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旅游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规划

一、旅游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可行性研究是指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分析、技术分析、财务分析,对投资项目的技术可行性、条件可能性与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的方法。即在投资决策前,需要调查、研究和拟建设与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工程技术资料,分析、比较可能实施的投资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预测、评价项目建成后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该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财务方面的盈利性、经济方面的合理性、技术方面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以及开发条件方面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景区项目投资决策之前对该项目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该景区项目是否可行的一系列相关调查分析和预测评价方法。它包括了对景区项目选址、旅游资源、功能布局和产品方案、应用技术和主要设备方案、景区管理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旅游市场等的评价,还包括投资估算和融资分析,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可行性的综合评价,等等。

(二)旅游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旅游景区可行性研究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1)确定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目的。

旅游景区可行性研究的本质就是看旅游景区的投资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可行性研究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开发建设的目的。有的旅游景区项目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有的则是为了丰富本地区的社会文化活动,具有公益性质。

(2)分析旅游景区资源状况。

旅游资源分析主要是针对资源赋存、类型、特色、分布等要素的分析。旅游资源数量越多、类型越丰富和越独特、分布越集中、组合状况越好,所具备的开发潜力就越大。可以参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进行景区旅游资源的评价。

(3)分析客源市场。

分析旅游客源市场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目标市场、客流量、主要客源地及出游时间。客源市场的需求是景区开发方向的重要依据。

(4)分析投资环境及建设环境。

分析旅游景区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宏观经济状况、金融开放度、法制环境、政府对旅游景区项目建设的优惠和限制政策、技术支持情况等。

(5)研究和分析旅游景区的开发周期。

旅游景区项目的开发建设,是一次性建设还是分阶段建设,取决于旅游资源的状况和开发规模的大小。分阶段建设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并能针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市场需求变化对项目加以调整。

(6)估算投资、筹措资金及安排进度。

主要是对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计划工期以及工作进度安排。

(7)分析环境影响及生态效益。

主要是通过对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对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和生态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本项目的实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

(8)分析社会效益。

主要是从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消极的社会影响两个方面对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作出评估。

(9)经济效益评价。

主要考虑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换汇成本等指标。另外,还需进行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10)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的研究分析,对旅游景区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综合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是“可行”还是“不可行”)和建议(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二、旅游景区项目规划

(一)旅游景区规划的概念

“规划”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刻意去实现某种任务;二是指为实现某些任务把各种行动纳入某些有条理的顺序中。这两种解释,一种是说规划的内容,一种是说规划是一个过程。

由规划的概念可引申出旅游规划的概念:旅游规划是指对未来旅游发展的构想和安排,以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规划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如Getz对旅游规划的定义是:在调查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旅游业对人类福利及环境质量的最优贡献的过程。学者马勇从旅游系统的视角出发,认为旅游规划是指在旅游系统要素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系统的属性、特色和发展规律,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以综合协调旅游系统的总体布局、系统内容要素和功能结构以及旅游系统与外部系统发展为目的的战略策划和具体实施。

旅游景区规划即是关于旅游景区发展的构想和安排。《旅游规划通则》(GB/ T18971—2003)中将“旅游景区规划”定义为:“旅游景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景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与具体安排。”

(二)旅游景区规划的任务和期限

1.旅游景区规划的任务

(1)旅游景区规划确定景区性质、发展方向和旅游产品开发的蓝图。

旅游景区规划首先要确定其性质和发展方向,对该景区的主题形象和产品结构进行分析与说明,根据市场来规划设计富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为旅游景区的开发提供指导。

(2)旅游景区规划集聚和提升旅游资源吸引力。

通过规划,对先天的旅游资源本身的“美、古、名、奇、特、用”等吸引因素进行挖掘、加以修饰,突显其个性特征,也构思新的旅游资源,从而集聚和提升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3)旅游景区规划确立旅游市场与旅游目的地关系。

旅游景区规划还确定了旅游目标市场和营销方案。一个良好的旅游景区规划必须注重区域各要素的协调,还要考虑良好的可进入性,以保证旅游规模和开发深度。切实可行的规划能将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及配套要素与旅游市场需求很好地衔接起来。

(4)旅游景区规划安排景区与地方的关系,确立提升综合效益的办法。

旅游景区规划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考虑旅游景区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指导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从而实现目标。

总之,旅游景区规划是旅游景区发展的综合性技术蓝图,是指导旅游景区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文件。

2.旅游景区规划的期限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是对旅游景区的总体发展构想和开发布局作出的整体安排。其主要任务是分析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确定旅游景区的主题形象,划定旅游景区的用地范围及功能分区,安排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等。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20年,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旅游景区的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部署。对于旅游景区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亦应作出近期规划,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3 ~5年。

(三)旅游景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旅游规划通则》对我国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1.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对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

(2)界定旅游景区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3)确定旅游景区的性质和主题形象。

(4)规划旅游景区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

(5)规划旅游景区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规划旅游景区内部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和交叉形式。

(6)规划旅游景区的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

(7)规划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

(8)规划旅游景区的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总体布局。

(9)研究并确定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10)规划旅游景区的环境和卫生系统布局,提出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措施。

(11)提出旅游景区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

(12)提出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以及规划、建设、运营中的管理意见。

(13)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进行总体投资分析。

2.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定了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了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分地块规定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并根据各类用地的性质增加其他必要的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建筑间距等的要求;提出对各地块的建筑体量、尺度、色彩、风格等的要求;确定各级道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详细规定区内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为区内一切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指导。

3.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对于旅游景区项目用地当前要建设的地段,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有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用地布局、景观系统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设计、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等。

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规划内容,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与施工。 fHgUPee5j7IfM8z4iiIrpmRz++IddI7hvIsVfhbAA0N3aZrJJj0EMKq7NQugfP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