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颁布,使得“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方向,掀起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热潮。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如何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推陈出新,立足地方、面向区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对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需求广泛性的凸显,医学模式转变为“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模式,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健康领域科技进步都在孕育和催生医学教育变革。我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从2012年临床医学“1.0版”到2018年全类型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2.0版”,表明了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新要求,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着力培养未来解决健康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卓越医学人才方面的有益探索,旨在培养尚医德、精医术,有家国情怀、志存高远、视野开阔、勇于追逐梦想,以为人类社会服务为己任、服务健康中国的精英医学人才和医学栋梁。
2009年以来,广州医科大学稳步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2010年,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生源质量不断提升,同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临床医学专业统筹实验班”(“南山班”)。2012年,学校成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125所高校之一。在“南山班”的基础上,2013年学校成立南山学院,2014年南山学院成为广东省试点学院建设单位。2015年学校在实验班启动基于器官系统整合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年“南山学院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项目入选广东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并于2018年顺利通过验收。至此,“南山班”的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已历经十年,这是广州医科大学在卓越医学人才方面的有益探索。
钟南山在统筹实验班建立之初,就提出了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他提出“要主动对接国家对医学尖端人才的需要,培养优秀临床医生与医学科学家为一体的创新型人才”的倡议,主张我们要培养的是服务国家的优秀临床医生、优秀医学科学家和优秀医疗管理者,而不仅仅是为国外医学实验室培养实验技术人才。因此,“南山班”的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具有创新精神的临床医学研究人才、具有良好实践能力的临床型卓越医生、具有综合能力的医疗管理人才来制定,也进一步促使重视医学人文教育、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在“南山班”首先落实推行。
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南山班”开展了10余年医学生精英教育教改探索,大致采取了“三步走”的路径(见图3-2)。第一步为2010—2013年,采取入学即选拔的方式遴选学生,实施小班制、导师制,培养方案设置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实践技能培养及外语能力提升;第二步为2013—2015年,将学生选拔时间调整为一学期以后,开展基础与临床双导师制的探索,开展课程整合改革,尤为注重实验课程的整合,关注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第三步为2015年至今,重点开展器官系统课程整合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步推行,组织了基础、临床、预防、护理、人文等的跨学科教师团队,积极推进PBL教学改革;学生管理改革,探索了学长制、兼职班主任制等管理模式;重视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锻造、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等的培养。
图3-2“南山班”医学生精英教育教
钟南山院士每学年都亲自听取“南山班”教育教学工作汇报,并与教师和学生开展面对面的座谈,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出学习和教学改革建议,并给予很多鼓励与肯定,要求师生坚持走好改革探索的道路。钟院士常说,教学改革不仅是教师的事情,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来商量推进。学校稳扎稳打,踏实推进,每年做好工作总结与反思,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学校“南山班”师生间互动良好,共同致力于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学相长,达到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效果,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南山班”通过重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体系、教学组织的“四重构”路径,凝练形成了“三制三化三融合”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见图3-3),提升了学生解决健康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的能力,培养了一批兼具临床医生与优秀科学家素质的医学创新人才。“南山班”毕业生普遍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得到校内外的广泛认同。参照“南山班”精英教育模式,学校在四个临床学院分别开设实验班,在护理学、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专业也开设了特色班或卓越班。以疾病为中心的课程整合理念推广到了口腔科、儿科专业,PBL课程、整合实验课程模式已广泛应用到学校其他医学专业。南京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曾到学校交流学习开办统筹实验班的改革经验,遵义医科大学2020年开始设立临床医学“南山班”,全面复制学校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吸引了众多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医学专业学习。
