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旅游景区的发展

一、旅游景区的历史考查

旅游景区是何时诞生的无从追溯,世界上最早的旅游景区是哪里无法考证,古代什么样的场所才是旅游景区也很难认定。但自从旅游现象出现后,人类的旅游活动无不与某个场所相关联,这就是旅游资源所在地或旅游目的地。很显然,自然景观、出自非旅游目的的人文景观,在被人们利用为旅游活动场所时,无疑是早期的旅游目的地,它们是否称得上旅游景区有待讨论。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旅游也得到了发展,这些自然景观、出自非旅游目的的人文景观逐渐演变为旅游景区。王公贵族开始建造供自己游乐的场所,这应该是最早特意设计开发的旅游景区。当旅游逐步走向大众化的时候,为吸引旅游者而特意设计开发的纯粹的旅游景区也逐渐发展起来。另外,一些节事活动及其发生的场所也成为吸引游客的内容或变成旅游景区。

推断旅游景区的产生似乎是一种凭空猜想,但实实在在去考究旅游景区的发展历史也并不容易,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界定古代的旅游和旅游景区。我们不去作这些无谓的争论,只考究人们旅游活动的对象——自然景观、出自非旅游目的的人文景观以及历史上特意设计开发的旅游场所。历史文献对这些内容有不少的记载,一些旅游活动的场所留下了考古遗迹,它们是研究旅游景区发展历程的基本依据。当然,由于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千差万别,各地的旅游景区发展也会表现出很大差异,这里仅仅作简要回顾和总结。

二、国外旅游景区的发展

(一)早期旅游景区的发展

历史记载,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很早就出于消遣的目的游览艺术或建筑珍品的所在地。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修建了金字塔和阿蒙神庙,金字塔和阿蒙神庙以其雄伟的气势和精美的雕刻吸引人们前来观光游览,而经常举行的宗教集会也吸引了大批宗教朝觐者。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就建成了奴隶制城邦国,公元前5世纪达到全盛,当时的提洛岛、德尔菲和奥林匹亚山成为宗教圣地,也是人们的游览胜地。奥林匹亚节祭祀宙斯活动最具影响力,其间还举行集会和体育活动,延续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前3世纪,以帕特农神庙为代表的“神庙旅游热”在古希腊蔓延。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将地中海附近七个最宏伟的景观总结为“世界七大奇迹”,并一直流传至今。公元1世纪至3世纪,古罗马达到全盛时期,境内有古埃及、古希腊、古代西亚的历史遗迹,如世界古代“七大奇迹”及许多自然风景吸引人们开展旅行旅游。古罗马人利用滨水的房屋建筑来举行钓鱼、游泳等娱乐活动。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欧洲人就形成了沐浴的传统。古罗马帝国征战所到之处,修建了许多斗兽场和浴场。德国巴登巴登的温泉和英国唯一的天然温泉城巴斯在公元1世纪由古罗马人开发出来,后来这两处温泉城直接用“沐浴”命名了。公元2世纪时罗马城里有浴室856间,到了4世纪时达千余间。著名的卡拉卡拉浴场一次性就可以容纳2300人沐浴,而戴克里先浴场容纳量超过3000人。公共浴室里一般设有冷水浴、温水浴、热水浴以及蒸汽浴,浴场成了重要的社交场所,也是豪门显贵消遣娱乐之处。

零星的历史资料显示的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主要是帝王和贵族阶层)外出观光和游乐的海滨、斗兽场和温泉浴场等目的地以及宗教圣地,可以说是早期的旅游景区雏形。

(二)中世纪旅游景区的发展

中世纪指以罗马帝国解体的公元476年为起点,到公元15世纪文艺复兴为止的时期。中世纪欧洲兴起了宗教旅游,参与者较多,可以称为早期的“大众旅游”。宗教圣地成为朝觐者的目的地,是宗教型旅游景区,如中东地区的麦加和耶路撒冷、欧洲的梵蒂冈。宗教朝拜是出于信仰,不过这也是进行旅游活动的好机会。同时,为满足宗教旅游者的需求,旅店(客栈)和旅行指南等相关旅游服务内容也应运而生。为方便宗教旅游者旅行、访问旅游景区,人们设计出固定的旅游线路,将很多宗教圣地连接起来,如西班牙西北部城市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圣雅各之路。

