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案例12
珠海研果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主要研发AIoT操作系统,基于该系统,重点开发影像监控和影像分析产品,包括辅助驾驶和物体识别等,可提供AIoT操作系统+视觉算法+ PCBA整套解决方案。相关产品和服务处于国内及全球产业链中的中上游, AIoT操作系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基于深度学习和NPU计算的相关辅助驾驶技术处于全球较高水平。

一、经营总体情况

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AIoT软硬件系统的研发销售和服务,主要研发AIoT操作系统,特别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分析技术、大数据物联网融合技术,以及AI产品的调试生产落地工具技术,并基于该系统,重点开发影像监控和影像分析产品,包括辅助驾驶和物体识别等。

该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贯标企业。2019 年营业收入2828.39万元,利润462.49万元,税收贡献60.91 万元;2020 年营业收入2616.91 万元,利润421.59万元,税收贡献87.63万元。

二、创新驱动发展情况

该公司主要研发AIoT操作系统,公司同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王兴刚教授团队进行产学研合作,实现多款深度学习模型的建立和训练部署。未来会重点建设云管端的一体化研发和生产平台,实现终端的深度AI、5G的影像数据收集和传输,以及通过云端的多设备交互。

该公司在职员工33 人,其中研发人员24 人,研发人员占比约为73%;设立了研发中心,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19年研发投入415.15万元,研发费用占收入15%的比例,2020年研发投入499.53万元,研发费用占收入19%的比例。该公司对于骨干人才实行员工持股奖励,对于在项目中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丰厚的项目奖和年终奖励,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建立了多种机制,以保障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及售后的快速响应及闭环管理。其中,项目研发会组建对应的项目团队,团队设置了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技术经理三个关键岗位,产品经理负责产品定义,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资源调度和进度跟踪,技术经理负责技术资源调度和组织技术攻关。项目通常采用迭代式开发方法,先对关键技术和独立功能模块进行开发,之后再开发其他独立功能模块,最终整合成一个全功能的产品。公司在多个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先后突破了多个关键技术,包括:基于GPU的单目鱼眼图像的展开技术、基于GPU的双目和四目图像的拼接技术、基于NPU的深度学习模型量化及部署技术、基于HDMI的双屏实时同步显示技术、基于SD卡的多路摄像头写入防止卡碎片化的技术。

该公司先后与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2018 年完成了企业的贯标认证,多年来贯彻执行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在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及软件产品等知识产权方面进行了持续积累。公司会不定期举行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培训,对有知识产权输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截至2021年2月底,取得有效专利8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6项(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授权)、外观专利1项(授权);申请软项著作权36项(授权33项)。

三、市场竞争力情况

该公司在2016年成立之初就意识到新能源车时代即将到来,同时认为人工智能在多种应用场景具有巨大潜力,因此布局了两大产品线,即车载产品线和物体识别产品线。车载产品线以全景行车监控终端为切入口打入车载供应链市场,后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多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辅助驾驶设备。物体识别产品线采用物体识别技术,该技术以人脸识别的应用为主,研究了相关应用技术,打通了产业链和相关销售渠道,为后续其他相关物体识别产品的快速量产奠定了基础。

该公司提供AIoT操作系统+视觉算法+ PCBA整套解决方案,相关产品和服务处于国内及全球产业链的中上游,AIoT操作系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基于深度学习和NPU计算的相关辅助驾驶技术处于全球较高水平。该公司开发的全景行车监控终端从2017 年开始销售,营业收入连续多年持续增长,2019 年营业收入达2200万元,先后销往日本和欧洲等地,尤其是在日本全景行车监控终端市场,其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客户包括Sevia和Keiyo等,2020 年市场份额达20%。针对全景行车监控终端,截至2020年底,该公司已经研发完成从单目到四目摄像头的产品矩阵,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更丰富的产品功能和更高的性价比,2021年,公司该类产品占到日本全景行车监控终端市场的40%份额。该公司开发的人脸识别定制系统,2019年与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和闸机产品,同年在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和闸机市场抢得先机,产品已经被富士智能等多家门禁闸机领域的头部公司部署到多种场地。

该公司的AIoT操作系统主要运行在基于ARM核的SoC上,因此相关产品的供应链需求客户有多家国内外芯片公司,比如国内的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国外的三星、海力士、镁光、博通等。针对AIoT操作系统,该公司未来会基于车载和物体识别两个应用场景,将AIoT系统的发展更聚焦于这两个场景。对于车载场景,将AIoT系统发展为符合车规级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对于物体识别场景,将AIoT操作系统更聚焦于端侧的深度人工智能以及物体间的数据传输。 ntqTZpErwfZgdBILyHsl/xI/gUxdvwcJeeNsGG3rgM5tIm757ZYIw2g9cz99Wg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