图3-3“三制三化三融合”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医学教育普遍存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脱节的问题,且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基本以传统单向输入式教育模式为主,不利于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所需的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其次,地方医学院校科研创新培养体系不够健全,不利于培养“解决健康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所需的创新能力。最后,医教研未能很好协同,优质的临床及学科资源未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力。
如何在“南山班”通过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体系、教学组织的“四重构”改革,达到实验班人才培养探索的目标,学校多年来积极开展探索(见图3-4)。
图3-4 人才培养路径图
根据国家对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学校的发展规划以及钟南山院士“培养优秀临床医生、优秀临床研究者”的培养理念,“南山班”制定了“培养适应全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坚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临床医疗、医学研究、医疗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制定了《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统筹实验班(南山班)学生选拔办法》《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教学管理规定(试行)》等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实验班教学改革。
“南山班”由钟南山院士亲自参与面试选拔,亲任班主任,亲自开班授第一课。“南山班”管理上实行“三制三化三融合”机制,即选拔制、双导师制、学长制,小班小组化、国际化、个性化,器官系统课程体系融合、临床实践和科研创新体系融合、育人团队融合。选拔制即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挑选立志从医、勇于挑战的学生参与实验班改革。对学生的兴趣志向、学科潜力、综合能力等进行全面、多维度的综合评价考核,坚持“动态进出、自由选择、科学分流”原则,遴选优秀学生32 !40人组成实验班,并保持规模、稳定质量。双导师制即学生在校五年期间,前后段分别配备基础—临床两位导师,加强对学生的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并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生涯规划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学长制即将学生纳入导师科研团队,形成导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学长团队,引领本科生进入科学的殿堂。由于“南山班”实施小班小组管理,利于开展学生的个性化和国际化培养,教学上坚持小班小组化、个性化,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质,在课程选择、辅修专业、交流项目、毕业学分与学习期限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学校在“南山班”首先推行PBL教学改革,开展小组讨论式学习,重在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学科、跨学科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收集和团队合作等能力。国际化方面,“南山班”开设了系列全英及双语课程,强化国际合作,开展学期交换、暑期实验室研修、暑期课程、国际课程、国际学术会议等,选拔学生到粤港澳大湾区及境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学习交流。如每学期安排10 !15个学生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跟班学习1天,沉浸式参与PBL课堂互动;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学生参加境外假期游学,增加国际交流的机会;参加澳大利亚短期学习团并计算选修课学分;疫情期间组织学生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线上学术课程,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2015年开始,“南山班”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界限,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教改。
学校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紧密耦合,建立了“南山班”课程矩阵图,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一意识(责任意识)、五核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临床能力、合作能力、适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机融入相应的课程模块(见图3-5)。开设南山风格特色课程作为必修课,成立南山志愿服务队,将南山风格渗透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深刻感受榜样人物的精神引领力量,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认同并实践共同的价值观念。通过专业导论课、广医南山学堂、新生院士讲座、医学新生宣誓、校史馆、“抗非”纪念馆等,将人文精神贯穿到整个教育环节。在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中强化人文关怀能力的锻炼,组建南山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和革命老区开展医学调查、医疗科普、医疗援助、医疗扶贫等活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与责任担当。组建了13个跨学院、跨学科的校内外教师教学团队,医学人文专职教师加入课程团队,在每个系统融入有关医学人文的内容。以疾病为主线,打破学科界限,遵循“正常发育过程—正常解剖组织结构—正常生理功能和调节—病理变化与功能异常—疾病诊治—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疾病预防与营养—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逻辑思路,构建了骨骼肌肉系统与皮肤、血液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五官科学等器官系统疾病模块必修课程。还有细胞、分子与疾病,临床技能学等课程模块,引导学生对疾病有系统的整体认识,建立整体医疗的理念(见表3-1)。
图3-5“南山班”课程矩阵图
表3-1“南山班”各课程模块内含学科一览表
实现基础、临床、预防、人文“多学科+”纵横贯通融合,专业课程前移至第三学期,10大模块课程学时学分大幅度减少,理论讲授减至799学时以下。开设“医+ X”前沿交叉融合选修课程,如生物信息学、组学分析原理与数据挖掘、生物医学大数据与精准医疗等,着力培养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整合研究能力等。