中世纪欧洲依然延续着温泉沐浴传统,温泉旅游主要是上流社会的享受,也有一些平民百姓参与。如文艺复兴巨匠乔万尼·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谈》中就有多处讲述温泉沐浴的情景。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文化旅游也比较盛行。异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吸引人们旅游的重要因素。宗教意义的圣地、美学意义的旅游景区逐步多样化,成为这一时期旅游景区发展的特点。

(三)文艺复兴后旅游景区的发展

中世纪的宗教旅游规模较大,而文艺复兴时期的非宗教旅游只是少数上流社会人士的活动。这一时期,人们所访问的旅游目的地有美学意义的旅游景区,也有宗教圣地,还有异域自然风光目的地。

从17世纪后期到整个18世纪,社会名流十分关注康体健身型旅游,文化旅游也比较盛行,这促进了几种主要类型的旅游景区的发展,一是矿物质温泉疗养地旅游景区,如巴斯、坦布里奇韦尔斯以及布达佩斯“温泉之城”的开发。二是海滨浴场,如斯卡伯勒和马盖特的海滨度假胜地。特别是德国、比利时、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进行了大量旅游景区的开发。三是文化型景点的利用,以参观法国和意大利的历史文化遗迹景点为基础的固定路线“大旅行”活动,成为一些富裕家庭中年轻人受教育的方式,这些文化型景点也因此受到重视。

19世纪,欧洲国家的工业化造就了一批中产阶级,同时铁路的建设发展给中产阶级访问旅游景区带来了机会。海水浴成为很多人的娱乐活动,海滨旅游景区得到了发展。此时,在一些大城市以及工业化城镇中开始出现博物馆、美术馆、城市公园等新的旅游景区,这些旅游景区往往是由一些家族式的工业家们建造的。1851年,英国万国工业博览会的举办是旅游景区工业化的标志性事件,英国用钢铁与玻璃打造出“水晶宫”,陈列超过13000件展品,吸引了超过600万名观众。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行,同年,埃菲尔铁塔落成。1893年在芝加哥世博会上,摩天轮、旋转木马、过山车等出现,景点机械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贵族阶层发现了两种新的旅游吸引物,一是欧洲南部冬季的温暖气候、地中海海滨的充足阳光,因其适合人们在冬季活动而获得了较大规模的开发,一些地方通过发展赌场来满足人们冬季的休闲娱乐;二是阿尔卑斯雪山的终年积雪,为人们进行登山、滑雪活动提供了场所,这些地方从而开发了大量旅游景区。此外,温泉旅游依然盛行并不断创新,如1877年开业的德国腓特烈温泉秉承古罗马泡温泉的传统流程,整个温泉浴过程多达17项内容。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事件为基础的旅游景区比较盛行,如奥运会和大型博览会,形成了一些特色旅游景区。近代旅游业出现后,专门设计的旅游景区快速发展。19世纪末,在欧洲出现了国家或私人投资开发旅游资源的现象,掀起了一股兴建游乐场、运动场、赌场、疗养地、浴场以及博物馆、美术馆和城市公园等旅游设施的热潮;在美国,修建了许多野营地来满足人们游憩的需要,1872年创建了黄石公园,开始了国家公园系统的建设。旅游的发展拉动了旅游景区的建设,而旅游景区建设又推进了旅游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四)现代旅游景区的发展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航空业和包价旅游的发展,人们可以自由到达他国的旅游景区,汽车数量的增长使人们在本国旅游更方便,旅游景区的种类和数量也迅速增加。由于现代旅游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猛增,专门吸引游客和刺激旅游消费的旅游景区大量建造,给人们提供消遣和娱乐的主题公园因此出现并风靡全球。1955年华特·迪士尼在美国加州建造的迪士尼乐园,开启了主题公园时代。主题乐园可以满足消费者娱乐、休闲、度假等多重需求,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得到了充分运用。

