喂狗,我从她要一块吃,她倒不给我。”
她母亲道:“罢呀!人家有钱!命好!”
那女孩子道:“咱们因为甚么没有钱?怎么就命不好?”正说着,一阵雨水从那屋顶上淋了下来,打了那女孩子一身,那女孩子不觉的打了个寒噤,说道:“不好了!屋子上面的席教风吹掀了。快把床挪一挪罢。”说完,便同他母亲来拉床。正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打着一把破伞,通身的衣裳都湿了,走了进来。那女孩子叫道:“爸爸来了!你借了米回来了么?”那男人夹着肩膊,颤声说道:“没……没……”
那女人急道:“我们两天没有动火了,又没处再去借米,这不得等着饿……”这句话倒说的那女孩子想起饿来了,哭道:“爸爸,饿……饿死……我了!”
那男人拭眼说道:“你乖,别哭,等到好了天,我打鱼卖了钱,就有的吃了,不挨饿了!”说着,只听哇的一声,床上睡觉的小孩子也醒了,那女人忙的抱了起来,给他奶子吃。但是那小孩子衔着奶子在口里,只是不住的哭。那女人拿下奶子看了一看,道:“哎哟!这奶子是没得汤了!怪不得他哭呢,这怎么……”说着,便用袖子去拭眼。那女孩子看见她母亲哭了,越发哭个不住。那男子包着眼泪,转了脸往上望那房子上面的窟洞。
那时已是黄昏了,雨渐渐的住了,但是还没开晴。忽听门外叫道:“王茂,你的渔旗子税还不快纳么?”说着,一声门响,进来了个穿蓝军衣的人,手里拉着一根马棒,嘴里吸着纸烟,挺着胸腹,甩着个大辫子,一摇一摆的走进来。王茂见是一位水上警察,就带了几分怕,忙陪笑道:“老爷!我这里连饭都没得吃,那里有钱上税。再等几天我给你送去罢。”那警察从鼻子里出来两道烟,慢慢的说道:“你有没有的吃我不管,这渔旗子税总是要纳的,难道你说没有饭吃,就不纳税了么?没有饭吃的人多着呢,那一个敢不纳税来。快点!我若回去禀了老爷,办你个抗税的罪,你就担不了兜着走!快点罢!”
王茂道:“我前些日子预备了两块大洋,这几天没的吃,还没敢动用。等着再借三块,一遭儿给你送去。不是……你先拿这两块去。”
那警察道:“不成,得一块儿交齐。”
王茂道:“老爷!我今年时气不好,上一次下了网,又教旁人把鱼偷了去,连网都割去了,所以我……”
那警察不等他说完,便接口道:“胡说,有我们水上警察,那一个还敢偷鱼。难道我们偷了你的鱼不成!你分明抗税,不要胡说,非要带你见我们老爷去不成。——快走——不成。”说着,拉了他就要走。
那女孩子原是哭着的,后来看见那警察来了,她便吓的跑到她母亲的背后,一声也不敢哭了。今见那警察要带她父亲,她怕的又哭起来了。那女人也急了,把小孩子放在床上,跑来求那警察道:“老爷饶了他罢!你若把他带……我们一家……都要饿……死了!”那警察仰了脸,只作不理,说道:“走!走!别费话啦。”说着,拉了王茂就走。吓的那女人孩子一齐哭起来。那时雨又下大了,澎湃之声与哭声相和。
忽听哗喇的一声,接着那小孩子哭了一声,就无动静了。那女孩子哭叫道:“后墙教雨冲倒了,弟弟……”
王茂听了,哀告那警察道:“你放了手!我看看我的孩子再走!”那警察那里听他,拉着就走了。那女孩子还在后面哭着叫:“爸爸……爸爸……妈妈晕过去了……哎呀!”
那时天已昏黑,王茂走的远了;犹听得他的女孩子叫哭之声,被风送到他的耳朵里,时断时续的。
1919 年
《渔家》最早发表于 1919 年 3 月 1 日的《新潮》(第 1 卷第 3 号)。古典诗词中的渔家生活常常被想象成一种闲适恬淡、悠闲自得的精神乌托邦,但杨振声的《渔家》中看不到传统文学中“渔家乐”的画面,而是道出了沿海渔民生活的艰难。同时《渔家》在一定程度上也超越了当时文坛对个性独立解放、婚姻自由等社会问题的关注,把目光投向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不幸,以此暴露社会矛盾与症结,意义深远。小说讲述了一个春天的下午,正是风雨交加之时,沿海渔民凄惨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作者关注社会现实、积极探索人生、体恤民间疾苦的创作倾向。《渔家》详写了海边老槐树旁渔民家的陈设:一间草房子,房屋上面铺着很薄的草与快被风吹掀的破席,以及屋角的破床、几乎被雨水浸透的墙面、被风吹破的窗纸等。就是这样破败不堪、在风雨中摇摆的茅屋里,生活着一户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渔民。作品以哀景衬哀情,女人正修补一架打鱼的破网,八九岁的女孩在帮忙,床头还躺着一个一岁光景的小男孩,他们焦急地等待着外出借粮的男主人归来,等来的却是男主人王茂空空如也的双手,小孩子难以忍受饥饿的折磨而哭泣不止,当一家人正在为生计发愁的时候,一位水上警察“手里拉着一根马棒,嘴里吸着纸烟,挺着胸腹,甩着个大辫子,一摇一摆的走进来”。这一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的架势预示着王茂一家将要面临的灾难。最后因逼迫交纳渔旗子税,提前预备的两块大洋不够,男主人被拉走,背后是倒塌的房屋与被压在下面的孩子、哭晕过去的女人……作者以沉郁的笔调,通过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种类繁多的苛捐杂税呈现渔民凄惨的生活,控诉社会罪恶。鲁迅称当时发表在《新潮》上的作品:“过于巧合,在一刹时中,在一个人上,会聚集了一切难堪的不幸。” 这一评价是客观的,指明了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幼稚,《渔家》同样存有这样的缺憾,但作者关怀底层民众生存处境的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对五四文学主题的回应,代表着新文学初期的成就,也使我们看到了沿海地区渔民生存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