重构教与学新模式。全面实施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研究和线上线下混合的深度学习改革,建设相匹配的学习环境与多元学习资源,为自主深度学习提供保障。探索多维评价体系改革,使评价内容综合化,即日常考勤、学习态度、课堂提问和测验、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阶段测验或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案例或问题讨论、小组答辩、技能操作及考核、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调查报告、小论文和综述、学习反思等;评价主体多元化,如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评价方式手段多样化,如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线上与线下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的多维多样化改革,引导学生学习目标向能力提升转化,更多关注思维能力、解难能力的提升(见图3-6)。
图3-6 多维评价体系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临床实践能力是基础,科研创新能力是发展,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机融合两种重要核心能力导向的教育,是学校积极探索和推进的。
首先,通过重构临床实践全阶段贯通、临床实践全方位实施、临床实践全过程多元评价、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全面保障的“四全”临床实践体系,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学生扎实的临床实践能力。一是临床实践全阶段贯通。第一学年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基础—临床双导师开展临床预见习,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强化专业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第二学年至第四学年,开设器官系统疾病课程和临床技能课程,将课内见习与床边集中见习1个月相结合;第五学年按器官系统疾病实行实习轮转。二是临床实践全方位实施。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及医学人文等多学科技能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了包含四层次(基本技能、专科技能、综合技能及综合思维)螺旋上升式临床技能学课程、临床技能培训、临床技能竞赛、见习实习在内的临床实践内容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能力。三是临床实践全过程多元评价。临床技能学课程在课堂及课后回看操作录像进行自评、生评与教师评相结合;见习课利用学习通App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评价相结合;实习阶段采用个人学习档案袋、Mini-CEX、DOPS和OSCE等相结合的多元形成性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以考核学生临床思维、临床能力为导向,采用笔试(A1、A2、A3、A4、B1型题)、技能操作、病史采集、病例分析、病历书写等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方式。四是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全面保障。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及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培训基地,搭建高水平临床教学平台,进行临床技能教学、轮转见习和实习,全面保障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其次,通过一体化设计,重构课程、实验内容、项目、国际化活动、平台“五维”科研创新体系,实现科研与转化关口前移,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一是开设前沿性课程、创新性课程、本研一体化课程和国际化课程四类理论和实验课程,将学科前沿知识、最新成果、最新指南等深度融合到课程内容中,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二是将医学基础实验内容按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四层次螺旋式上升设计。三是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教师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四类项目,鼓励教师带领本科学生开展创新科研项目研究。如教师申报校级课题,学校规定必须吸纳本科生参与,并将本科生研究成果作为项目验收的重要指标。四是开展国际化交流学习活动。如利用地域优势安排课间到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短期学习、到国外大学或医院重点实验室交流,开展寒暑假境外学习、参加国际会议等国际化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五是搭建面向学生开放的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和创业实践基地四类平台。学校将各级科研重点实验室认定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并将成效纳入重点实验室考核内容,如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南山班”科研实习一个月的基地和学生创新训练的主阵地。在“五维”体系的软支持与硬保障下,人才培养达到了做与学融合、课内与课外融合、显性与隐性融合的效果,确保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坚持医、教、研协同,致力组建跨学科专业、跨医院、跨学院、跨研究院所、跨临床专科、跨教研室的高水平、多学科协同科研与育人团队,整合人才资源、学科资源为教学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如学校各附属医院利用优势学科和专科牵头,组建了16个“基础—临床+”、8个“临床—临床”学科和临床专科共建团队,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由“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参与的13个“基础—临床+”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模块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投入“南山班”整合课程教学、PBL教学改革,担任“南山班”科研导师等。教学团队实行临床学科、基础学科“双负责人制”,保证了器官系统课程整合改革的顺利开展,也确保了PBL案例撰写的质量。通过持续举办教育理念培训、教师境外培训、临床教学能力和PBL分阶段培训,开展集体备课和试讲活动等,选派基础教师到临床进修学习,临床、基础或人文课程教师共同上一堂课,基础与临床教师共同申报课题、开展研究等,不断提升团队多学科融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