这一时期,改造传统景区,创建新兴景区,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景区类型,如以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景区、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景区、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人造景区以及以海岛海滨和山地为主的休闲度假景区和以乡村和工厂为主的产业特种景区。

20世纪80年代是旅游景区发展的转折期。生活方式的改变、闲暇时间的增多、技术的进步及消费时尚的出现,使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的种种迹象日益显露。在这一时期,欧美等发达地区诞生了许多集休闲购物中心、大屏幕电影院、滨海度假游乐区等于一体的新旅游景区。世界范围内的遗产型旅游景区增加了,尤其是那些与社会史和近代史有关的旅游景区。这一时期欧洲的旧式博物馆得到了改进,其展出更加贴近观众的特点,并增加了互动性。

20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入旅游景区的鼎盛时代,并逐步走向成熟。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政府把发展旅游景区作为城市振兴和地区发展的途径,如英国政府曾经把开发“园艺节”作为扭转经济低迷的一项政策。

然而,这一时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地方的旅游景区依然处在初级阶段。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中东、南美和非洲地区都没有大型主题公园,大部分博物馆保持着原样,参观者不多。但80年代以后旅游景区的发展迅速,东南亚的海滨旅游度假区、亚洲的主题公园、非洲的野生动物世界、南美的自然景区和文化景区的发展较快。

21世纪,世界遗产旅游地保护与旅游利用受到重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科技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旅游景区的智能化、智慧化快速推进。技术进步也催生了旅游景区的新业态、新消费的发展。

三、中国旅游景区的发展

(一)古代旅游景区的发展

在夏、商、周三代,狩猎活动成为贵族常见的游乐形式。甲骨文就记载了以商王为首的商朝贵族经常开展田猎消遣活动。3000年前,临潼骊山就开辟了温泉。西周的周穆王巡游规模庞大,影响深远,他巡游过西北、华北,据传他曾西巡狩猎至波斯。帝王贵族为了狩猎游乐,兴建了“囿”。秦汉时期,供帝王游乐的宫苑具有相当规模。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艺术受到重视,士大夫的私家园林纷纷出现,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基础。

历史上出现了一些世界著名的商业都会,如汉唐的长安、洛阳,宋代的汴梁、临安,元朝的大都、泉州、广州,明清的北京、苏州、杭州、广州。城市及近郊兴建了供游乐的场所,如唐长安的华清池,明清北京、苏州、杭州、广州的古典园林等,逐步形成了以北京园林为代表的北方园林、以苏杭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和以广东园林为代表的岭南园林体系。

宗教旅游景区是古老而长期盛行的形式,道教、佛教等重视自然之道,宗教场所多建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些地方是宗教人士的朝觐之处,普通民众也可前往观赏、游览。如四川的青城山、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龙虎山、安徽的齐云山合称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合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观光型旅游景区是各时期上层人士的旅游至爱,名山大川等自然风景和古迹建筑等人文景观成为人们追寻的去处,谢灵运、李白、苏辙、徐霞客、顾炎武等是这些观光游客的代表。“五岳”(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和南岳衡山)是观光型旅游景区的雏形。

(二)近代旅游景区的发展

中国近代旅游业发端于19世纪中叶。随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及远洋航运业务的发展,西方的商人、传教士、学者和一些冒险家纷纷来到中国,在中国建立租界和修筑别墅。旅行社也入驻中国,为来华的外国人和出国的中国人办理各种旅游业务。

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方面,主要是在庐山、北戴河、莫干山、鸡公山、峨眉山等名山和海滨建设避暑度假区。20世纪30年代,上海和杭州分别举办国货博览会和西湖博览会,会奖、会展旅游开始与景点互动发展。

