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现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尤其是 90 年代以后,西方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并形成理论体系,归纳起来有 5 大学派,但尚未将其“移植”到高校办学领域,只是局限于将其“迁移”应用到个体某种能力的培养、发展等微观方面,从而使这一主要生发与应用于“组织宏观管理”的理论未能在高校管理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在国内,企业界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紧密追踪、跟进与改造。21 世纪初,高等教育界开始将其有效引入高教领域,并且主要集中于高校宏观管理领域,而不是局限于国外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微观领域。至今为止,国内有“要素协同论”等 6 种观点。然而,综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其定义、本质、要素和体系的描述观点各异,尚未达成共识。总体来说,描述性定义居多,未能根据“属加种差”的科学定义法严格加以规范,缺乏一般性与普遍性;对其本质的揭示未能从多中见一,缺乏统整性与单一性;尤其是对其构成要素和结构体系的分析未能揭示出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层次结构,体系缺乏逻辑性与整体性。这种理论上的歧见,必然导致对实践指导的乏力乃至误导。

事实上,高校既是一个环境依赖型组织,同时又是一个自主创生型组织,高校的内外环境、各种资源与要素等相互作用并对高校核心竞争力产生复杂的影响。因此,以上研究各自强调问题的某个要素或某个方面,是很有必要的,应该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根据林善浪的观点,当前的理论研究已使高校核心竞争力进入了一个盲人摸象的阶段,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一种能力、一种资源、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技术、一种组织制度,不同的学者理解相距甚远,以至于对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讨到了一个混沌不清的阶段;同时,对竞争力的实践探索陷入一种马后炮的困境,即通过简单描述某个高校成功经验与失败个例来判定核心竞争力,在对竞争力的整体的和真正的把握上存在不足。理论困境与实践需要,呼唤一种从整体的层面加以把握并使竞争力及其形成机制逐渐清晰起来的理论,即既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又对实践具有决策性和操作性的、贯通理论与实践的体系化的“中层理论”。 1Lt367cuSnptQPiYf4iybTU15ZPzsS2OW7iOBpvlgAQH+2hIRYR1UfZI9aWWf2p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