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席卷全球,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深刻影响着个体的工作和生活,人类社会正在迅速进入“互联网+”时代,残障群体也被裹挟着卷入“互联网+”的浪潮。然而,残疾人在有偿就业中的边缘化一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尽管随着全球立法的改进,人们普遍认为残疾人享有平等的工作权利,但残疾人仍然被明显排除在工作之外,世界各地的残疾人比非残疾人的同龄人就业的可能性更低。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为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改善生活质量、融入社会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传统经济中,“残疾人依然从事入门级、低技能、低工资的工作”
。而数字化媒体时代,“平台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主导中心”
,互联网的普及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数字化媒介接触,互联网经济的强信息化特征,把残疾人从“此时此地”的场景限制和“亲力亲为”的身体限制中解放出来,残疾人在就业市场中的非平等竞争地位得到极大改变
。2017年,中国残联(CDPF)等部门印发《电子商务助残扶贫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加强培训指导,支持残疾人电商创业。
之后,各省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残疾人实现电子商务就业创业。政府或残联牵头开展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成为共识性举措,这也是残疾人能否实现数字化就业的关键所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群体活跃在电商平台从事网点运营工作,由于平台化的逐步深入,社会上出现了专门面对残障群体提供数字平台专业化网课培训的就业孵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