(三)现代旅游景区的发展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景区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旅游景区业日益兴盛,各地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兴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了大批的旅游景区。截至2020年底,A级景区13332家,包括5A级景区302家,4A级景区4030家。目前,中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其中34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列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897个、世界地质公园41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通过试点已正式建成了5个国家公园。省级及省级以下的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度假区以及其他各类旅游景区数量更多,覆盖面积更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由以吃住消费为主向以娱乐消费、健康消费、文旅融合为主转变,生态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模式受到关注,促进了红色景区、文化景区、生态景区、休闲度假景区以及冰雪类、避暑类景区的发展。乡村振兴也给乡村的旅游转型和提质建设带来机遇。随着旅游景区深度开发,景区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夜间旅游产品特别是演艺产品成为旅游景区产品的新蓝海。

近年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同时,旅游景区开发不断规范化,旅游景区的布局更加合理,旅游景区类型结构日趋多元化,产业融合形成“旅游+”“景区+”的发展局面。借助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在旅游景区中全面应用,旅游景区智慧化迅速推进。与此同时,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和资源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升,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

四、旅游景区的发展倾向

现代社会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的总体特征,这种旅游需求的趋势,加上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景区开发与管理思想的加强,预示了旅游景区在开发、运营管理方面的发展倾向。

(1)注重景区消费的时尚化。

人们对旅游不断求新求异,即持续追逐旅游时尚。旅游景区时尚产品,总是游客光顾的热点,一些时尚景点成为游客争相到达的“网红打卡”点。景区开发和运营管理者十分关注市场需求的动向,紧跟时代步伐,开发和组合新奇产品,营造旅游时尚氛围,满足游客追求时尚的需要。

(2)注重景区产品的个性化。

大众旅游时代,由于人们的体验追求不尽相同,旅游市场的需求极其复杂。旅游景区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必须灵活多样,针对不同的特定人群,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景区产品,以满足旅游市场多层次、多方面、个性化的要求。景区产品需要挖掘景区特色,避免同质化,打造专属IP,增强旅游产品辨识度。可以在原有旅游项目的基础上,设计符合游客需求的复合型产品体系,注重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还可以根据游客的偏好,增加沉浸式体验内容,增强游客个性表现。

(3)注重景区内涵的文化性。

现代旅游发展反映到旅游市场需求上,单纯的观光旅游逐步走向娱乐消遣型及文化旅游,文化性、知识性、娱乐性并重的旅游景区项目深受游客欢迎。在旅游景区开发和经营中,人们意识到旅游景区文化主题的重要性,一个合适的文化主题、深入挖掘的文化内涵,是旅游景区运营成功的基本因素。旅游景区有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才会激发游客的兴趣,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4)注重产品组合的新颖性。

人们按照一定的文化主题,对旅游景点以及各种配套服务进行编排组合,就形成了一条旅游线路。线路的编排,要按照文化主题的发展顺序,把各大旅游景点有机地组合进去,应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设计旅游线路,巧妙安排,避免走重复的线路。尽量提供多种服务,合理安排游览、休闲、娱乐,避免游客产生枯燥、单一的感觉。因此,旅游景区产品的巧妙组合、旅游线路的精心设计是开发与管理者持续关注的事情。

(5)注重景区项目的娱乐性。

旅游服务六要素中的游览、娱乐和购物消费,很大程度上是在旅游景区实现的,这几类消费是游客享乐性和愉悦性的体验。人们旅游的动机总是会包含快乐因素。旅游景区要上档次、上等级,其产品需要体现快乐元素,因此,娱乐性消费、愉悦性景观、刺激性项目总是能得到游客的青睐,也是旅游景区设计、开发和管理中一直受到关注的重点。

(6)注重景区旅游的健康性。

人们越来越关心健康,运动、健身、绿色、养生、医美类旅游产品及旅游景区将得到较多的关注。老年人口增多,养老、银发旅游产品对健康的要求较高,健康元素不断融于相关产品中。旅游景区建设和运营中将更加重视健康旅游项目的打造和服务管理。

