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战略及几个相关的概念。
(1)战略。
战略原本是一个军事术语,“战”指战斗、战争,“略”指谋略、策略。许多人对战略下过定义,如毛泽东主席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随着社会发展,战略已不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成为各个领域中常见的一个词语。法国战略思想家博福尔在其著作《战略绪论》中将战略定义为:“战略是一种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是一种运用力量的艺术,以使力量对于政策目标的达成可以作出最有效的贡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斯认为:“战略是目标、意图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界定着企业正在从事或者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以及界定着企业所属于的或应属于的经营类型。”
总的来说,战略是组织对达到长期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战略研究的对象是“目标—手段—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求战略目标、实现手段和所需资源的最佳组合,即全局性问题。
(2)战略管理。
美国战略学家安索夫认为战略管理可以分为两大类: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企业总体战略考虑的是企业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经营业务;经营战略考虑的是企业一旦选定了某种类型的经营业务后,确定应该如何在这一领域进行竞争或运行。总体上看,战略管理是指组织根据内外部环境分析可获得的资源状况,是一个为实现未来战略目标而进行总体谋划和实施的动态管理过程。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3)战略与战术。
战略与战术是经常用到的一对相关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战略是指企业为达到长期的经营目标所进行的总体谋划,而战术则是指为达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具体行动。由此可知,战略和战术主要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战略要高于战术。
(4)战略与规划、计划。
从广义上讲,战略、规划、计划都是对未来的筹划,也可通称为计划。
从实施的范围来看,战略是全面的,规划和计划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局部的;从实施的时间来看,战略是长期的,规划一般是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计划则是短期的;从实施的内容来看,战略是原则性的,规划是轮廓性的或粗线条的,计划是细线条的;从实施的方法来看,战略以定性为主,规划是定性与定量并重,计划则以定量为主。
(5)旅游景区战略管理。
旅游景区战略管理是景区管理者对经营战略谋划及执行而实施的动态管理活动。战略管理是旅游景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宏观层次上决定了景区的发展方向。战略一旦制定,短期内不会改变,并要控制好战略方针的落实。旅游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如同战场,旅游景区还必须利用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等管理原理来制订一系列具体方案实施管理,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旅游景区战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勾画旅游景区的远景目标。
远景目标勾勒出了旅游景区的发展蓝图,体现着旅游景区的经营宗旨。它把旅游景区的未来纳入现在的视野,可以使旅游景区成员更关心旅游景区的长期发展,并要求旅游景区领导者认清目前资源条件与远景目标之间的差距。这个目标一经确立,旅游景区领导者就必须系统地考虑如何缩小这种差距,以便在旅游景区的资源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起适应关系。另外,设定远景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管理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将旅游景区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到成功的关键要素上;旅游景区成员在经营哲学的基础上相互沟通,并从中获益。
(2)确立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
所谓市场定位,就是要明确企业的目标客户,认清他们的需求,以及企业能够从哪些方面来满足这些需求,即明确企业在客户的“心理位置”。在旅游景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旅游景区选择哪些游客作为目标游客,提供怎样的产品来满足目标游客的需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旅游景区只有充分考虑到目标游客的特点,针对他们的某种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才可能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才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把市场定位作为旅游景区战略的一项内容,意味着必须坚持游客导向,把游客利益贯穿于全部的经营活动之中。
(3)显现旅游景区的竞争优势。
在整个旅游市场中,旅游景区应根据自身产品类型和产品特色、旅游景区形象等分析自身的竞争态势,比较周边景区的现实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明确自身竞争地位等,从而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为确定旅游景区经营战略提供依据。依托自身的竞争优势,显现旅游景区的竞争地位。
(4)谋划远景目标的具体计划。
旅游景区要从目前状态走向远景目标还要周密地计划各项工作。远景目标需要被展开为一组阶段性目标,再被分解为部门乃至具体岗位的工作目标,这样员工才能看清当前的工作与旅游景区战略之间的关系。没有阶段性目标,远景目标就变成了空洞的设想。在编制计划的过程中,可以将各种可行的方案进行相互比较,抛弃不切实际的设想。另外,战略决策通常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制定的,旅游景区的外部环境中包含了相当一部分不确定的因素,而通过编制和落实具体计划,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将被限制在最小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