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理念

2022年6月15日,教育部召开医学教育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加强医学教育战略谋划,研究推进新医科建设,推动新时代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医学教育具有极端重要地位,是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新医科建设连接着人才,也与科研、产业直接相关。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医学教育提出新的时代命题,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医学教育带来新的外部挑战,医学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改革提出迫切要求,提高医学教育能力、加快医学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时不我待。他强调,要从全局上看医学教育,准确识变、科学求变、主动应变,更好地认识把握医学教育规律,加强总体设计、谋划结构优化、全力提高质量,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与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加快建设世界医学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踏实走好医学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一、医学教育肩负培养以人类健康为己任、有家国情怀人才的重大责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念。21世纪以来,多次全球健康卫生事件和突发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昭示了面对病毒、疾病,人类是没有国界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医学无国界,医者共仁心,在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大时代,医生要以人类健康为己任,促进医学不断进步,更好地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这也应该成为各医疗机构和每位医务人员最大的愿望。《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报告指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医药卫生人才总量供给和卫生需求相差甚远,初级保健工作者缺乏,城乡差距大,不注重疾病预防,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政策环境亟待完善。该报告提出了机构改革的建议:各国要建立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紧密联合的规划机制,使医学教育更有效地实现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立身之本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概括了我国广大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以及他们身上承载着的沉甸甸的责任与光荣使命,并被写入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对我国当代医疗卫生人员崇高的职业精神进行了定义,也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全国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秉持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将思想政治育人工作、职业教育工作贯穿医学教育、医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医学院校教师、医护人员更是身体力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高等医学院校将崇高的职业精神教育融于抗疫行动之中,全国涌现了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卓越医学人才,风雨同舟、众志成城,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体现了医者的家国情怀与人间大爱。

二、医学教育是系统性、长周期的教育,要打造终身教育的培养体系

传统“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理念需要改变,广泛开展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能使医学工作者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站在学科前沿,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医学院校不仅肩负着传授医学知识与医疗技能的任务,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责任,促进医学生自我发展与职业发展紧密契合。

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是在自我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个体在与环境变化的互动间形成的,是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也是创业能力的构成因素。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创新能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加强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能为国家提供创新型人才储备,构筑创新型国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世界范围内医疗健康与公共卫生领域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不足,面临新挑战,医学院校要为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赋能。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要把终身学习理念与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医学生在校学历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继续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2015年,教育部决定,自当年起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5+ 3”一体化),即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含中医、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2017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5+ 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一体化人才培养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是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目前,以“5+ 3”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建立,医教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医学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培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培养出能看病、会看病“标准化”医生的关键。2013年底,国家卫计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委出台《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同年8月,国家卫计委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已经初步建成。

三、医学教育新时代是转化式学习的时代,医学教育需致力于知识转化的教学和评价模式改革

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着眼于教学设计和机构设计两个层面的改革,教学改革的理想结果是实现转化式教育。报告指出,学习过程有三个层次,即授予式学习(informative learning)、形成式学习(formative learning)和转化式学习(transformative learning)。授予式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专家;形成式学习着重于社会价值观的形成,目的在于培养卫生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转化式学习是三个连续层次的最高一级,着重于培养领导特征与能力,目的在于培养推动变革的医学人才。转化式学习的意义在于它会引导学生产生三个重要的转化:从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转化为整合信息用于决策,从为专业文凭而学习转化为为了有效的团队合作而获取核心能力,从不加批判地接受现有教育转化为借鉴全球经验,致力于针对本地需要的创新。机构改革的理想结果是形成相互依存的教育体系。相互依存是以系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的关键元素,因为它强调了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的作用与影响。理想的教育也是相互依存的,涉及三个重要转化:从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各自为政转化为一个和谐统一的系统,从一个个独立的机构转化为一个协作网、一个联盟、一个联合体,从只关注单位内部运作转化为共享全球的教育内容、教学资源和革新成果。

(一)科学的学业评价能引导医学教育改革

学习层次的提出,对我们制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评估学生学业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家对教育评价十分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包含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四部分内容。另外,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也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作出教育决策,更新理念,提高教师素质。