(7)注重景区服务的低碳化。

低碳经济模式是人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在旅游业的转型中,景区低碳发展是主要环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的低碳化,减少景区的“碳排放”。所以,了解低碳景区的概念,明晰景区低碳化的路径,建设低碳化景区成为共识。

(8)注重景区管理的智慧化。

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往往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人造旅游资源型景区,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旅游景区产品的生命力。如造园技术提升景区的体验性,游乐技术提升体验的刺激性,现代智能技术更是景区氛围营造和服务支持的基础,通过5G、数字化、AR、VR等技术的结合,可为景区演艺带来沉浸体验,促进景区管理的智慧化发展。

【本章小结】

旅游景区是以旅游资源或一定的景观、设施为依托,开展参观游览、娱乐休闲、康体健身、科学考察、文化教育等活动和提供旅游服务的场所。旅游景区根据其资源吸引力和保护的级别等进行分级管理和分类管理。旅游景区管理具有内容的综合性、形式的服务性、内涵的文化性、时间的动态性、目标的永续性等特点。旅游景区管理包括旅游景区的经营战略管理与质量管理、形象与营销管理、产品和节庆演艺管理、财物及效益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源与设备管理、环境与卫生管理、安全管理及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管理等基本内容。针对不同的旅游景区,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宣传教育方法和技术方法等手段实施管理。

【拓展阅读】

旅游景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以A级景区为核心的中国景区的发展道路

人们历来喜欢园林,因为在那个空间里,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可享受自然,同时舒适、安逸、方便、卫生、安全。从先秦到两汉时期,中国就有苑、囿、圃、园的概念,这些字都暗含封闭的意思。到明清时期,造园理念达到了顶峰,出现了《园冶》这样的巨著,于是有了借景、障景、叠山理水等一系列造园理念。

新时代,人们对旅游的理解不再囿于封闭的空间,而要到更大的范围去旅游,于是A级景区等级划分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上承我国2000多年形成的以人为本的造园理念,下接当前人们到更大的范围去旅游的需求,把以人为本的造园理念推广到名山大川、古村古镇、城市休闲区,甚至博物馆、纪念馆等。把中国传统以人为本的造园理念推广,让人们在A级景区旅游方便、舒适、安逸、卫生、安全,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理念。在这个理念下创建的A级景区标准,是可以推广到世界的。这是中国旅游人对世界的贡献。

(二)景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是以人为本。不能简单照抄标准,人的需求才是衡量标准的最高尺度。A级景区秉承中国2000多年以人为本的造园理念,这和单纯以自然为本的思路是不一样的。A级景区吸收了尊重自然的元素,把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的尊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也是A级景区标准最大的特点。

二是不能过度建设。很多景区过度规划,如本来是自然风景很好的景区,非把景区填满内容。过度规划势必带来过度建设,有的景区游客中心建到三十多米高,有的风雨桥建到五层,实为喧宾夺主。

三是尊重旅游资源的属性。一些景区为了增加收入,促使游客进行二次消费。提倡二次消费可以,但是要和景区相适应。现在部分景区都有园中园、票中票,即二次消费,实际上这种二次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一个完整的景区被分割,破坏了旅游资源的整体性,也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

四是公共服务建设要合理。在景区建设中,公共服务尽管很重要,但要明确其是附属服务,不能反客为主,以公共服务建设为核心,那就失去了建设A级景区的意义。在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如何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公共服务需求,这是景区未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之,我国传统在于重视人的舒适度,国外则更注重自然资源的原真性。A级景区综合了这两个方面,是一种理念创新,也是未来应坚持的。

(资料来源:戴学锋《景区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有删改)

说一说:

1.我国造园理念有什么先进之处?

2.旅游景区未来有哪些发展方向?

【思考与练习】

1.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念体系。

2.旅游景区的特点有哪些?

3.旅游景区的等级划分与管理机制。

4.旅游景区的分类体系。

5.旅游景区管理的内容、特点、任务与方法。 GoKbt0BQ6XfMm9kFj1QAH6ZV6XJLVnOumrIqeqaaTJTm4z+W948d4QHqPtzwC8K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