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中介1:“四元四维”通识课程体系的建构

2018 年 6 月 21 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改革开放 40 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会议专门研究部署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是第一次”,这在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这将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核心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地位。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和关键是一种课程结构体系。只有落实到理论基础和逻辑结构完整自洽的课程体系上,才能形成较为稳定并具有特色的模式,也才能有效实现其教育目的、宗旨和理想。对什么是本科教育以及如何进行本科教育,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西方一流大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整个体系的内在逻辑不是特别清晰,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边界”的问题依然存在,并未得到根本和有效的解决。由此也暴露了其核心课程体系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的问题与困境。

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核心和中介的地位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并引起积极关注。刘献君大力倡导“院校研究与建设”要落实到“课程研究与建设”上,强调“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变革,核心是要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介” 。杨叔子也十分注重课程建设:“离开作为知识传授载体的课程与活动,而去奢谈教育,那只是空话。” 应该依据怎样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来重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毋庸置疑,这一问题已成为本科通识教育改革发展的“深水区”,也是“双一流”建设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绕不开的课题。

哲学总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面对自工业社会以来科学理性主义甚嚣尘上所导致的种种危机,现代西方哲学家纷纷从古老智慧中探求答案,重新发掘了源自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哲学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要求以生活实践世界的完整意义来祛除科学理性和学科逻辑对人及知识的完整性的撕裂与霸凌。现代西方哲学已经从总体上,由传统哲学以理论智慧为核心的哲学形态转换为以实践智慧为核心的哲学形态。 哲学范式的当代转向呼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范式的转向。在这一哲学时代转向背景下,建立在传统哲学“科学理性”基础上并以“学科逻辑”建构的“核心课程”体系,必然面临自身难以克服的困境和危机。以下拟提出建立在现代哲学“生活世界”基础上并以“生活实践逻辑”建构的“四元四维”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所谓“四元”,指学生社会实践的四个方面的能力,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四维”指学生精神思维发展的四个层次的品质,即本体论(真)、认识论(善)、实践论(仁)、价值论(美)的全面统一与和谐发展。“四元四维”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走出西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困境的有益尝试,最终指向马克思实践哲学“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和“人的自由解放”的社会理想。 hhkFiAdkszTDcw6/1iwaC4O9ZZN6gs3blQzGPEZ1lDiu6b+9JQ1Dq8GxZtrGq4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