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赋权的视角下看,过去特定的视角和世界观塑造了残障人士的生活经历,许多残障人士的互动世界仅限于亲密的家庭成员,而在线交流让残障人士接触到陌生人的世界,增加了残障人士与不同世界观的人的接触,大大提高了残障群体在互联网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并且这种交流将在不受他们的“悲剧”支配的环境中进行,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一种“去角色化”互动,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利用文本或其他形式的符号与他人进行交流,基于符号的交互给他们带来了更平等化的交流方式,他们可以搁置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在网络中完成身份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主动或被动,他们都拥有了现实中被限制的自主权,能够去选择自己心仪的恋爱对象,在网络上与之相处时,又可以完成自我身份的再认识。
研究认为,虽然互联网给残障人士提供一个新的虚拟空间,让他们能够实现自由平等地表达情感、自我认识,甚至是继续社会化,但是在网恋过程中,依然无法避免众多问题的产生。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带给残障群体希望,让他们产生对未来和伴侣的希冀,却又在现实中展现出残酷的一面,让他们的美好幻想破灭。残障人士对平等、美好的浪漫关系的向往使他们产生对网恋这一形式的深厚依恋,互联网的赋权表面上提供了很多的选择和新的恋爱空间,但是实际上也成为他们痛苦的来源,体现出一种无法避免的残酷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