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4讲
探索型问题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

1.如图34-1所示,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是___.

图34-1

2.如图34-2所示,在等腰Rt△ABC中,AC=BC= ,点P在以斜边AB为直径的半圆上,M为PC的中点.当点P沿半圆从点A运动至点B时,点M运动的路径长为___.

3.如图34-3所示,△A 1 B 1 A 2 ,△A 2 B 2 A 3 ,△A 3 B 3 A 4 ,…,△A n B n A n +1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点A 1 ,A 2 ,…,A n 在x轴上,点B 1 ,B 2 ,…,B n 在直线y=x上.已知OA 1 =1,则OA 2017 的长为___.

图34-2

图34-3

4.如图34-4①~④所示,在直角边分别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中,每多作一条斜边上的高就增加一个三角形的内切圆,依此类推,图⑩中有10个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它们的面积分别记为S 1 ,S 2 ,S 3 ,…,S 10 ,则S 1 +S 2 +S 3 +…+S 10 =___.

图34-4

5.如图34-5所示,抛物线y=x 2 在第一象限内经过的整数点(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依次为A 1 ,A 2 ,A 3 ,…,A n .将抛物线y=x 2 沿直线l:y=x向上平移,得到一系列抛物线,且满足下列条件:

①抛物线的顶点M 1 ,M 2 ,M 3 ,…,M n 都在直线l:y=x上;②抛物线依次经过点A 1 ,A 2 ,A 3 ,…,A n .则顶点M 2016 的坐标为___.

6.将n个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按如图34-6所示摆放,点A 1 ,A 2 ,…,A n 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这n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之和是___.

图34-5

图34-6

7.如图34-7所示,已知A 1 ,A 2 ,A 3 ,…,A n ,A n +1 是x轴上的点,且OA 1 =A 1 A 2 =A 2 A 3 =…=A n A n +1 =1,分别过点A 1 ,A 2 ,A 3 ,…,A n ,A n +1 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 1 ,B 2 ,B 3 ,…,B n ,B n +1 ,连接A 1 B 2 ,B 1 A 2 ,B 2 B 3 ,A 2 B 3 …,A n B n +1 ,B n A n +1 ,依次相交于点P 1 ,P 2 ,P 3 ,…,P n .△A 1 B 1 P 1 ,△A 2 B 2 P 2 ,△A 3 B 3 P 3 ,…,△A n B n P n 的面积依次记为S 1 ,S 2 ,S 3 ,…,S n ,则S n 为___.

图34-7

8.设△ABC的面积为1,如图34-8(a)所示,将边BC、AC分2等份,BE 1 、AD 1 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S 1 ;如图34-8(b)所示,将边BC、AC分为3等份,BE 1 、AD 1 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S 2 ……依此类推,则S n 可表示为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为正整数)

图34-8

9.如图34-9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不等的正方形依次排列,每个正方形都有一个顶点落在函数y=x的图像上,从左向右第3个正方形中的一个顶点A的坐标为(8,4),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从左向右依次记为S 1 ,S 2 ,S 3 ,…,S n ,则S n 的值为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为正整数)

10.如图34-10所示,弹性小球从点P(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矩形OABC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小球第1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 1 ,第2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 2 ,…,第n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 n ,则点P 3 的坐标是___;点P 2014 的坐标是___.

图34-9

图34-10

二、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1.如图34-11所示,在锐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C>BC,点D、E、F分别在边AB、BC、CA上.

(1)已知:DE∥AC,DF∥BC.

①四边形DECF一定是什么四边形?

②当AC=24cm,BC=20cm,∠ACB=45°时,请你探索:如何裁剪四边形DECF,能使它的面积最大,并证明你的结论.

(2)请你只用两次折叠,确定四边形的顶点D、E、C、F,使它恰好为菱形,并说明你的折法和理由.

图34-11

12.如图34-12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x轴为直线l,函数y= ,y= 的图像分别是直线l 1 和l 2 ,☉P(以点P为圆心,1为半径)与直线l、l 1 、l 2 中的两条相切,例如(3,1)就是其中一个☉P的圆心坐标.

(1)写出其余满足条件的☉P的圆心坐标.

(2)在图中标出所有圆心,并用线段依次连接各圆心,求所得几何图形的周长.

图34-12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原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l:y=ax 2 相交于A、B两点(点B在第一象限),点D在AB的延长线上.

(1)已知a=1,点B的纵坐标为2.

①如图34-13(a)所示,向右平移抛物线l,使该抛物线经过点B,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C,求AC的长.

②如图34-13(b)所示,若BD= AB,过点B、D的抛物线l 2 的顶点M在x轴上,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如图34-13(c)所示,若BD=AB,过O、B、D三点的抛物线l 3 的顶点为P,对应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为a 3 ,过点P作PE∥x轴交抛物线l于E、F两点,求aa3 的值,并直接写出 的值.

图34-13

14.在矩形ABCD中,AB=6cm,AD=8cm,点P从点B出发,沿对角线BD向点D匀速运动,速度为4cm/s,过点P作PQ⊥BD,交BC于点Q,以PQ为一边作正方形PQMN,使得点N落在射线PD上,点O从点D出发,沿DC向点C匀速运动,速度为3cm/s,以O为圆心,0.8cm为半径作☉O.点P与点O同时出发,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单位:s), .

(1)如图34-14(a)所示,连接DQ,当DQ平分∠BDC时,t的值为___.

(2)如图34-14(b)所示,连接CM,若△CMQ是以CQ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t的值.

(3)请你继续进行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

①证明:在运动过程中,点O始终在QM所在直线的左侧.

②如图34-14(c)所示,在运动过程中,当QM与☉O相切时,求t的值,并判断此时PM与☉O是否也相切?请说明理由.

图34-14

15.运用“同一图形的面积不同表示方式相同”可以证明一类含有线段的等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面积法.

(1)如图34-15(a)所示,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C边上的高为h,M是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点M到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h 1 、h 2 .请用面积法证明:h 1 +h 2 =h.

(2)当点M在BC延长线上时,h 1 、h 2 、h之间的等量关系式是___.(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3)如图34-15(b)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l 1 : ,l 2 :y=-3x+3,若l 2 上的一点M到l 1 的距离是1,请运用(1)、(2)的结论求出点M的坐标.

图34-15 168nfkZh2Pc3/OcFWWjFA+ijTKzpB+hhwN68WYeQVNvTRs8fRAVd06qxFTarfn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