(二)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改革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提出,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系统性评价以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改进和调整教学方式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基于特定背景或情境的,在同伴或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形成性评价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践中评价方式单一化、评价内容知识化、评价目的功利化、评价管理机械化、评价结果利用不充分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在理论教学中,部分医学院校通过学生课堂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平时表现;通过综合问题讨论、病例分析、PPT演讲或翻转课堂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理论知识测试与反馈,考查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使学生能够及时查缺补漏,提高学习效果。部分医学院校在实验教学中,借助实验报告、实验理论知识、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成果等各个环节的形成性评价,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和实验科学素养。在临床见习教学中,除了传统的病例讨论、临床活动观察等评价方式外,医学院校还应用了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档案袋评价等多种形式,推动临床见习阶段考核评价模式的变革。临床实习阶段的形成性评价则注重对学生医学知识、技能、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指导与管理。一些医学院校在毕业实习阶段采取了多样化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如临床情景模拟评价、临床实习手册评价、床边考核和临床操作技能评估(DOPS)等。

(三)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度、个性化发展的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主要是借助哲学社会科学中的质的研究方法和范式,它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在学习中建构的过程,深入挖掘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运用“深度描述”学生成就的“质”的方法,关注学生“质”方面的发展,重点是系统地检查学生的优缺点,并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作出“质”性的分析和解释。质性评价遵循多维度原则、持续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等。作为更加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一种评价方式,质性评价通过不同评价主体以及多种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学业开展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参考和指导作用。近年广泛开展的对医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等的评价,均属于质性评价。质性评价能很好地引导医学教育教学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摈弃单纯灌输知识的教育理念。

(四)混合式教学将成为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新常态

混合式教学是近年全球广泛运用的,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开展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根据学习理论,学习是需要主动参与的,有效的教学一定是依据学习的规律对学习者给予及时、准确的外部支持的活动,“线上+线下”新旧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组合,能引导学习者从浅度学习进入深度学习。2021年12月,在第十二届新华网教育论坛上,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要全力抓好高校教育教学“新基建”,抓专业、抓课程、抓教材、抓学习技术方法、抓教师,通过做好这“五抓”来托起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吴岩认为,学习技术是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是教师的一种新的能力,教师的“教”要用新技术,学生的“学”要通过新的技术来实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将引发一场新的学习革命,混合式教学要成为今后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新常态。

四、医学教育是倡导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

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愿景是,所有国家的医学卫生人才都必须接受如何运用知识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使自己成为全球团队的一员,能立足本地工作,胜任以患者和人群健康为中心的卫生系统工作,其最终目标在于确保覆盖全民的高质量综合性服务。倡导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其核心是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方法。以胜任力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是目标导向的方法,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注重的是教育结果,教育过程可视化,使学生、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方信服。

(一)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能实现医学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转化;通过早接触临床,能增进医学生与病人、社会的接触,解决医学生知识学习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培养和造就立志解决实际问题、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未来医师。因此,我们要抓住临床实践能力这个核心胜任力指标,探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改革。

(二)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是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抓手

创新能力是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必备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一是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这要求医学院校打破固化的教育观念,构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二是要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以推进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将最新的科技文化前沿知识纳入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教育的成果落实到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上。三是要重视医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随着全球化朝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应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培养具有世界格局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三)内驱动力的培养是医学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永动机

高等教育的成功就在于使每个学习者都变成主动的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有价值追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该如何做,从而满足自己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如果高等教育能够使每个学习者都具备这种能力,无疑就是高质量的。

总之,高等医学教育应当主动适应国家人民健康服务新需求和健康产业发展新要求,全方位推进医教协同育人,加快建立医学人才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的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医学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的有效衔接,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围绕全周期全过程维护群众健康需要,深化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不同类型的医学人才。 vBsV6DzzDt1PJO28zbG2zBa8xf0pfT9o9QBJ3LiTr9Ou+8D0jpEQaNDZVrcMpQD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